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10778
日军口中“了不起的兵工制造业”,来自俞大维与同济战友们创造的奇蹟
来源:关键评论网,不过这是书摘
本文摘录自《那时的先生:1940-1946大师们在李庄沉默而光荣的历程》,远流出版
文:岳南
李庄剿匪记
同济校友与兵工制造
傅斯年之所以要找俞大维相助,除傅俞二人是留德同学,且夫人又是俞大维的妹妹俞大彩
这一姻亲关系外,更重要的是俞大维肩负的特殊使命,足以让他在蒋介石面前说上几句够
分量的话。
俞大维出身书香世家,父、祖皆闻名于世,尤以其伯父俞明震在清末名重一时。俞明震进
士出身,曾是翰林院著名翰林编修,兄弟几人皆为社会名流。俞大维之母曾广珊,是晚清
中兴名臣曾国藩嫡亲孙女,俞大维即曾国藩的曾外孙,而蒋介石与毛泽东一生共同崇拜之
人即为曾文正公。一九一八年,俞大维于美国圣约翰大学毕业后,进入哈佛大学攻读数理
逻辑学专业,一九二二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因成绩突出,由哈佛大学提供奖学金,选派到
德国柏林大学继续研读。
俞大维到德国不久,同在哈佛大学读书的密友陈寅恪也来到柏林大学,两人一同开始了在
欧洲的留学生涯。俞大维出众的才华与声名渐为中国留学生所知,罗家伦在谈到俞大维的
才学时曾说:“俞大维则天才横溢,触手成春,他从数学、数理逻辑到西洋古典学术的研
究,从历史、法理到音乐,再从音乐到开枪放砲的弹道学,和再进而研究战略战术。我想
他心目中最向往的是德国大哲学家莱布尼茨是不见得十分冤他的。”
据罗家伦回忆,原在英国留学的傅斯年,之所以转入德国柏林大学攻读,“因为一方面受
柏林大学里当时两种学术空气的影响;一方面受柏林大学的朋友们如陈寅恪、俞大维各位
的影响”。傅斯年到德国后,在柏林大学与俞陈二人一起度过了三四年同甘共苦的时光。
在此期间,俞大维一直担任中国留德学生会会长。一九二三年,北大学生毛子水又来到德
国留学,傅斯年向这位昔日同窗介绍中国留学生情况时说道:“在柏林有两位中国留学生
是我国最有希望的读书种子:一是陈寅恪,一是俞大维。”
而俞陈二人对傅斯年的学问与才情也深为佩服,俞大维来到柏林后,研读方向由数理逻辑
渐渐转为文史,并打算以此为终生追求的事业。当他和傅斯年结成朋友并过招后,自感力
不能敌,遂对毛子水慨然叹道:“做文史的人当中出了个傅胖子,我们便永远没有出头之
日了!”遂弃哲学与文史,转而潜心研习理工专业,终成著名的弹道专家。正因对傅斯年
由衷敬佩,俞大维才将其妹俞大彩引嫁于傅斯年。
俞大维学成归国后,先后出任国民政府军政部少将参事、参谋本部主任祕书、驻德大使商
务专员等职。一九三三年十一月,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蒋光鼐等人率部在福建
倒蒋,史称“闽变”。蒋介石迅速出动大军讨逆,并于一九三四年一月攻占福州,“闽变
”以失败告终。为防死灰复燃,蒋介石把自己的心腹、时任军政部兵工署署长的陈仪调任
福建省政府主席兼福建保安司令。陈氏卸职前,蒋介石向其询问谁堪担当兵工署署长之职
,陈当场向蒋推荐俞大维,并说“俞大维这个人不要钱”,“俞懂弹道学,是个人才”,
等等。在陈氏力荐下,正在德国采购军火的俞大维被召回国,出任军政部次长兼任兵工署
署长,一跃成为国民政府独当一面的大员。
此时,日本军队正对中国步步进逼,任何稍有政治头脑的人都能感到,中日之间的恶战、
