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为何二战德军在东线冬季的后勤如此糟糕?

楼主: Harrychou (恶运不断,坏事不断)   2018-07-31 12:00:06
※ 引述《a435007 (阵雨)》之铭言:
: 读到德军兵临城下但前线部队全体仍未著冬季装备
: 真的想知道德军后勤是出了什么问题
: 有法国战役的经验没道理算不出巴巴罗萨闪击战推进会很快速
: 秋季攻势时没开始换配冬季装备就算了
: 怎么会都12月了 冬季装备还卡在大后方运不到前线??
: 是否德军的后勤官都该拖去毙了?
: 还是策划巴巴罗萨的德军参谋自信到以为可以三月亡华那样三月亡苏?
: 请问德军的问题到底出在哪边?
小林源文的说法:
二战开战前有三个汽车重装运输团,每团编制9000人和6600台运输车辆
但开战后因妥善等问题,只发挥20%的运输能力,运输能力不到2万吨
但经历过波兰及法国战役后,运输团耗损高达50%
OKH只能抽调各步兵师的运输车辆去填补运输团的空缺
自身则以用马车及轻型车辆填补本身的轻装运输部队
巴巴罗萨作战原定是用铁路运到囤积所,转由重装运输团运送到前线后方的补给站
再由各部队的轻装运输队运往前线部队
问题是作战发动后仅仅三天,因路况恶化,大幅降低运输能力
一个月后重装运输团就有30%的车辆必须进厂维修
加上当时苏联的路烂到爆,明斯克到莫斯科的莫斯科公路是唯一的一条铺装公路
一堆部队都要用这条公路,而且维持交通的野战宪兵人手不足,造成严重塞车
(这应该指的是中央战区,北方和南方战线应该更糟,尤其秋冬之际路面跟沼泽差不多)
另外装甲及摩托部队的快速推进,造成囤积所和补给站的平均距离拉长到100公里以上
重装运输团必须日夜赶路,造成车辆及人员耗损严重
德军一路推进,但在斯摩陵斯克前方停顿一个月,便是因为补给线跟不上推进速度而造成
因囤积所的位置距离前线越来越远,铁路改轨速度始终跟不上
所以之后改成由苏联列车进行囤积所到前线这段的运输工作
但因为物资搬运混乱及游击队干扰,使得运送效率大打折扣
作者: ohwahahaha (ohwahahaha)   2018-07-31 12:31:00
大战略真不是人玩的,苦心培育的王牌部队老是被歼灭
作者: reich3 (月涌大江流)   2018-07-31 12:46:00
大战略东线剧本根本是地狱,每关开局都三面围死,要先死守,然后等电脑第一波兵力被消磨光了,才能转守为攻
作者: GTHO (多龙少将)   2018-07-31 14:10:00
推补给艰辛
作者: odinhung (奥丁)   2018-07-31 14:10:00
重点应该是到后期已经没人有本事说服希皇 "做不到"...我猜 德军总参谋部应该早就知道这个问题, 但是希皇...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18-07-31 14:43:00
记得听过德国对占领区的铁路不是直接利用 而是忙着把俄国的宽轨改成标准轨 完全的不急之务...
作者: kira925 (1 2 3 4 疾风炭)   2018-07-31 15:16:00
他要通行现有火车阿 俄罗斯又不会留下宽轨火车给你用
作者: shiriri (CG屁屁妹)   2018-07-31 15:17:00
王牌部队一定要请罗德大帝加护的啊大战略东线要赢 要善用空降部队 将后方司令部占领/炸毁这样他司令部不能移转 时间才来的及
作者: hazel0093 (heart-work.info)   2018-07-31 16:45:00
其实苏联也很糟糕,但是人家主场早就习惯这种烂地比方说T34那也不是一般人想像中那样跟发财车一样耐操那东西也是经常故障犁田的,但是苏联从英美拿了一大批汽车太关键了,德军还有一部分用马在拉
作者: bce (归云)   2018-07-31 19:09:00
应该说德国的军力并无法支撑在苏联广堥大地上的作战计画
作者: hazel0093 (heart-work.info)   2018-07-31 19:19:00
1918在东线的胜利太刺眼了,经验论觉得是软柿子,而横扫西线以及巴巴罗萨一开始的顺利推进让整个德军都飘飘然,不光元首是这样,手下一堆大头也这样连带的就是没有下动员令压榨国内的资源,欧占区的资源利用效率也不好还有一点就是1941年的冬天是1933年以来最低的纪录这就天命了,没什么好说的,就跟神风一样所以这个冬天是冷到连苏联人都受不了的境界
作者: TatsuyaShiba ( )   2018-07-31 21:45:00
那年冬天是冷到连苏联人都受不了的境界哦
作者: ejsizmmy (pigChu)   2018-07-31 22:27:00
苏联:我好像有点强?认真回,那时候即便是德国机械化部队也一样有用马拉东西,而且苏联那一大片是真的不少烂路,所以物资运送补给会慢很正常题外话,德国步兵最机动最方便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
作者: mattc123456c (Matt Zhuang)   2018-07-31 22:48:00
山下奉文表示认同楼上
作者: bulls0722 (jackliao)   2018-08-01 00:47:00
早就有气象专家告诉老希1941冬天会冷 要准备冬衣老希听不进去也要怪上帝是苏联人?
