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AULDAVID: 害怕自己长官有两层意义 一是全然不合理玩命操 二是这 10/04 00:14
: → PAULDAVID: 这样恶操还能让底下服气 基本上是矛盾的 所以通常都是 10/04 00:15
: → PAULDAVID: 没操到会送命又有存亡恶战不可避 才可能发生 否则死里 10/04 00:17
: → PAULDAVID: 操的官不代表自身职责表现良好能服众 底下只会恨不会怕 10/04 00:18
: → PAULDAVID: 等到没逃兵的人被操强了翅膀硬了 上战场废物狗官就知死 10/04 00:19
: → PAULDAVID: (诺曼第大空降E连连长索伯 要求手下100分自己只能50分 10/04 00:21
提到BOB的索柏连长,我认为应该帮他做点辩解。
如果有接触一些运动,可能会发现,好的教练≠好的运动员。
运动上有些人是天才,自己很行,但没办法把自己的行动理论化之后教给别人。
反过来说有些现役运动员生涯不怎么样的人,因为头脑清楚,认真学习,
能够建构出一套教学系统,在训练其他运动员上表现很好。
以运动为案例,知名重量级拳王麦克.泰森(Michael Gerard Tyson)
的启蒙教练卡斯.达马托(Constantine "Cus" D'Amato),他少年时与人打架瞎了一只眼,
根本拿不到职业拳击手执照,但依然投入拳击运动,专精训练,
生涯包含泰森在内训练出过三位世界级拳王。
以索伯连长,单看他在剧中与原作书中的表现,他在训练上算是表现称职。
要求纪律严格,不讨好部下也不讨好上级,这些都不算有错。
只是他本人是路痴,不适合担任前线部队主官。
但不讨好部下也不讨好上级,难以得到手下信赖,上级也不挺他,最后才被撤职。
另外一部HBO迷你战争影集《Generation Kill》,剧中很多狗官,主角群的基层士官兵
也对他们颇多不满。但这些军官因能得到上级信任,加上运气不错,因此从头到尾
都没被撤换也没接受调查,甚至别单位的另一个基层士官反而要帮他头上的狗官揹黑锅。
这种人际关系问题,在军中其实影响很大。
太平洋战争中也有案例,日本海军的井上成美提督,是个不结党营私的理论派,
在海军内部遇问题总是据理力争,很多人讨厌他。但井上在战争前写的论文,正确
预测了太平洋战争的走向。
太平洋战争开打时井上担任第四舰队司令长官,负责攻略威克岛,一时失利,
损失若干船只。后来转战攻略新几内亚,在珊瑚海海战也损失一艘航空母舰,海军内部
一堆人批评他,连他本人都丧失自信,说自己不擅长打仗。
当然后来其他人在中途岛吃了更大的亏,但开战当时日本海军势如破竹,几场失利都在
井上指挥底下发生,也难怪很多人批评他。客观来说,井上所处的战场都有上级本身
就过度轻敌,派给他的兵力不够的状况。但井上用兵也有侦察不足,且过度谨慎,
不敢将兵力不惜牺牲一口气压上去,典型理论派将领不擅长攻击的缺陷。
后来井上成美被调去担任海军兵学校校长,担任教育家就是他的天职。他注重英语教育,
抗拒要求缩短训练期的要求。在战后,他任内的毕业生都应仍获得完善教育,求职谋生
受益颇多。
日本海军很注重人际关系跟年资辈分,战争中很少临时撤职指挥官。
(美军方面当时时效率第一,许多指挥官打不好就撤职)
另一个少数在战时被撤职的日本海军将军,是第二水雷战队的司令官田中赖三,
指挥驱逐舰队。
田中也是用兵谨慎头脑冷静的将领,在对抗ABDA舰队的爪哇海战
