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太阳王世纪
16世纪对法国而言并不是特别光荣的年代。意大利战争的多次败北,再加上迁延长久的宗
教内战,使法国的军事力量无法和哈布斯堡家族两大政权抗衡,必须积蓄国力、整顿军备
,方有机会取得在未来取得胜利。
三十年战争爆发后,法国起初并不乐意横加干涉,甚至有意协助皇帝斡旋停战,借机谋取
外交利益。随着皇帝与巴伐利亚选侯逐渐形成中欧军事霸权,法国与哈布斯堡的敌意逐渐
再起,黎塞留利用代理战争或区域战争练兵,并且最终于1635年和哈布斯堡阵营全面开战
,使三十年战争进入法国阶段。
虽然法军才刚在拉罗歇包围战彻底压制胡格诺教派,并且在瑞士与北意大利的干涉作战中
也稍有历练,1636年起动员的十万大军仍未有重大成果,反而曾遭遇多次挫败。直到红衣
主教黎塞留和国王路易十三陆续过世时,法军的战局仍显艰难。
从1642年起,法军才开始渐入佳境。即使如此,战局依然相当泥淖,法军的连年出阵胜败
参半、与盟友荷兰的关系也相当冰冷。当三十年战争结束时,法军又陷入投石党之乱,与
西班牙的长期冲突直到1659年才告一段落。
法兰西怒火
法军精锐在三十年战争后期,主要以进攻凶猛闻名,将领则以路易二世˙德˙波旁最为驰
名,此人日后以“大孔代”的名号为人所知(1646年继承孔代亲王头衔)。虽然大孔代的战
术积极活泼,他过于莽撞的强行攻击却也经常造成己方的高昂伤亡,战略上也不够敏锐。
其他名将还包含蒂伦纳子爵和盖布里昂伯爵等人,前者后来成为更胜大孔代的太阳王头号
名帅,但是三十年战争时还未臻巅峰,后者则是在威玛军系中颇富战功的悍将。
法军以骑兵最为骁勇,在东北战线上的威玛军系尤其精良。威玛军系是萨克斯威玛的伯纳
德在第一次诺德林根战役惨败后,麾下转而接受法国给饷的的嫡系部队──他仍保有较高
度的独立性,但是因为领着法国的军饷、所部也包含许多来自法国本土的增援官兵,所以
必须遵从法国政府高层的指示。伯纳德在1639年过世之后,他的嫡系官兵仍有高度的地域
性与向心力,法国无法任意摆布他们。
扣除威玛军系之外,法军的骑兵虽然不乏精锐,1630年代经常苦于规模不足,乃至于在数
个战线上都因而遭遇险境。到了1640年代,随着国力开始得到进一步的发挥,法军方才取
得了优于对手的骑兵战力,并因而取得战略与战术上的不少机遇。
威玛军系的步兵在1643年遭受图特林根战役的灾难性打击后,法军最精锐的步兵无疑是本
国的常备步兵团,包含王室卫队和各个“老团”。相较于“暂编团”,这些常备团能维持
较高的编现比、得到优先的补给,也不会被任意解散或改组,因而向心力与战力较强。虽
然部分的常备团在战争前中期表现平庸,随着持续的磨练,各单位的素质都颇有提升,能
与其他阵营的主力匹敌。
法军在16世纪初意大利战争时以火炮称雄,三十年战争时却已在炮兵方面相当困窘,尤其
缺乏有力的野战火炮。由于战略上专注于攻城、又有海军争抢火炮,法国陆军的野战火炮
虽然一度略有改善,却旋又被视为次要需求,有限的资源被投注于重炮,而即便是在重炮
,法军也未有优势,致使攻坚或包围战往往迁延持久。
由于多数兵团的效能有限,法军习惯于集结、整合数个兵团进行重点攻击,只有少数几个
兵团有能力直接挑战第一流的对手。到了1640年代,最强悍的法军战力无疑是北方和东方
战线上的精锐兵团,这些部队造就了罗克鲁瓦战役、阿勒尔海姆战役(又称第二次诺德林
根战役)、弗莱堡战役、朗斯战役等重要的贡献──虽然法军依然蒙受了奥讷库尔、梅尔
根特海姆、两次莱里达攻防战等诸多挫败,距离太阳王的巅峰年代仍有一段距离。
法军(1635~1648)
部队:骑兵A 步兵B 炮兵B 协同A
作战:进攻A 防御B 机动B 后勤B
附注:罗克鲁瓦(1643年)的法军步兵
在罗克鲁瓦战役中,法军部署了18个步兵营、32个骑兵队、12门火炮。在步兵之中,包含
了苏格兰卫队(1635)、陆战队(1635)、皮埃蒙特(1569)、皮卡第(1569)、朗比尔(1612)等
五个老团构成的营,其余单位亦多为较资深的番号,只有三个营建立时间晚于1640年。
1643年的法军只有二十多个老步兵团,可组成近三十营(三大卫队员额较多)。罗克鲁瓦战
役中的五个老团步兵营,已占了法军最精锐步兵的六分之一以上,由此亦能一窥法军对于
香槟兵团的重视程度。三十年战争末期在西德作战的法军德意志兵团,则是以老练的威玛
军系为骨干,并无部署法军嫡系的老团。
附带一提,1648年朗斯战役时,法军也同样部署了五个常备步兵营(皮卡第、瑞士卫队、
法国卫队两营、苏格兰卫队),虽然其余步兵番号就逊色一些。该役在军事层面上比罗克
鲁瓦战役更为决定性,不过名气就少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