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转载]决战后置论与低速战舰无用论

楼主: karmapayes (种子)   2017-12-30 23:39:41
完全不认同
首先,军队里面一定存在守旧派
就是食古不化没办法接受新武器甚至新理论的那群人
例子从古到今:
日本幕府不接受火枪,欧洲许多国家不接受后堂枪,沙俄(英国)不接受机关枪与飞机,
甚至越战后美国空军刚开始不接受黑手党的能量机动论
航母也是类似的例子
: 决战后置论:
: 1.19世纪末以来,战列舰队受到各种新技术的挑战,包括鱼雷、潜艇、飞机,独自行动
: 的能力愈发削弱。作为决战兵力的战列舰再也不能像风帆时代那样玩单兵种贴脸决战,只
: 有依靠多兵种密切配合,协同攻防,才能在最终决战中发挥其重砲重甲的实力。否则单独
: 暴露在雷击舰、潜艇、飞机面前,就显出极其脆弱的一面。
在日俄战争前后,战列舰决战是掌握制海权唯一的方法
但鱼雷艇,潜艇出现后各国海军认为多兵种密切配合,协同攻防后
最后再由战列舰进行决战
这也是日本9段作战的理论基础
只是飞机出现后思想先进者如威廉·米切尔,威廉·阿杰·莫菲特
发现战列舰在新生的航空兵力下脆弱不堪
非常容易被价值自身不到百分之一的航空兵击沉
换言之
"如果你会被价值只有一根炮管的东西摧毁,那你在舰队的价值是什么?"
: 2.这种趋势的自然发展,就是战列舰队只有在其他兵种创造出有利环境后才适于投入决
: 战,才有把握取胜。否则就可能面临被敌方老鼠咬死本方大象的危险。决定一场海战胜败
: 的关键因素很快就不再取决于战列舰队,而是为战列舰队创造出胜势的其他辅助舰队,包
: 括用于强行侦查和前卫战的战列巡洋舰、轻巡洋舰和后来的航空母舰。
这就是守旧派在二战后提出来的理由
战前他们不相信单靠航母可以击沉以战列舰为主的整支舰队
战争残酷地显露出事实"Z舰队,珍珠港,塔兰托,比睿"
战争中后期他们又提出"只有在其他兵种创造出有利环境"战列舰才能发挥最大效果
事实是:如果光靠航母就能搞定了,为什么还要非替战舰创造出"那个情境"不可
: 3.当前卫战能够影响胜势之时,也就意味着战术意义上的交战已经在决战之前完成了,
: 因为博弈双方都会将精力越来越集中于前卫战,定要在此分出胜负。而到前卫战结束,胜
: 势和败势已经被决定了。如果对局势有一定把握,败方就断无继续送死的道理,只有情报
: 不明或军事决策之外的其他因素才能推动他继续送死。
前卫战最重要的是侦查
这点战舰航母完全没得比,航母在建立态势感知和扫除战场迷雾完胜战列舰
然后攻击队快速地进行攻击并且取得胜利
: 4.因此,有两方面的因素共同导致了马汉式决战的永久性后置:一,不需卷入舰队主力
: 的前卫战就可以决定决战胜败,二,胜负提前决定之后,败方不会有继续接受决战的动力
: 。因此,决战就变成了一个永远高高在上但遥不可及的概念,仅此而已。正如太平洋战争
: ,日本希望以中太平洋岛链的消耗战作为前卫战,为最终决战创造胜势,但美国人却不会
: 在自己的胜势到来前贸然突进。
为什么非要在"最后"发起一场战列间的对决才算结束呢?
