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协约国与同盟国进行了漫长的攻防,双方都承受了许多的挫败,也
取得了一些付出惨痛代价的胜利。
时至二十世纪初,鄂图曼帝国全盛时期的荣光不再,已经沦为病夫,一战前夕的巴尔干战
争更使鄂图曼帝国丢失大片欧洲领土,其陆军也受到极大的损害,以至于列强的观察员与
外交官大多认定土军不堪一击。
协约国对土军战力的严重低估在1915年展露无疑,英法联军先试图强闯达达尼尔海峡无果
,又于加里波利半岛受阻。然而在另一方面,英印军于两河流域一开始却呈现较佳的战况
,英国高层遂开始寄望自两河流域裂解鄂图曼帝国的东部疆域。
土军的反应与顽强却超乎英印军预期,至1915年年底,两河流域战场风云变色,英印军于
1916年春的反击失败,困守库特城内的上万兵力竟被全歼,成为协约国在一战期间最难堪
的惨败,没有之一,甚至连二十七年后的新加坡与马来亚都比不上库特的耻辱。
进军两河流域
“整体来说,我会说土耳其军队只是一支训练中等的民兵部队,由坚忍但不机敏的农民所
组成,一碰上意料之外的打击就很可能陷入慌乱。” ~ P. P. Graves,1914/11/10
大英帝国在1914年十一月五日对鄂图曼帝国宣战,并在宣战当天就把英印军第六“浦那”
师下辖的第十六旅运上波斯湾,几天内就辗过试图抵挡的半营土军,此一登陆行动即为一
战两河流域阵线的开端。一周后,英印军第六师的另一个旅也上岸,并发动进一步攻势。
根据大英帝国战前的规划,伊拉克与波斯湾地区全权由英印军的参谋部负责,英国本身的
陆军部不加干涉。然而,英国外交部和英国─波斯石油企业却向英印军施压,干涉英印军
的战略决策。
由于被要求保护石油开采与输送的设施和人员,英印军决定派出D远征军(IEFD)前往伊拉
克,把土军驱离石油相关设施的周边。基于初期作战的顺利以及加里波利战役失利,英印
军D远征军的目标却很快就被放大到攻占巴格达,严重背离了一开始部署的方针。
螳臂当车
土军在战争初期并未能够重新梳理战略,并基于老旧的战略计画抽调兵力,使两河流域的
驻军从1914年八月战前的四个师,迅速于十月下降至一个师。当英印军在十一月初上岸时
,土军仅有半个营的正规军进行滨海阻击,旋遭击溃。
在一战爆发前夕,土军的在伊拉克战区部署了第四兵团,下辖第十二军和第十三军,共四
个师(35D~38D)。一战爆发后,第四兵团与第十二军被调往叙利亚,第十三军带着第37师
前往高加索,只剩第38师驻扎在巴斯拉。
伊拉克战区即使在鄂图曼帝国陆军内部也是较不受重视的单位。土军编制每军辖三师,伊
拉克地区的两个军却都只有两个师,缺乏充裕的装备、人员,组织和训练也不足,动员时
花费了三十一天,比计画的二十三天多了八天。
在英印军开始登陆波斯湾的时候,伊拉克战区司令部手边的正规军只有第38师,其余皆为
宪兵、边境警备队和部落民兵。受到1911年义土战争的正面经验所影响,土军计画把正规
军和民兵混编,分散防御各据点。
由于伊拉克地区的民兵士气不振,英印军又屡次以河川炮舰进行岸轰、用亲英民兵侧翼包
抄,土军未有集中正规军的决策错误被完全暴露。第38师在十一月下旬被逐出巴斯拉,十
二月上旬又丢了古尔纳(Qurna)、师指挥部被全歼,一度失去作战能力。土军紧急派遣名
将苏莱曼˙阿斯卡利接掌伊拉克战区。
苏莱曼˙阿斯卡利是游击战的专家,但他对伊拉克的战局认知不足,仍计画以大量的民兵
支援正规军作战,希望能靠兵力优势突破英军阵线。事实证明,他在伊拉克仅能动员少量
且斗志低落的民兵,不足以支持攻势。
至1915年,鄂图曼帝国与英印军都开始增援伊拉克。土军在二月急调第35师返回两河流域
,又在八月下令新编的第45师前往伊拉克。英印军方面则在四月把英印军第十二师运到伊
拉克,承担后路的防御。
1915年四月,土军向两河流域下游发动连续三天的攻击,全遭击退,战区司令苏莱曼˙阿
斯卡利在受挫之余举枪自杀。夏季,英印军沿着底格里斯河北上、连战皆捷,于九月底包
抄并攻占库特,有横扫两河流域之势。
十月,土军下令把第十八军(51D、52D)从高加索阵线调往伊拉克,担任进一步的增援。与
第35、38师那些士气低落的阿拉伯士兵不同,第十八军是土耳其人组成的主力单位,前身
是第一和第五远征师,这两个师原本被规画要入侵伊朗但临时急调去和俄军作战、差点被
打光,补充人员与装备后又重回一线单位的行列,并改番号为51、52师。
沙场秋点兵
土军步兵师在一战期间虽有改动数次编制,其基本架构不变,一师辖三团、约一万到一万
两千人,有十二挺重机枪和十六门火炮。和列强相比,土军的装备着实低劣,但在人员素
质方面则未必如此。
在1915年秋,伊拉克战区的土军有前述的35D、38D、45D、51D、52D共五个师,另外还有
战区直辖单位与非正规军。35D和38D即使在土军内部也是第二流的单位,多为阿拉伯裔官
兵,士气与训练都不佳,损失也很惨重;另外三个师则刚经过整补,且为土耳其人的精锐
部队。
到了十月,土军下令裁撤伊拉克战区司令部,把两河流域的兵力整并到第六兵团之中,兵
团司令是曾在鄂图曼帝国担任过十余年首席顾问的德军元帅冯˙德˙戈尔茨。由于戈尔茨
要花费数月才能抵达前线,已经指挥伊拉克战区九个月的努尔丁帕夏(此时军阶上校)暂时
仍为前线司令官。
英印军的部分,两河流域的最前线只有第六“浦那”师。英印军第六师是个增强过的师级
单位,编制有约两万四千人,相当于土军的两个师的员额,但是至1915年夏季该师的伤亡
颇多、缺乏整补,又在前进过程中留下部分兵力驻守交通线,前线兵力已经下降了非常多
,与土军一个师的员额相当。
英印军第六师师长是查尔斯˙汤森准将。汤森在1915年夏季收到英军高层的连番警告,但
是汤森对加里波利战场传回的报告充耳不闻,也不重视土军增援两河流域的情报,坚信自
己有能力一举打到巴格达。
努尔丁帕夏和汤森准将都没有就读过高等军事学校,但是也都有丰富的作战经验。
1915年十一月初,面对英印军第六师的步步进逼,努尔丁帕夏在古都泰西封周边部署了坚
固的防线,准备迎战英印军的兵锋。此即为泰西封战役。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