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凯末尔之怒:土耳其独立战记 [4]

楼主: jimmy5680 (不太会飞的企鹅)   2017-07-20 23:09:11
第二次伊诺努战役
1921年一月,伊斯迈特帕夏指挥的土耳其军队在伊诺努力抗希腊军队,虽然战况不利,却
成功抵挡到对方主动撤退为止,得以宣称胜利。
在二、三月间,土耳其政府的代表前往伦敦参加国际会议,虽然土国的使节努力争取色佛
尔条约的修改,协约国仍不为所动,战争持续下去。
三月下旬,先前遭到挫败的希腊小亚细亚兵团决心再次进攻,考虑到一月的挫败,他们这
次集结三万兵力,希冀一举粉碎土耳其防线。伊斯迈特此时率领的部队已经有一万五千人
,但仍明显低于对手。
希腊军队在三月二十六日发起攻击,战斗一开始对希腊人有利,利用较精良的装备与兵力
优势,他们夺取了一系列的高地和村镇,然而土军的顽强抵抗与机动战术造成战线的僵持
与迟滞,希腊军未能取得决定性优势。
经过数次反攻尝试,土军在三十日成功夺回关键的高地与城镇,迫使希腊军队向后败退。
双方的零星交战持续到四月初,希腊军队被迫撤回原地。双方的伤亡都在四千人左右,以
土军宣称胜利告终。
第二次伊诺努战役是新成立的土耳其军队首次正面击败希腊陆军,事实证明土耳其军队不
是好啃的骨头,当大国民议会的士气愈发高涨,希腊王国则显得沮丧与紧张。
(第一次伊诺努战役是希腊军主动撤走)
在两次伊诺努战役都遭击退后,希腊政府决心不计代价争取全面性胜利,国王君士坦丁一
世发布动员令,征召希腊全国的前三个后备役梯次,剩下的两个梯次之后也逐渐被征入军
中。除了本土的兵源,希腊政府也开始向小亚细亚的希腊裔居民征募男丁,以补充匮乏的
人力。
希腊历经多年战事,又是在境外作战,厌战情绪浓厚,后备役男与小亚细亚侨民更显缺乏
斗志和训练不足,此使希腊军队在扩军的过程中官兵素质开始下滑,国王实施的军官团大
清洗无疑使状况更加恶化。
参访土耳其的英军军官曾在1921年六月赞扬希腊军队为“效率前所未见的战争机器”,他
的评语将很快就因希腊军队的素质下滑而失真。
关键奥援
1921年三月,土耳其和苏联缔结了莫斯科条约,或称兄弟会条约,条约内容包含:尊重土
耳其主权完整,废除帝俄时期所有条约,土耳其放弃乔治亚与阿塞拜疆地区的争议领土,
苏联承认土耳其的东部国界等等。
根据莫斯科条约所提倡的友善关系,苏联立即大力援助土耳其政府,这包含了金融与军火
两个方面。在军备方面,土耳其迅速获得苏联提供的六千挺步枪、五百万发子弹、17,600
发炮弹。1921年夏秋战事中,希腊军队就掳获了大量的莫辛那甘步枪,证实了苏联对土耳
其的援助。在金融层面上,苏联也很快就提供了大约两百公斤的黄金给土耳其。
除了莫斯科方面之外,土耳其的地下组织也积极自协约国方面动手脚。在同年的一月,地
下组织从伊斯坦堡附近的军火库夺取了八千挺步枪、四十挺机枪和两万箱子弹,这些军火
原本是协约国要援助俄国白军的货品。
除此之外,土耳其地下组织也在加里波利半岛夺到八千五百挺步枪、三十三挺机枪与五十
万发子弹;从伊斯坦堡偷渡了一千五百挺步枪、三百二十挺机枪、两千箱子弹,以及一门
重炮。这些从巴尔干半岛各处取得的武器有效的补充了土耳其陆军的需求。
惨败与希望
1921年七月,希腊陆军的小亚细亚兵团已经扩充至九个师、超过十二万人,装备410门火
炮、四千挺机枪与二十架飞机。与此相对,土耳其陆军虽然也有十二万兵力,却只有160
门火炮、七百挺机枪与四架飞机。装备上的差距相当显著,土耳其直到此时获得的援助仍
显严重不足,而且土耳其还有部分兵力正在其他地区与法军交战。
西线的土军在阿菲永卡拉希萨尔、屈塔希亚、埃斯基谢希尔一线部署防御,前线兵力约五
万五千人。七月十日,希腊陆军集结超过十万人发动猛攻,开启又一次的夏季攻势,希腊