为什么"决战"的定义一定是战舰对决而不可以是航母对决
如果航母可以击沉瘫痪一整支舰队,为什么需要一个"马汉式决战"
: 5.战巡为什么比战列舰活跃得多?因为它是可以带风向的兵种,能够在战略层面或战术
: 层面的前90分钟就创造出胜势,而不只是为了等到点球大战完成最后一击。前90分钟分出
: 胜负,点球大战就没必要再打了。反过来说,战列舰要等前90分钟双方都拖成平局再出场
: ,自然机会寥寥。
日本战巡1.可以跟得上航母"这时不是主角"2.唯一可以在瓜康快进快出的主力舰
美国战舰(南达北卡爱荷华):永远只是航母的配角(雾岛是唯一例外)
: 6.航母为什么会取代战列舰和战巡?因为它的机动性和作战范围比战巡更大,制造胜势
: 的能力比战巡还强得多,依靠的是同样的逻辑。
: 铁乌龟(低速战舰)无用论:
: 铁乌龟在战略层面的逆袭是不太可能了,战术层面的逆袭有两种方法:
: 1.美国海军提出的反航战。因为美国无战巡,前卫战必败,就想出这招来,一是防止决
: 战中被敌方高速舰包抄集火,二是防止远程雷击舰占据战列线前方的关键位置展开致命的
: 雷击。接敌后突然转向,就把前方包抄和埋伏的敌人甩到屁股后面去了,理想很丰满。然
: 后这个设想仍旧受制于前卫战,尤其是敌方航母的运用。一旦己方的铁乌龟被雷击减速,
: 敌方选择集中攻击受创舰,就只能考虑,要不放弃受创友舰,要不被动的进行救援,反航
: 战的所有构想自然也就难以实现了。
不只美国,太平洋上的日军英军航母也是取代了战舰
日本除了瓜康(夜晚突袭)雷伊泰湾(没航母没飞机)也用不上战舰
: 2.英国海军提出的夜战。道理很简单,大白天里,高速舰不可能被低速舰追上,到黑漆
: 漆的夜里,低速舰就可以贴近敌人展开攻击。北角海战就是典型。但这同样取决于其他辅
: 助舰艇的高度配合来创造胜势,特别是对情报的单方面透明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还需要
: 假设敌人没有雷达等设备也没有夜战能力。二战环境下,只有雷达被打坏的倒霉德棍和烂
: 泥扶不上墙的意大利人能如此配合。因此这也只是不得已的办法,不能算是成功的逆袭策
: 略。
: 三个作战计画当背书材料
: 一、1944年马歇尔群岛作战计画
: https://imgur.com/VS9Fn0l
: (大致就是说,日军战列舰出现,就叫上战列舰去战列线对决)
: 二、莱特湾作战计画
: https://imgur.com/hyOBNun(总计画,李的舰队TF34会对付日军的主力舰队)
: https://imgur.com/qP8eu7S(哈尔西的计画)
: 哈尔西在莱特湾海战前的计划是,前一日让航母确定敌方位置,连夜集结高速主力舰奔袭
: ,次日让航母的进攻和战列舰的进攻在拂晓时刻同时展开,达成突袭的效果。其实质还是
: 航母的情报控制,结合高速主力舰的夜间奔袭,利用夜间机动避免敌方获知己方目的而逃
: 脱,与RN间战追求夜战类似,只是其实力占优,接敌后可从容待到黎明,用航母和主力舰
: 联手发动打击。透过此也防止敌人因前卫战失利而脱离决战。
: 三、马里亚纳与帕劳(斯普鲁恩斯)
: https://imgur.com/XLE06MI
: (航母会在消灭敌人航母后,断腿与致残敌人战舰,接着TG58.7的战列舰会消灭敌人舰队
: ,如果敌人不撤退或跑不掉的话。)
: 另外两篇材料关于美军水面舰队的战略的材料
: 美国海军学院Thomas C. Hone的论文
: Replacing battleships with aircraft carriers in the pacific in world war 2
: https://imgur.com/Qu1IhT3
: Trent Hone, “U.S. Navy Surface Battle Doctrineand Victory in the Pacific,”
: Naval WarCollege Review 62, no. 1 (Winter 2009), pp.95-96
: https://imgur.com/FeH54pj
: 以上资料说明:
: 1.迟至1944年莱特湾海战,美军仍在努力寻求战列线决战,并以战列舰队作为决战兵力
: ,且认为只有战列舰才能给敌人施加决定性的打击,没有放弃战列舰和战列线决战的终极
: 战术地位。而并不是某些人胡扯的改以航母为决战兵力,航空战即等于决战。
: 2.迟至1944年,对于美军追求的战列线决战而言,航母起到的仍是前卫战和辅助作用,
: 其战术地位,约等同于一战舰队体系中的屏护驱逐舰+轻巡+战巡。
: 3.现实层面,历次海战起到关键作用的是航母,航母的实际作用强于战列舰已是不争的
: 事实,战后遂出现了以航母为核心的新式舰队体系。这并非由于在美军官方战术体系下航
: 母变成了决战兵力(因为这并不存在),而恰恰是前卫战导致决战永久性后置的结果。
: 文章结束
: 简述我的理解 大致上就是讲在二战战略体系设计上,战列舰还是放在决战位置上。
: 航母战实际属于前卫战,但是因为前卫战就分胜负了,显示出来的结果会在实际状况上会
: 给大家一种航母对决是战略上,马汉的"决战"的一部分的错觉。
资料都一样但是解读完全不同
首先1942由于海航的生嫩和差劲的鱼雷以及日本战列舰的避战所以战舰派得意地认为
"只有战舰才能给予战舰最后一击"然后在1944的两大战役被打脸
然后再1944这几场战役规划都有着"如果航母无法全歼敌舰队"或"进入夜战"后
由战列舰收尾又被意淫成"美国至始至终都在寻求战舰决战"
最后是只有马汉的决战才叫做决战,否则是"前卫战就结束了"没有进入"真正的决战"
我倒想问问
中途岛和马里亚纳,不算决战吗?
