回应一下这位版友不同意的点
※ 引述《miniphoebe (miniphoebe)》之铭言:
我自己的原文吃光光
: 个人不是很认同
: 1.拿未完成舰的指标来比较实在很难让人取信
: 要知道多的是吹嘘出来而无法达标的产品
: 要比应该比 长门 科罗拉多 纳尔逊(设计奇异,可能跟条约限制有关)
我原文是在讨论海军条约前的各国设计,我想自然不计入条约限制影响,又,纳尔逊是条
约签订后、为了符合条约而将N3案缩小的设计,跟另外两级时代不同。而科罗拉多是为了
应对长门而将田纳西级改进设计的,帐面性能当然比长门好,两级战舰是处于先后设计的
我想你不会拿iphone 6跟Samsung Galaxy S3来比较吧
: 长门防护短版,侧装甲带最厚处也才300mm这个连无畏的主炮都挡不住
: 能打舰队决战??更何况还没都用ALL OR NONE
装甲带问题,wl大前篇有做详细的解说,本人就不献丑了
: 2.金刚扶桑日向长门防护都很差
: 真和美帝标准战列舰打起来不会变成战巡打战舰?
: 加贺级是第一艘"号称"防护比较好的日本战舰,但最后没有完工
: 日本战舰设计走了不少歪路(河内,扶桑,日向)可以说有问题的比正常的还多
: 加贺级能成功达标??
https://i.imgur.com/h6TPxbu.jpg
加贺级二号舰:土佐号舰体已于1921年底完工,在1922年因条约停建后,日本正好利用当
时最新锐的她作为船舰装甲测试平台,她于1924年6月进行了以下测试:
100kg水雷引爆测试
200kg水雷引爆测试
使用八年式鱼雷射击不同部位进行防雷鼓包测试
https://i.imgur.com/jK1NyGj.jpg
使用16吋舰砲进行水线上、水线下射击
结果是战舰的水线下部分防御不足,而这些数据都被保留,在日后设计大和级时作为了基
础
: 3.日本在20年后的1940曾想做20吋砲,结果砲管断裂
: 大河退而求其次用了18吋,结果50倍径撑不住再退而求其次用了45倍径
: 20年后的英国甚至回去用了14吋砲
: 1920年英国的18吋可以研制成功??所以我觉得拿未成的目标来比较不合理
BL 18英吋Mk1海军舰砲已于1916年生产,总共生产三门,先后装备在三艘不同军舰上:
巡洋舰 HMS Furious
https://i.imgur.com/Zb1ugcU.jpg
砲舰 HMS Lord Clive
https://i.imgur.com/RAYCwcr.jpg
砲舰 HMS General Wolfe
https://i.imgur.com/ipZQ3P1.jpg
: 算法很怪,不算"幻想中"的
: 美国无畏10条超无畏11(+1)条 日本算河内也才12条这样才50%
: 河内砲管长度不一无法齐射,应该21(22)对上6+4(战巡),怎么会>70%?
因为这边的数字有将Naval Act of 1916及“八八舰队案”计入,史实来看,1920年代就
是14对上6+4,勉强7成
: 内华达开始就3连装砲塔了,后来都是3*4,甚至未出现的蒙大拿都是3*4
: 怎么可能南达科他(1920)会用2*5?? 何况还是提倡ALL OR NONE的美国人??
: 这样侧边装甲要多长??
所以说在设计时BuC&R就主砲布置的确产生了分歧,2x6会造成装甲带过长问题这点当然有
被提出,但我原文推文也有提到,3联装的射弹散布问题也是当时海军普遍担心的点(日本
在扶桑、伊势时坚持用双联装就是一个例子),而美国也是在宾夕法尼亚号进行长程主砲
测试,结果良好后才敢定案用3x4
: 另外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b7VUms8oao&feature=youtu.be
: 1870美国的GDP就世界第一了1900以后美国炼钢量比欧洲一半还多
: GDP都是(英+日)*2(里面的纵座标是示意图)
: 如果没有华盛顿条约,美国人玩下去日本死活也无法到达美国30%
: 八八舰队大概日本还没盖完就破产了
这点我表示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