大战已无法避免。俞大维就任后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国军武器弹药的来源筹画、供应、存
储、整备、生产制造”,“自立自主、刻不容缓”。
为完成这一重任,俞大维上任不久,在继续争取德国军方装备和技术的同时,将目光投向
了上海的同济大学。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的科学技术就一跃为世界之冠,军火制造业及所造武器性能
举世闻名。北伐成功后,国民政府与德国建立了密切的外交关系,开始从德国订购军火,
具体承办者大多是同济大学毕业生。
以德文教学的同济大学,虽非外国教会创办,但无论在战前还是战后,都是中德文化沟通
的唯一桥梁。校内占主导地位的德国教授极富日尔曼人之特点,事事严格认真,完全采用
德国式教学方法,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手与脑并用。而同济学生平时功课繁重,压
力甚大,非目标远大、志在科学报国而坚韧不拔者不能坚持。正是这种极具特色的教学和
繁重而扎实的课业,使同济的医学、机械、水利三科闻名全国,造就了一批批优秀人才。
同济大学医科属世之公认的名校名科,完全可与北京协和、长沙湘雅等名重一时的医科学
校相匹敌,当时社会上有“北协和,南湘雅,同济医生顶呱呱”的赞誉。
抗战军兴,同济医科毕业生奔赴抗日前线,几乎每所战地医院都有同济出身的医生为负伤
将士生命安危奔波忙碌。同济机械科出身的工程师,同样受到世人瞩目和尊敬。按照德国
教授的要求,在学习期间,机械科的学生必须一丝不苟,手脑并用,不仅图样一定要绘得
精密,模具设计精益求精,同时要求学生在实习工厂、车间能亲自操作机具为技工示范,
彻底消除中国教育中存在的只动口不动手、只讲究理论不重实践的弊病。当时上海各大机
器厂、纱厂的负责人及主要骨干,多是同济出身。而上海江南造船厂、龙华兵工厂的工程
师群,更是以同济校友为主力。由于同济在国防上的重要性和兵工界的实力,促使当时的
军政部政务次长、兵工署署长兼上海龙华兵工厂厂长张群(岳军),于一九二八年亲自担
任同济大学校长,以带领这支超凡出众的后备力量为国民政府效力。
据后来张群回忆:“当国民革命军底定东南以后,国民政府甫告成立,军事倥偬,社会秩
序犹未完全恢复,同济大学更以校务困难,几陷于停顿之境,阮校长介藩以维持之方就商
于余,余适任军政部政务次长兼兵工署署长,并兼上海龙华兵工厂厂长,于国防建设之推
进,负有责任。又因公务关系与当时聘用之德国总顾问鲍尔博士及其他顾问时相接触。此
辈顾问,大部为彼邦学者硕彦,学验俱富,对我国防建设甚多建议。同时,同济毕业同学
之服务于军政部所属之机关者,均有显著之成绩。余因念国防建设之根本,首在国防建设
人才之培养,同济大学之工、医等学院,原已有良好之基础,并有设备完善之实习工厂与
医院,倘得军政与教育相配合,以同济大学为培养国防建设人才之一中心机构,并延聘此
辈德国顾问,分其余力,讲授课于其间,必更可充实学校之内容协助其发展,以培植优秀
之国防建设人才,实深符建校合作之旨意。此议一出,深得各方赞同,佥请即以余兼任校
长,俾便与军政部密切合作以利计画之推行。余考虑结果亦竟忘其谫陋,毅然承诺。继就
此意商之当时教育部朱部长骝先(家骅),朱部长深韪其议,并允年增经费二十五万元。
”
张群兼任同济校长三个月后调任上海市市长,遂辞却兵工署署长和同大校长等本兼各职。