如果"美国至始至终都在寻求战舰决战"然后1941年2月后没开工任何有下水的新战舰
却一边跟日本争夺太平洋海权一边到二战结束都不间段的大量制造航空母舰
这样合逻辑吗?
作者: katana89 (月月火水木金金)   2017-12-30 23:51:00
推 这个逻辑合理多了
作者: defenser (☆機械式天秤☆)   2017-12-31 01:31:00
他的决战大概是指以前双方大将阵前单挑的那种吧
作者: wl00669773 (Jerry shou)   2017-12-31 10:05:00
...你们会把战略层次的决战用战争层次的眼光看呢怎么会用我前面用到的国军防共军比喻好了今天共军要入侵台湾 我们称 台海战争好了然后共军要入侵 澎湖 国军防御计画是 海上防御-海滩决战结果共军在海上就全灭了 没打海滩决战而这场 共军入侵澎湖战役 重创共军 让共军打输台海战争然后我们在讨论国军计画的 海滩决战这件事情结果你跳出来说 澎湖战役一场决战啊! 你们在讨论什么?我该怎么回答你呢(?澎湖战役就是决战!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7-12-31 10:32:00
武将单挑....但敌杂鱼海已经干爆你中军
作者: wl00669773 (Jerry shou)   2017-12-31 10:32:00
至于不造BB的事更简单 我的文章看懂就知道这两文是在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7-12-31 10:33:00
敌方干嘛跟你武将单挑....
作者: wl00669773 (Jerry shou)   2017-12-31 10:33:00
批评马汉遗毒的战略体系讲白了就两句话 低速无人权 战列舰过1890年代就很没用但是体系战略还是会安排决战 并且把战列舰放在这尽管 "很没用"尽管当时的指挥官也开始觉得战列舰没啥鸟用但是1.体系上的安排就是前卫战与决战2.手上有BB 对方也有BB 能提供确保意义拆掉BB的只有BB3.我们的BB速度不够快 不能进入前卫 那当然只能放决战to kuma 但是二战的状况就是知道 双方都有武将在而武将只能参与武将单挑既然对方有准备武将单挑 那你要不要准备?起码计画上总是要安排个武将单挑 当作结束=决战如果前面都打平 那就是武将单挑决胜负大家也不敢付出 如果前面都打平 武将单挑输了的后果因为搞不好这仗打输要亡国因为是决战 是最后了! 就像棒球打到第九局平手 被再见HR一样所以棒球终结者为什么比其他一样吃一局的中继投手贵道理就在这里但是决胜负的更重要因素是谁 其实是先发投手 不是吗但是也没有球队敢说 我们钱都花在先发上 终结者随便杂鱼都可以都说终结者效益低 可是如果真到了需要用上的时候就没有退路了!既然是终结者就要确保胜利! 这就是BB决战的意义!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7-12-31 10:53:00
所以现实就是海战中越来越被边缘化。
作者: wl00669773 (Jerry shou)   2017-12-31 10:53:00
但是航母是个强到可以每场都几乎完封对手的超级SP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7-12-31 10:55:00
就是军方发现新趋势,接受趋势,同时又不敢完全舍弃旧东西,怕风险大
作者: wl00669773 (Jerry shou)   2017-12-31 10:55:00
但是当时的教练呢? 他们敢保证这个年轻投手能够每局都投9局吗?这场战斗可能是世界大赛G7啊!万一航母投手 G7只撑8局 9局谁来投呢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7-12-31 10:56:00
结果实战证明,旧的还是该死。
作者: wl00669773 (Jerry shou)   2017-12-31 10:57:00
对面有终结者 我们没有 结果就是 9局回家吃自己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7-12-31 10:57:00
之后就没有疑问,多打造强投...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7-12-31 10:58:00
如果当时有哪个海权国豪赌在航舰。也许可有初期优势,不过没人敢冒险。
作者: wl00669773 (Jerry shou)   2017-12-31 10:59:00
有共识了吧 我想好久才想到棒球比喻法你怎么能不爱棒球QQ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7-12-31 10:59:00
因为那跟现代五代机一样没有实战证明理论很强,模拟很强,但军方不敢全信
作者: wl00669773 (Jerry shou)   2017-12-31 11:00:00
还有未来的不可测 老话一句 不怕一万 只怕万一对的 理论 模拟都很强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7-12-31 11:00:00
类似情形还有早期BVR飞弹世代
作者: wl00669773 (Jerry shou)   2017-12-31 11:01:00
而且甚至不是到Z舰队发生时才知道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7-12-31 11:01:00
但飞弹比较便宜,所以美军敢赌
作者: wl00669773 (Jerry shou)   2017-12-31 11:02:00
