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古二爷与大明车营的比较

楼主: jimmy5680 (不太会飞的企鹅)   2018-06-14 01:10:55
※ 引述《montmartre (montmartre)》之铭言:
恕删部分。
: 明军车营编制
: 孙承宗的规划下,每个车营有偏厢车 128 辆、 迎锋攒枪车 256 辆,步营
: 3200 人, 骑营 1600 人, 辎重营 256 辆,加上军官与车夫等人,共 6,627 员,人车
: 组成一个占地3万平方公尺的17层方阵。武器有大灭虏砲16门、灭虏砲80门、小佛郎机铳
: 256门、鸟鎗256杆、三眼鎗1728杆﹔外加掩护车营的前锋后劲营(马兵)3047人,整个车营
: 可说有近万人。
这是纸面上的理想编制,但是把实际上的历年兵力和马匹数量纪录,拿来和当时关内外的
单位数比较,会发现根本就不是这么一回事。
“车营十二、水营五、火营二、前锋后劲营八”,真的都符合孙承宗最早的构思来编实,
关宁军的总人数早就爆炸了,所以说这个六千人的车营或者三千人的马营,大概都没有去
落实。我之前曾和板友私下讨论过这个问题,觉得很可能车营只有维持三、四千人的规模
(可参考茅元仪同时期的构想,或者更早的戚继光俞大猷等等),所谓的车骑合营,是前锋
后劲并入车营的结果。
: 大凌河的明军还有新式的西传火砲,但数量太少只有3门红夷砲与7门发杠。
是“长山之战的明军有三门红夷炮和七门大将军”。后金在长山之战还掳获六百门三将军
炮和一万门其他枪炮。
大凌河城内有两门红夷炮、四门发熕炮、四门大将军炮、五门二将军炮,灭虏炮490门,
佛朗机390门(子炮1730个)。
上述两条都是后金方面的战利品纪录,明军方面后来打扫战场时,发现后金遗留了几十门
火炮没捡走,不过没什么重要的装备。
由于袁崇焕改过关宁军编制,孙承宗再次上台之后也可能有进一步的变化,再加上长山之
战有关内兵马的参与(永平、密云等),上述的枪炮和车营扣答合编有不小的差异,随便拿
孙承宗早期的草案当作明军在大凌河之战的编装,可能有不小的问题。
: 古二爷的轻骑兵,理论上每连有125人。除了正规的骑兵团外,古2爷也雇佣外来部队,
: 比如日耳曼雇佣骑兵。骑兵的武装是转轮枪加直剑。
瑞典骑兵不是轻骑,只有芬兰骑兵有这类描述。古斯塔夫在1610年代的改革中,要求骑兵
的前三列要披甲(轻装甲),并且把骑兵阵型变浅,变成本质上是中等骑兵,但是会需要去
扛战线的部队。德意志骑兵虽然算佣兵,但是就当时的欧洲而言,这些也都是正规军。
当时欧洲真正的轻骑兵是克罗地亚或哥萨克、鞑靼人那些。
: 因为穷且古2爷刁难人(我怀疑是付不出8000付盔甲的钱),古2爷的骑兵装备就是头盔加
: 皮大衣(穿盔甲的很少),外加转轮手枪与1公尺长的直剑﹔军马的标准是马身不可低于140
: 公分,是劣于欧洲同行的,曾被旧教联军笑“小子们,瑞典人有啥好怕的,他们家都是
: 小矮马”。
没什么证据显示瑞典人不披甲,虽然甲冑的厚度、品质和数量确实有些不足,所以古斯塔
夫才会试图购买更多重甲。就当时留下来的纪录来看,瑞典骑兵大部分都是有盔甲的,他
们不披甲只是个迷思而已──事实上,波兰人当时和瑞典打交道之后就说,哥萨克式轻骑
因为主要用弓箭而且甲冑简陋,所以没办法阻止瑞典骑兵冲击。
: 注:voc的武器清单中长矛有全矛、半矛、四分之一矛的分别,我认为17英尺的矛并不适合
: 所有的场合,我猜应该有其他制式长度的矛存在。
Half-pike翻译成半矛是照字面随便乱翻译,其实就是明朝的镋钯,由士官握持: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c/Sponton.png
欧洲的军官则是拿斧枪,也就是瑞士戟: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4/Halberdier-corps.jpg
这两种武器都是象征性居多,不过也维持着阵型乱掉后的近身搏斗功用。低地国的荷兰和
西班牙陆军,士官仍保持少量的刀剑盾牌装备,也是用于肉搏。这些才是双方阵型冲突后
,用于短兵相接的武器,所以不需要较短的长矛。
长矛的规格不是绝对不变的,华伦斯坦的军队就规范长枪在16到18英尺之间,没有特别严
苛的标准长度;17世纪的长矛有逐渐变短的趋势,再加上标准化的困难,14英尺甚至以下
都是战场上可以发现的长度。
话说1630、1640年代,西欧的长枪兵实际员额就已经掉得很严重了,战术上的角色也不再
是用纵深和质量去压垮对方,而是更灵活的冲击。这个情况下,长枪的长度已经没什么太
大的重要性了。
: 有时瑞典人会把三个步兵连组成一个的旅(squadron),旅会排成一个菱型的阵型﹔第一
: 行与第三行是个36行与48行的长枪方阵,中间则有5个方阵,从左至右分别是32行火枪方
: 阵、36行长枪方阵、16行火枪方阵(厚度12列)、36行长枪方阵与32行火枪方阵。瑞典军常
: 排成三列阵,每一列就是由数个squadron与步兵连所构成。
抱歉我看不太懂这一段是在写什么,详情可以先参考板上的“16-17世纪西欧步兵的战术
”这一串翻译文章。
: 结论