尽管张氏在同济大学时光短暂,却与很多师生结下了终生友谊,他对同大出身的学生、特
别是机械科毕业生对国防事业的贡献给予很高的评价:“……三十年来,我同济校友之服
务于国防建设者,为数甚多,贡献亦复不少,实为国人所共见。”
身为国民政府第一任兵工署署长的张群卸任之后,陈仪接任此职,后陈氏赴福建另当大任
,此职便落在了“不要钱”的俞大维身上。
俞大维根据中国面临的严峻形势,即令在兵工署服务的一批同济校友,与当时留德的原同
济学生江杓、陶声洋、谭伯羽、杨继曾、周芳世、丁天雄等人紧密配合,积极在德国大量
采购武器、机具、枪砲钢管等军用储备物资。透过众人努力,这年夏季,中国方面取得了
德国一九二四年研制的长、短管毛瑟步枪图样(蓝图)及样板资料。俞大维下令由设在河
南省的巩县兵工厂锻造、铸造及仿制。毛瑟步枪蓝图全部是德文原图,样板资料也是德国
工业标准,极其烦琐难懂,兵工厂方面因缺乏懂德文的人才,甚感困难。俞大维亲自出面
,透过各种关系,在全国网罗招聘同济大学机师科毕业生到巩县兵工厂参加此项工作。同
济毕业生闻讯,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很快成为巩县兵工厂的技术主力。同年十月,长、
短管德式毛瑟枪仿造成功并批量生产。这是俞大维出任兵工署署长之后,重用同济学生之
始,也是同济毕业生当年在兵工厂为国家立的第一大功。
由于国造毛瑟步枪对当时中国的军工业意义非同一般,受到国民政府高度重视,遂以蒋介
石的名字命名为“中正式步枪”,抗战期间由重庆二十一兵工厂大量生产。此种步枪与仿
造的捷克式轻机枪、马克沁重机枪及多型号手榴弹等枪械,成为中国八年抗战十大战区三
百二十万大军的主要制式武器,为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抗战胜利后的一九四六年,原巩县兵工厂厂长李待琛奉派为中国驻日军事代表团首席科技
参事、原日本军械处处长对李说:“你们的轻武器杀伤力比我们的好,中正式步枪打得远
,可射钢弹头,三八式不能(日本军队装备的三八式大盖步枪),你们的轻重机枪枪管打
红了,浇浇水,还能打。你们的兵工制造业了不起!”
李待琛道:“你有所不知,这都是当年留德的兵工署署长俞大维先生与同济大学机械科毕
业生的功劳呵!”
日本的这位军械处处长可能还不知道,在淞沪抗战爆发后,根据当时的局势,本来应该避
其锋芒,以空间换时间和对手周旋的中国军队,却以精锐在上海与势头正盛的日军进行了
自开战以来最为酷烈的死打硬拼之战。此一战略不仅为了保卫首都南京,更重要的是为了
掩护集中在上海和长江下游地区的中国现代金融、工商和兵工制造业精华的撤退,以图长
期抗战。
就在这股撤退大潮中,国民政府命令兵工署全速将各地兵工厂拆装,运送至西南大后方重
新组建。俞大维受命负责策画主持全国兵工厂的拆迁事宜,同济大学出身的兵工署制造司
司长杨继曾被任命为各厂拆迁监管人。金陵兵工厂于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奉命西迁后,历尽
艰险,终于在一九三八年二月全部运往重庆,并在很短的时间内,于重庆两路口对岸之陈
家馆逐渐复工生产。武汉保卫战开始之后,著名的汉阳兵工厂奉命撤退,一部分机具、员
工西迁至重庆,并入已改名为兵工署第二十一兵工厂的原金陵兵工厂——此乃抗战期间大
后方规模最大、最具实力的兵工厂,到一九四五年八月抗战胜利时,该厂有员工兵夫一万
