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德国攻陷莫斯科便能取得胜利?

楼主: empliu (善恶相杀)   2016-11-02 12:53:47
长久以来, 一直有人持“速攻莫斯科”便能取得苏德战争胜利的观点(特别是暑假时期
)。以下,花茶会尝试澄清这种看法。
首先,讨论的焦点不应在如何“速攻莫斯科”的战术性观点,而是为何要打下莫斯科的战
略性问题。根据古德利安《装甲指挥官》一书关于巴巴罗萨行动的指令(注备一),我们
可以清楚看到希特勒的战略目标在于“歼灭部署在俄罗斯西部的红军主力以阻止其有生力
量撤退至其纵深”,这反映出希特勒的目标并非“占领莫斯科”,而是尽可能歼灭苏军的
兵力。也许以上的推论在今人看来虽然不具操作性和意义,不过这却是当时德军许多将领
和希特勒从一战和法国战役经验中总结出的本能直觉。因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罗
斯的投降并不是因为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被占领,而是德军对俄军进行的打击诱发了共产党
的革命及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的签订。(注备二)同样地,德国在法国战役中是透
过歼灭法国的主力机动部队和英国远征军,才对法国产生最致命一击。而法国首都巴黎被
占领仅是一个推动法国投降的因素,因为战役的胜负早就在古德利安抵达英吉利海峡前决
定了。所以,这解释了为什么希特勒执意于先歼灭苏军,而非先占领莫斯科。
由此可见,希特勒的目标非常明确,即以歼灭苏军主力的方式,迫使苏联政权被苏联人民
推翻或是崩溃,重演1918年的情况。故此,如果按照巴巴罗萨原定的目标,德国的确可以
在1941年圣诞节或是俄罗斯冬天来临前无须担心苏联的反攻或是继续战斗,因为在德国对
苏联这栋摇摇欲坠的破房子施予关键性的一脚后,无论是由造反的苏联人或是德国人施加
最后一击,苏联这座房子自然会倒塌下来,无须担心其他问题。在希特勒看来,这样的攻
击策略也可以防止自己陷入拿破仑一样进入消耗战的问题。所以,以当时德国人的角度而
言,“速攻莫斯科”正是一种最不合适的做法。
当然,反对上过观点者会指出不同的意见。克鲁格(Kluge)在入侵苏联的曾经如此说道
:“莫斯科是苏联共产主义体系的头脑和心藏,既是首都,又是军事重镇,还是俄罗斯铁
路网,特别是通向西伯利亚的铁路线的中心枢纽。”(注备三)因此,不少人对巴巴罗萨
行动为何不快速攻下莫斯科而产生疑惑。
一种相当经典的观点便是“中央集团军群不要去打基辅战役的,直接进攻莫斯科”,但是
这种观点几乎完全无视了巴巴罗萨行动的基本原则,即“巴巴罗萨的计划第一阶段便是要
夺取基辅丶斯摩棱斯克和到宁格勒”,达成“把战线推到莫斯科东部”的目标。此外,如
果以当代的观点来看,摧毁乌克兰的天然资源远比摧毁莫斯科的工业能力重要。要知道的
是,乌克兰境内拥有两项掌握苏联经济命脉的天然资源。例如,乌克兰的顿巴斯占据了苏
联煤炭供产60%的煤矿,乌克兰的黑土地亦素有“欧洲粮仓”之称。明显地,比起先摧毁
莫斯科的工业能力,破坏苏联继续战斗的资产更为重要,也能令德国可以得到了在冬天战
斗中至关重要的煤炭燃料。故此,这才有了希特勒在8月21日签署的指令:“冬季到来之
前必须达到的最重要的目标,不是占领莫斯科,而是夺取克里木、顿涅茨河畔的工业区和
煤矿区,切断苏军来自高加索地区的石油补给”(注备四)
更重要的是,歼灭苏联在基辅的庞大战斗集群是希特勒歼灭苏军的重要一步。在这里,茶
会必须先澄清一下一个错误概念—基辅会战并非希特勒的个人决定,而是由国防军指挥参
谋部参谋长约德尔炮兵上将首度公开提出的。在1941年8月,当德国南方集团军占领了从
第聂伯河河口到基辅南部的第聂伯河沿岸后,德国中央集团军和南方集团军在向东突击的