: 虽然古2爷永远不可能与明朝车营打起来,但如果真有一天相遇,当世的文人应该会记载
: “夷人,一砲糜烂数十里”吧。
我倒不觉得会有什么“糜烂数十里”,这种描述多是出现在天启年间,明军还没有装备红
夷炮的时候,崇祯年间的明军早就见识过这类装备了,总数也已是不少,只是因为战略和
后勤的问题所以无法集中到关外。
其实拿车营和古斯塔夫比较不是那么适合,因为瑞典陆军在三十年战争期间并没有涉足到
大草原或荒野,基本上是在人口密集的区域战斗,所以几乎不会遭遇车营。真的要防守,
中欧和西欧习惯挖掘、设置土木工事,而不会使用战车。三十年战争期间重要的车营运用
,就只有1622年温普芬战役这么一场而已,而且还没开打车营就已经必败了──因为机动
力太差,被封锁在无处可逃的地方,若非天主教联军仍对曼斯菲尔德有所顾忌,大可拖个
几天就让巴登军团的后勤直接崩溃。
所以,瑞典如果是要和车营决战,大概也会先靠封锁和炮击来压制车营──如果可以拖久
一些,古斯塔夫在1632年八月曾集结到四万五千人和175门火炮,这大概不是明军可以抵
挡的战力──瑞典军当作在攻城,反复炮击几次车营就毁了,还要打什么。问题在于,车
营就不是设计来应对这样的环境啊!瑞典军在1629年被联邦军压制在各城镇之内,就显示
出瑞典军同样在战略上完全不适合草原区,打不了全力决战反而持续被削弱,这才是明军
在天启、崇祯年间首要解决的议题,也是瑞典转而进攻德意志的背景。
附带一提,1632年八月那一轮,瑞典军硬拼Alte Veste战役结果被迎头痛击,再加上后勤
竞争失败,古斯塔夫只得黯然撤离纽伦堡。
明朝使用车营,主要是为了应付骑兵劣势下在无人区作战,乌克兰的札波罗结哥萨克可能
是比较适合的对照组。札波罗结哥萨克在动员后可以达到三、四万人,装备20到30门火炮
(多为六磅炮和12磅炮),使用大量的双钩铳(超重型火枪)和重火绳枪,也有少量的轻火绳
枪。
长山之战的时候,明军溃败后被后金夺走六百门三将军炮,我认为这些三将军炮在战术上
的价值可以算是类似双钩铳,不过明军的鸟铳还是太烂,重炮也只有10门,确实无法与曾
被誉为“天下第一步兵”的札波罗结哥萨克匹敌(语出自大洪水时期的西欧佣兵)。这大概
也显示在长山之战时,明军曾几度靠猛烈火力抗衡后金军,但是被后金军善用骑兵集中攻
击或弓箭连续射击,战线就维持不住的结果。
最近曾提过,俄军在1632年斯模棱斯克战争时,主力两万数千人装备有约一百五十门火炮
,其中有十五门是重炮。虽然输是输了,但是这支部队支撑了好一段时间,对手毕竟是波
兰立陶宛联邦在17世纪上半叶的最强兵团,算是虽败犹荣了。俄军的战争环境和乌克兰很
相似,也喜欢用类似战车的装备与战术,算是另一个可观的比照对象──更重要的是,俄
军是从1610年代被联邦军当狗打,进步到1632年勉强有来有往,简直就是明军的改革成功
版本。
: → montmartre: 大凌河的张春碰上没啥砲兵火力的皇太极,车营照样灰飞 06/13 20:17
: → montmartre: 烟灭 06/13 20:17
当时皇太极已经有三门红夷炮和47门大小将军炮了,应该称不上“没啥炮兵火力”,甚至
在重炮数量上已能与长山之战的明军匹敌。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8-06-14 01:24:00
人数也许有吃空饷的老问题,从万历时缺粮饷就常态基层实编越多,粮饷缺的压力越大。不足额却一直撑着想必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缺编是常态,才能适应永远粮饷减拨的时代
作者: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18-06-14 02:40:00
很有趣的比较
作者: Hartmann (银之朔风)   2018-06-14 08:27:00
作者: k8702191 (k8702191)   2018-06-14 09:18:00
作者: montmartre (montmartre)   2018-06-14 10:04:00
因为只是讨论编制,如果要讨论实际的话,古2爷军在实际上肯定与编制也有差异。因为史料上张春军带了4万人,打仗时组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车营,但详细的作战情况如何,其实很不清楚,所以我只好当他带的都是车营。至于张春之前的援军,史料没说车营,我也没当他们是车营。袁崇焕不喜车营,上台后淘汰甚多,车营帐面上只剩五,但装备上远远不够,孙再次上台后是否有回到以往十几营的盛况,我没查到答案
作者: katana89 (月月火水木金金)   2018-06-14 12:31:00
作者: tony3366211 (00)   2018-06-14 16:54:00
哥萨克的结阵很有意思
作者: montmartre (montmartre)   2018-06-15 13:40:00
三十年战争,战略战术方面有啥较全面的通史可看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