五千余众,各类机器设备共四千余台。
七七事变发生不久,同济出身的江杓就奉命接收广东第二兵工厂并出任厂长,后该厂遭日
机轰炸,江氏奉命迁厂,将机具全部迁至重庆郭家沱复厂,改番号为兵工署第五十兵工厂
。该厂的机器是清一色德国设备,工业标准及图样均采用德国式,同济大学机械系毕业生
及留德学生均为网罗对象。恢复生产后,该厂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就制造出了新式武器—
—战车防御砲(平射砲)及砲弹。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同济大学出身的兵工署五十兵工厂
工程师郑大强,奉派整编成都的四川兵工厂,改为五十兵工厂成都分厂,由郑大强任厂长
,有工程师、技术人员一千余人,主要生产六十型迫击砲弹及砲弹底火。
抗战中后期,第二十一和第五十两家兵工厂成为中国生产武器弹药的主力军。当时兵工界
公认,俞大维中将、杨继曾少将、二十一兵工厂厂长李承干少将、五十兵工厂厂长江杓少
将等,是兵工制造业的四大名将和国家的四大功臣。而聚集在这四大名将麾下的各兵工厂
主管人员和工程师群,有百分之八十来自同济大学。故当时兵工界人士公认:“同济是兵
工界的导师和主力。”“兵工厂、兵工界的人才是中国近代机械工业之母。”
对这一极高评价,俞大维并不否认。他曾对外界这样说道:“我当兵工署长后,重用的都
是留德、留日及同济大学的学生……对日战争爆发,大小战役之不利消息频传,无日、无
时、无地无之。可告慰者,战况再不利于我,却从无一人抱怨说:‘枪砲弹药没有了。’
”这就是俞大维与他的同济战友们创造的奇蹟,对国家所做的杰出贡献。
正是由于同济大学在兵工制造业的特殊地位和影响,傅斯年决定请俞大维出山,请求蒋介
石出兵李庄剿匪并保护同济师生。假如同济可保,则李庄的其他几个学术机构自然不能置
之不顾,可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矣!
当然,此事不能绕开张群,若张群不支持,事情难有大的进展。此时的张群正出任成都行
营主任兼四川省政府主席,为蒋介石控制大后方最为得力的心腹干将。就张群与蒋介石的
私人关系而言,在国民党内部难有几人与其匹敌。这一“铁哥们”关系的形成,不仅在于
早年蒋与张留学日本时同入东京振武学堂结下的同学之谊,更在于两人气味相投,并在几
十年打拚搏杀的道路上,荣辱与共、相濡以沫的担当。
而张群能以臣子之心和一片忠诚来处理与蒋的关系,没有像其他的军阀大佬如冯玉祥、阎
锡山、李宗仁、陈济棠、张学良等辈那样,忽东忽西,翅膀一硬就要造反或发动“事变”
反蒋倒蒋。故蒋张二人在长期的合作中结成坚实的政治联盟,并在合纵连横的军阀争斗中
战绩连连。原南开大学教授,曾担任国民政府行政院政务处长、经济部次长的著名经济学
家何廉曾说过:蒋介石是一个人治色彩很重的人,他“常常绕过了机构,而去信任那些最
亲近他、忠于他、服从他的人。他信任孔祥熙和宋子文,因为他们是姻兄姻弟,他信任孔
祥熙胜过宋子文,因为孔更听他的话;他信任陈立夫因为陈的叔叔是他把兄弟;他信任俞
飞鹏,因为俞是他的表弟兄;他信任张群,因为张群、陈其美、黄郛和他是把兄弟;他信
任黄埔军校毕业生超过同样的团体,因为他是军校校长,而在中国师生关系几乎亲似父子
。唯一可能例外的是陈诚,他们之间非亲非故,但陈诚是他的同乡。”何氏之言可谓一针
见血,道出了国民党权力中枢各种关系的神机妙门,张与蒋关系之玄机则不窥自见。