过程中已经在无形之中形成了一种齐头并进之势,形成了一个几乎等边的三角形地区。换
言之,德国在进攻过程阶段无意间把近百万苏军构成了一个如同教科书式的包围圈,而这
点可以说是每位军事将领都梦寐以求的军事势态。因此,这使得约德尔炮兵上将在8月20
日提出了以下的说法:“目前出现了打击苏军有生力量的更好前景。苏军最强大的集群就
部署在基辅东部。”于是,此时在约德尔的脑中便产生了一个计划的轮廓:如果上述三角
形地区的两支先头能够会合的话,就能一举将基辅附近的敌人歼灭,达到希特勒的最原始
的战略目标—即“歼灭部署在俄罗斯西部的红军主力以阻止其有生力量撤退至其纵深”。
此外,歼灭苏联在基辅的庞大战斗集群是直接攻陷莫斯科的先决条件。如果按照某些评论
或说法直取莫斯科,上述三角形地区的两支先头将会驱军直上,一个起决定性作用的现实
问题将出现在他们眼前,即保护翼侧的问题。在德国中央集团军向莫斯科进军的过程中,
集团军南方可能出现一个纵深连绵过百公里的漫长南翼,而掩护这一软弱侧翼的举动则需
要大量步兵师。可是,德国陆军一方面在1941年夏季却没有这么多步兵师,另一方面也需
要把宝贵的步兵用在攻陷莫斯科城。因为华沙战役和斯摩棱斯克战役两大城市攻略战已证
明,仅靠坦克和少量步兵不可能有效占领一个经高度设防坐拥百万人口和复杂建筑群组合
而成的巨城。而且,南方集团军亦会被牵制在普里皮亚特地区和基辅城下。所以,速攻莫
斯科的计划不但无法保障北方进攻莫斯科的部队南翼的安全,亦会令南方进军斯大林格勒
一带的北翼安全。因此,攻陷莫斯科的前提是必须歼灭或驱逐苏联于基辅的两大方面军。
即使速攻莫斯科成功,此举在战略及资源层面上也无法令德国取得决定性胜利。这是因为
不少人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苏联战时后方输血工厂—乌拉尔山脉的产能。根据中国国家统计
局出版的《苏联工业统计资料编汇》一书,乌拉尔山脉在1942年拉动了苏联90%的钢铁生
产量,至45年时仍然占有了逾50%的全苏联钢铁和焦碳生产量,反映出乌拉尔山脉的工业
产能巨大。由此可见,即使先攻下莫斯科,迁都后的苏联仍然具备继续战斗的能力,而德
国不足以在盟军来临前彻底击败苏联。
总结而言,“速攻莫斯科”与其说是一种看似可行的方案,不如说是“以今度之,想当然
耳”的后世方案。历史虽然是可以由今人的角度重新诠释,但是以今天历史的结果反推当
代的历史,事实往往只会弄巧反拙。
注备一:《装甲指挥官》古德利安 第513-516页 附录22
注备二:苏联具体投降原因在此不作赘述,欢迎各位阅读B.H.Liddell Hart所著的《第一
次世界大战战史》一书
注备三:《东线战场》军事连线出版P.34
注备四:《基辅会战》维尔纳‧豪普特 1984年翻译版第二章
https://goo.gl/DI17gk
作者: Swallow43 (绝对领域命者)   2016-11-02 13:20:00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
作者: dfgtyu0000 (備用草)   2016-11-02 13:58:00
作者: bestolen (被偷的夜叉)   2016-11-02 15:27:00
有说法认为失去莫斯科等于苏军机动跟补给能力遭重创此说法合理吗
作者: dfgtyu0000 (備用草)   2016-11-02 15:41:00
莫斯科算交通节点,不过依照史实,莫不会比史好打
作者: nwn (rose是大好人)   2016-11-02 15:43:00
一楼,本文作者的意思应该是参考李德哈特一战战史,了解俄罗斯在一战投降的原因。
作者: peterlee97 (瑋美絕倫迷)   2016-11-02 15:45:00
所以到底要怎么做才有可能让苏联在纳粹前两年那军事力量高峰的时候打到投降呢?
