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hgt (王契赧)》之铭言:
: ※ 引述《sfsm (有初老症状的咸鱼)》之铭言:
: : 不能说李鸿章不识货,因为当时各国的确对马克沁机枪评价不高,
: : 因为他们把马克沁机枪定位成野战炮的衍生...
: 马克沁机枪算是一款鹤立鸡群的武器
: 同时代有很多类型的机枪 像格林 加特纳 诺登菲尔德
: 都是转动手动圆形把手来连续发射子弹
: 只有马克沁机枪是按个板机就哒哒哒的射完了
: 马克沁的竞争对手就是格林 加特纳 诺登菲尔德这些前辈机枪
: 但因为马克沁机枪太优秀 以至于刚发表的时候
: 其他公司到处抹黑 到处收买官员
: 让马克沁机枪推销不出去
: 抹黑的点包括太浪费弹药 射速太快易卡弹(反正就是说打不顺就对了)
: 一时间 马克沁机枪真的卖不太出去
: 李鸿章应该是在那时间点 被浪费弹药这理由说服了
: 后来马克沁机枪有出37mm口径的 称为砰砰炮
: 这一款比较像是代替野战砲
不是‘代替’野战砲,而是野战砲的‘衍生’...
在拿破仑发扬野战砲战之后,整个19世纪野战砲就成为陆战要角,
野战砲用途非常广泛,除了支援步兵,破坏简易工事之外。
因为野战砲在部属上非常靠近步兵,所以常常要进行近战。
这时候砲兵会使用葡萄弹或是散弹对敌军射击,
一般来说散弹的射程只有400-450码(370-410公尺),
这距离就应该知道砲兵和敌军有多接近...
(砲兵使用散弹最有名案例应该是盖茨堡战役,
盖茨堡的北军用火砲对发动步兵冲锋的南军射击,造成1/3当场死亡,
之后细菌感染引发败血症的人数更是无法估计)
虽然如此,野战砲在近战上还是有很多不便之处,
尤其是南北战争时双方都是使用前膛砲,填装非常耗时,
很难撒出大量的散弹。
因为如此,才会出现最早期的手动机枪...
美国的格林机枪出现在1862年,法国的米特留斯多管枪是出现在1867年。
尤其是米特留斯多管枪,外型上有浓浓的火炮形象。
https://youtu.be/wApeDr6-Bdo
可是机枪价值一直争议不断,
尤其是1870年引爆的普法战争,米特留斯多管枪评价极差,
虽然说是法国运用方式错误,但是也已经给各国对于机枪的负面印象。
更何况在普法战争后,引起一连串的火砲革命,
彻底舍弃前膛砲、加强射速、研发引信等等。
出现许多每分钟可以射击6-7发的速射炮,
法国甚至还研发出射速每分钟30发的M1897 75mm速射炮!
搭配可以在空中引爆的榴散弹,那我还需要机枪吗??
‘论砲兵’文中有提到75速射炮在八国联军战役时期的表现:
在中国战场上,
一个“半连”的法军与两门1897速射砲开始攻击一个由2000名拳民防守的村落。
首先法军推进到距离村落1,500公尺处,
两门速射砲以交叉前进的方式──当一门前进时另外一门射击掩护──
前进到距离村落600公尺的地方。
接着两门速射砲停止前进,以最大射速掩护该半连法军进行刺刀冲锋。
义和团的拳民们在这样压倒性的火力下完全没有抵抗能力,
在仅有一名受伤的情况下法军轻易地占领了村落。
所以马克沁在研发出他的水冷机枪时,各国列强兴致缺缺,
只有少量采购用在殖民地战争和海外战争,
马克沁机枪一直到一次大战时期速射炮被重火炮压制后,才展现出它的价值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