南京沦陷,国民政府西迁之时,四川军阀大佬极不痛快,从中作梗,企图阻止国民政府和
军队西进。为打破困局,蒋介石以铁腕手段亲自兼任四川省主席,操控川省政局;同时以
“川人治川”的政治方略,特派四川华阳人张群,于一九三八年出任国防最高委员会重庆
行营主任、行政院副院长,并实际掌控成都方面的事务。一九四○年十一月十五日,经国
民政府批准,蒋介石辞去川省主席之职,由他的铁把子兄弟张群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
成都行营主任兼任四川省政府主席及全省保安司令,接管全川军政事务,以稳住后方,积
蓄力量,为抗战最后反攻打基础。正因为张群与蒋介石及同济大学三者之间,有着非同寻
常的历史渊源与特殊关系,而朱家骅又系同济出身,傅斯年与张的关系亦较融洽,因而,
朱傅二决定在请求俞大维相助的同时,力促张群也为此尽一份力量。
俞大维及张群接到朱家骅、傅斯年的请求,为促成此事,又联合蒋介石侍从室主任陈布雷
共同进谏。蒋介石毕竟不是量小妒多的何应钦辈可比拟的人物,听罢汇报,除意识到同济
大学师生对国防建设特别是军火制造的重要性,又深虑中研院史语所等机构所藏国宝一旦
有失,不但使中国文化财产遭受损失,同时也将造成不利于国民政府和自己政治地位的国
际影响。出于这两方面考虑,蒋介石亲自下达手谕,命军政部与成都行营协同,立即出动
一定规模的兵力清剿劫匪,压制其气焰,务必保护同济大学与中研院各学术机构的人员与
财产安全。
权霸一方的张群,既然已支持朱、傅等人并向蒋介石进谏,在剿匪手谕下达后,无论出于
私人感情还是国家利益的考虑,都要担负起责任。况且他本人对川南日益严重的匪患早有
清剿之心,只是忙于纷繁的军政事务,无力顾及,趁此机会,正好一并清剿,确保川南特
别是重庆至宜宾长江航线的平安。当然,善于揣摩主子心理的张群,自认为摸到了蒋介石
肚子里的蛔虫——借剿匪之机,给四川反蒋势力以打击和震慑,亦是蒋氏的言外之计。于
是,心领神会的张群积极推动川省剿匪事宜,以实现一石多鸟之构想。
在中央各部门大老与川省政府几方合力运作以及实权在握的张群具体操作下,成都方面立
即电令第二十八集团军、川康边防司令部以及宜宾专署专员冷寅东,迅速动员一个师的兵
力,联合地方军警、民团,以李庄为中心,由点及面,迅速、全面、彻底地剿灭川南顽匪
。
电令下达后,无论赫赫有名的佩剑将军郭汝槐,还是蜀中名将、宜宾专员冷寅东,立即商
讨并行动。按照预定的军事部署,驻宜宾的两个团全副武装,乘长虹号火轮下行至宜宾与
李庄之间的水流溪登陆,控制周围地形、地势。原驻李庄的十八师周勋团将分散各处的兵
力全部集中到李庄一带,以扼匪之咽喉。另加派一个团顺江而下,在南溪与泸州之间的江
安登陆,以切断泸州下游的顽匪与上游的联系通道。待各部到达预定地点后,川军十八师
师长周成虎、旅长李元琮、团长周勋及另外两个团的团长,以及宜宾专署专员冷寅东、专
署保安副司令宋维琪等高官要人相继赶到李庄,在南华宫大殿内召集南溪县长李仲明、长
宁县长、庆符县长、江安清乡司令、李庄附近各区公署并三十多个乡镇镇长及联防队长共
同策画清剿方案,同时成立了以富有剿匪与作战经验的原川军中将师长、川康边防军副总
指挥、现任宜宾专署专员的冷寅东为总指挥的剿匪大本营。经过三天三夜的周密策划,清
剿方案基本形成。一场特殊的川南剿匪之战即将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