军先佯攻北线,接着把主力投入南线击退土军,最后转向北方包抄。
土军被佯攻所迷惑、判断错误,左翼遂遭击退,虽然顽强抵抗却仍不敌,最后决定进一步
后撤重整,战役在七月二十四日结束。
在屈塔希亚─埃斯基谢希尔战役中,土军蒙受了四千人战死、上万人受伤的高昂损失,更
出现了大量逃兵或脱队者。虽然土军成功将主力撤离战场而没有被包抄歼灭,保存了一定
的实力,高比例的伤亡仍使主力部队下降到三万人左右,并且已经被压迫到靠近安卡拉的
地方,濒临战败。
希腊军队这场战役伤亡近万人,但是士气高涨且俘获不少武器,唯一的遗憾是未能有效歼
灭土军主力。尽管获胜,希腊陆军的兵力匮乏与后勤压力,导致进一步的深入内陆显得有
些困难,在希腊高层中引发战略上的争议。
由于对伊斯迈特失去信心且面临艰难的战局,土耳其大国民议会在八月五日决议任命穆斯
塔法˙凯末尔将军担任陆军总司令,并且由费夫齐˙恰克马克将军担任参谋总长,伊斯迈
特保留西部方面军司令的职位。无路可退的土耳其军队决心死守安卡拉,与步步进逼的希
腊军队决一死战。
凯末尔、费夫齐和伊斯迈特三人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身经百战的悍将,军中威望与才华
为全国一时之选,他们麾下的军官也都是历练沙场多年的鄂图曼名将。大国民议会决定要
不计代价保卫安卡拉,已经是精锐尽出。
在此同时,土耳其南方却开始产生外交上的变化,将希腊视为英国附庸的其他协约国开始
有了态度上的转变。变化,就从意大利开始。
(待续)
作者: nickro1990   2017-07-20 23:14:00
作者: trailblazers (The point is...)   2017-07-20 23:22:00
推!
作者: colchi (柯奇)   2017-07-20 23:22:00
虽然战局已知,大大的文笔仍让决战前的山雨欲来很有压迫感
作者: GilGalad (狂想は亡国の调べ)   2017-07-20 23:24:00
面条国不愧是扯后腿专业 XD 开响革命的第一枪舍我其谁
作者: HAHAHUNG (炸凤尾虾的酱汁)   2017-07-21 00:05:00
推!
作者: youtien (恒萃工坊)   2017-07-21 02:15:00
希腊人真的满衰的。
作者: yoyodio (废材毋需多言)   2017-07-21 10:19:00
这告诉我们什么都要见好就收,希腊要是现在打完就收工???
作者: MilchFlasche (实践才能发光)   2017-07-21 11:07:00
我觉得这个节骨眼土耳其人都动员了,不会停战的
作者: baiweilo (一生科科)   2017-07-21 11:21:00
作者: donkilu (donkilu)   2017-07-21 12:16:00
面条国真的白目XDDD
作者: PAULDAVID (oops)   2017-07-21 12:47:00
有时候见好就收 随之而来的就是内部利益摆不平战成一团
作者: rockocean (大膽刁民)   2017-07-21 17:17:00
意大利又是你
作者: ambiyash (羽柴筑前)   2017-07-21 18:36:00
土耳其真了不起,力挽狂澜于既倒是最难的
作者: a910343 (SaintTay)   2017-07-21 22:02:00
作者: COOLBILL (Go!!Go!! Braves!!)   2017-07-21 22:53:00
希腊军队还真的很肉脚
作者: a7v333 (蠢与穷)   2017-07-24 07:44: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