(Battle of the Java Sea)时就被指责采用远距离雷击战
术,施放大量昂贵鱼雷但却命中率很低。(但笔者必须指出自舰队损害也极少)
瓜达尔康纳尔岛战役中,田中向上级抗议用驱逐舰强行运输物资的战术有很多问题,
会造成驱逐舰队的过度消耗。后来在塔沙法朗加海战
(Battle of Tassafaronga)依然奉命指挥驱逐舰夜间对瓜岛补给,但受到美军重巡
舰队袭击,尽管田中下令放弃物资反击,以小击大仍大获全胜,
但因没有遵循日本海军旗舰率先的传统,受到部下的舰长们批判,后来就被撤换,
调去闲职。
但不仅后来驱逐舰队如田中预料损耗严重,运输作战成果也不彰。甚至
新任第二水雷战队司令官在科隆邦卡拉岛海战(Battle of Kolombangara),让旗舰
神通身先士卒率先打探照灯的结果,是神通受到集中攻击沉没,第二水雷战队
司令部跟着全灭,丧失了多年培养出来的指挥经验跟幕僚,战力再建困难。
讲了这么多是要指出,适合训练人员的军官不一定适合前线指挥。此外受到士兵喜欢
或受到上级喜欢的军官,却也不见得是真正称职,只是位子一定坐比较稳。
像是欧战方面,德军将领如隆美尔跟摩德尔,受希老板喜爱,常跑前线也受基层士兵
欢迎。但很多指挥职务都丢给幕僚,因此幕僚军官普遍对此二位将军抱有不满。
传统幕僚体系出身的军官,例如伦德斯特,也对摩德尔有所批评,认为其本职
学能不适合担任高等指挥官,只适合担任师长或军长级的职务。
也有战史学者指出,隆美尔在北非战役被过度神话,很多功劳应该要归给他手下的
适切指挥。像是滕昕云的著作就有指出这问题。
美军方面的猛将如海军的海尔赛跟陆军的巴顿,虽然局势好的时候善于猛攻,
又爱乱放话,因此很受媒体跟基层士兵欢迎(当时有Twitter他们可能就像某大总统
一样成天放话了),但仔细分析战史,他们两人的用兵又不如同僚的史普鲁恩斯
或布莱德雷稳扎稳打有安定感。
当然战史上也有少数指挥官,自己本身会打仗,也能将理论体系化,教育后辈,
甚至论述著作,传达给后世。不过很多时候这两种才能不见得能集于一人之身。
只是明星效应,有战功的人,就算犯了若干错误,因有实际成果,后世军史家
可能也基于崇拜心理不自觉帮他们修饰或找理由辩护。
就好像篮球场上,最会刷数据的球员,不见得是年度总冠军。就算是年度总冠军
球队,也需要一些球员默默做些刷不出数据的脏活,团队战术才能运作。又者
,好的教练不见得现役时代是伟大的球员。
但因为战场上各种因素彼此互相运作与妨碍,最终什么是好的,还是要靠成果来看。
回到前面说的E连索伯连长,他虽然不受部下欢迎,但他训练出来的部下却在
诺曼地战役的许多艰困条件下打出好成绩,可见他的训练绝对是有正面作用的。
事实上在现代新兵训练,教育班长被要求要刻意用高压态度对待新兵,甚至
新兵越痛恨教育班长,反而能激发出其原力黑暗面的潜力,在短时间内
专注投入训练,要用实际成绩反击教育班长。
当然这有副作用,是部分新兵会宣称放假时出了营区就要找兄弟围殴教育班长。
当然如果指挥官过度不受欢迎,最终引起上级不满,手下叛变,
这也算指挥管理失当。但这跟组织文化是有点关系的。像是中国历史上
很多将领在前线打出成果却输给人事斗争,引上级不满被撤换。
局势不好被属下杀头用来献降者也所在多有。
二战中最大的苦主就像是墨索里尼。局势不好了,意大利人自己先推翻他,
就算被希特勒派人救出,最后还是被意大利人自己处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