然后得出的结论是 没有好的先发投手先获得胜投资格战列舰(终结者)是没有用的这很合逻辑 不是吗?怎么样 kuma大想一想有没有发现这两文的价值所在呢这两文真的很长 西洋也跟我说他怕别人看不懂所以我其实一直有在想怎么比喻让文章更易懂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7-12-31 11:04:00
我觉得那文章也只是硬要找话聊而已
作者: wl00669773 (Jerry shou)   2017-12-31 11:07:00
不要只看个先发投手完投九局的球迷有些专业的球迷 可能是分析 先发投手为何如此强而西洋希望的是 能看到教练战术的球迷我是这样评论西洋大老的 尽管我觉得他很爱凶人太over当然 如果大家喜欢 分析投手为何那么强的文章 我也能去找来转就是还有一种球迷是分析说 如果这配球改掉 会怎样的球迷就是DummyHistory的范畴了呢XD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7-12-31 11:14:00
战前BB海战地位没全被取代不是常识吗?但留着也很难用。不敢让主将打前锋摆后面又没它发威的机会
作者: wl00669773 (Jerry shou)   2017-12-31 11:15:00
是常识 可是1944年还是会设计终结者上场的情景可不是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7-12-31 11:15:00
等前面CV虎豹骑们打完时....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7-12-31 11:27:00
观念进化本来就不是0与1....并存阶段,各国其实也有比例的差别
作者: wl00669773 (Jerry shou)   2017-12-31 11:29:00
你看下文 就有个 Z舰队 "就" 判死刑BB观念的人阿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7-12-31 11:30:00
实证越来越多,才让各国终于认知到不如把BB改装航舰....
作者: wl00669773 (Jerry shou)   2017-12-31 11:30:00
就是会有 发生什么"就"导致什么 这样的看法 辟谣才重要
作者: defenser (☆機械式天秤☆)   2017-12-31 11:31:00
海军最高战略准则就是干掉敌舰队掌握制海权,航舰与战列都是达成此目的的工具,差别就在谁的火力强、能更有效率
作者: wl00669773 (Jerry shou)   2017-12-31 11:32:00
这就是马汉海权论阿...
作者: defenser (☆機械式天秤☆)   2017-12-31 11:32:00
的消灭敌人达成任务,而航舰在二战进程逐步证明自己的砲(飞机)打的比战列舰更远、更准、更有效,所以战列舰就被挤到二线去吃吃剩菜,跟谁前卫、谁打决战完全没关系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7-12-31 11:34:00
Z舰队是震撼没错,确实敲响丧钟但海军也不是一次失败就全换脑袋但如果要说实战经验的turning point
作者: defenser (☆機械式天秤☆)   2017-12-31 11:35:00
我相信马汉写海权论时根本没想到海战会进化到在百公里范围交战的程度,他拿战列舰当主角、是因为他当时想得到最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7-12-31 11:36:00
Z舰队是一定要提的,因为不再是战前的纯模拟或理论嘴炮了,
作者: defenser (☆機械式天秤☆)   2017-12-31 11:36:00
强大的火力投射平台就是战列舰,换个比喻来说,孙子活到现代,他写的火攻篇就会变成核弹篇或战斧篇了所以把新兵器新战术硬套到旧理论是不对的,不然德国人集中装甲部队的做法不就是离经叛道?
作者: godivan (久我山家的八重天下无双!)   2017-12-31 11:50:00
其实日本幕府也是西化派的...
作者: Clarkliu (noname)   2017-12-31 12:22:00
幕府是因为没钱才用旧枪顶着 能换新枪谁不要
作者: yichenglee (掰咖一个月当四年僵尸)   2017-12-31 13:58:00
作者: st89702   2016-01-02 13:30:00
怎么一堆人看不懂原原po的意思啊==
作者: defenser (☆機械式天秤☆)   2016-01-02 18:06:00
确实看不懂,为什么硬要替战列舰套上最终决战的高帽子
作者: wl00669773 (Jerry shou)   2016-01-02 21:16:00
因为航速跟不上的龟速BB的问题看日德兰就知道阿速度决定交战的顺序 (飞机)-战巡/巡洋/DD-铁乌龟问题在于低速BB戴不起前卫战的帽子而且对方有准备决战BB的状况下 当然计画上要准备决战像是你看Iowa这种就不会被绑在决战 当然也可以肩负决战任务 这是高速BB承袭自战巡的优势海战后置论 代表由战舰主宰的决战被置后铁乌龟无用论 代表只能决战跟不上前卫战的低速BB没用第二篇文代表 即便到1944年 安排BB在决战位置上的计画仍就会进行这种计画设计在高层考量会担忧敌方有准备决战 我方无准备之后果从整体战略角度 英国到1945年才开始考虑排除BB的体系原因在于此稍微整理文章脉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