作者: swpoker (swpoker)   2016-11-02 15:53:00
直接攻击莫斯科是有政治上的含意,其他人早就不爽苏联很久不然俄罗斯会越打越多人,今天歼灭10万人,明天就生出20万军事跟政治真的不一样,古德里安有提到都是后来的SS搞砸的
作者: AlbertSpeer (德国军备部长)   2016-11-02 16:12:00
逼苏联投降? 简单,把爱因斯坦强留下来,叫他做时光机接着送个刺客回去1920年代做掉邱吉尔 然后记得要歼灭敦克尔克英军 让英国首相求和 然后就可以专心对付苏联 但不保证苏联一定会投降 但顶多不会输说错 至少不会输 因为英国不退出战局 美国肯定会找机会插进来 美国插进来 苏联就不会投降且打到柏林挂红旗上述条件仅保证不会输 要真的要逼降苏联 还必须在对苏开战当天就宣布进入总体战状态 或许有机会
作者: YYOO (回游鱼のキャパシティ)   2016-11-02 17:41:00
不就红色警戒一?
作者: chuckni (SHOUGUN)   2016-11-02 18:00:00
简单的说如果盟军不来各种参一脚苏联自己的后勤体系应付不了
作者: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16-11-02 22:33:00
但这篇没有强调莫斯科本身的价值,不只是利益而且是象征就算只就利益上来分析,莫斯科是战略枢纽也是交通枢纽占领莫斯科确实有其战略价值,另外政治意义不容小觑要知道 苏联经过了大清洗之后,虽然扫掉了一大批干部但也使得很多人对于史达林心怀怨恨,是不满史达林的如果史达林丢了莫斯科,对他的声望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作者: Galm (水牛)   2016-11-03 10:33:00
红色警戒就是玩这种假想历史啊 挺有趣的
作者: peterlee97 (瑋美絕倫迷)   2016-11-04 22:10:00
话说 所以再当时 到底要怎么做 才能让苏联投降/崩溃呢?
作者: bill50514 (我看着点滴笑)   2016-11-05 00:09:00
我觉得打下来有机会逼和 但是打下来的机率非常低一方面苏方来自远东的部队已经开始整训 另一方面若无法快速取胜只是给苏方大迂回死更快的结果
作者: AlbertSpeer (德国军备部长)   2016-11-05 08:20:00
最好结局是:维持41年底到库斯科会战前夕的战线然后双方签属一个彼此还能接受的和约 让苏联承认德国用鲜血换来的土地 打到AA线与拿下乌拉山以西区域就别肖想了 达成这条件前提是:邱吉尔死在1930年车祸1940年英国首相无力救援敦克尔克英军 接着在无兵可用下求和退出战局 德国可以全力对付苏联无须担忧英美
作者: su281   2016-11-22 16:34:00
让德军去打莫斯科或史达林格勒都是非常找死的举动,首先是坚城难攻,再来苏军有生力量并未断绝,红蚂蚁仍以几何级数出现,最佳防御应该以巴库-基辅-斯摩棱斯克-列宁格勒一线重点防御以整个俄罗斯区域做纵深机动,让红蚂蚁整批整批死在德军设计的口袋里,只要连续四五场大围歼,苏军内部应该就会开始动摇,德军才能找到机会往前推~而不是小胡子那种一吋都不退的死嗑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