作者: peterlee97 (瑋美絕倫迷)   2018-08-01 02:06:00
苏联受不了 但苏联人反击了?我记得德军不是用很多脚踏车作战吗? 以前看战例都有讨论到 阿登貌似就是? 怎么这两年好像反而在讲日军的脚踏车作战@@还有 就此状况而言 是否就是代表 德军根本上是没准备好的?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8-08-01 09:06:00
是苏联之广阔与动员能力远远超乎预期对几百万兵力开战,快速歼灭几百万,还剩下前面几百万+后方几百万增值中照剧本是敌军应已无兵可用濒临崩溃实际上隐藏血条有好几条,还不断回血德国的准备不是追求长期胶着的战争
作者: Kunoichi (くのいち)   2018-08-01 10:13:00
地面冻结了 问题是只穿两件夏衣的士兵也冻结了 XD然后人又不能喝解冻剂就不会有寒害
作者: diablo81321 (流月城七杀提督)   2018-08-01 12:55:00
苏联人可以把解冻剂当酒喝不是吗
作者: hazel0093 (heart-work.info)   2018-08-01 18:24:00
极地气候对防守方式比较有利的,你可以在工事中围炉喝酒,苏芬战争中就显示这点了,所以苏联人开始注意极地作战...但是气候问题是会同时影响两方的,不代表说俄国人就真的不怕冷出去乌拉,坦克就不会故障,两回事是说苏芬战争居然给德国人信心打苏联,不知道观察员都学到哪里去了
作者: iwinlottery (我民乐透头彩)   2018-08-01 19:45:00
觉得大清洗后苏联侦查好打吧 不过苏联有练到冬季作战的经验 德国没有
作者: JosephChen (╭(〞▽〝)╭(〞▽〝)╯)   2018-08-01 20:13:00
(空军通讯部队要通过,被国防军拦下来)国防军:停!道路优先权先让给装甲部队,前方被突破了空军联络官:我们是奉戈林的命令要去XXX国防军:你们只是负责拉通讯线的,你们的电线杆能打下敌机或打爆敌人战车吗空军联络官:可是...可是...呜...碰 (状态:举枪自尽)国防军:那个白痴自杀了,快急救台湾一些热门景点,要是只有一条路进出,假日通常塞爆更别提在更烂的路塞上更多不知何时会坏的军车...
作者: wittmann4213 (玄武岩)   2018-08-01 22:06:00
就有个俏皮话说,俄国人不是不怕冬天,只是穿的比较厚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8-08-01 22:15:00
真正寒冬还没来时,德军已转攻为守反而苏联优势兵力反攻时,寒冬才来。所以守住莫斯科其实不是靠冬将军是靠共产党不惜人命伤亡的深度动员整个大莫斯科总兵力是越打越多而且扣除惨重伤亡下,血条仍越来越长所以历史说冬季反攻,不是春季反攻苏联:用三条命换你一条命,我还是赢。苏联有近距物资优势且不在意民怨痛苦
作者: jackliao1990 (jack)   2018-08-02 03:20:00
西伯利亚人不怕冷 正好可以调来猎杀德国人而且西伯利亚也盛产毛皮大衣 德占区没有盛产毛皮
作者: bulls0722 (jackliao)   2018-08-02 03:25:00
俄罗斯人怕冷 但西伯利亚人不怕冷佐尔格告知史达林:日本人不可能进攻西伯利亚后史达林就将50万西伯利亚人调回莫斯科西伯利亚大军就驾着雪橇猎杀冻僵的德国人
作者: jackliao1990 (jack)   2018-08-02 03:32:00
老希没想到他最瞧不起的共产体制在战争动员时比国家社会主义还要更优越
作者: ez910115 (ez910115)   2018-08-02 03:43:00
在苏联没动员成功打赢之前谁都不相信有国家可以动员整国男人打仗,打光整一世代不知道苏联的动员力跟日本的全国总玉碎哪个比较彻底
作者: jackliao1990 (jack)   2018-08-02 04:15:00
总玉碎只停留在计画里 没有实行过
作者: dfgtyu0000 (備用草)   2018-08-02 13:11:00
好奇问一下,日本最后动员率大概多少?德?法?俄?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8-08-02 13:21:00
日本动员率其实还好,因为本土没打而南洋海战也不是靠海兵力能玩的中日胶着程度其实也称不上绞肉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