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抗战期间,上百万国民党军游击队员活跃在

楼主: armed (战史版国共内战篇小天使)   2016-08-31 15:42:08
※ 引述《AlbertSpeer (德国军备部长)》之铭言:
: 抗战期间,上百万国民党军游击队员活跃在十几省
: https://read01.com/x8PLn7.html
: 文/高龙
: 太阳西沉,战斗看起来刚刚结束。
: 薛文的一个队友背朝敌人的方向,席地而坐。他们同属于抗日挺进军21纵队,众多国民党
: 军游击部队的一支。
: 突然一声枪响,他被身后日军的冷枪击中。子弹从腹部穿出,他的肠子流出一大团。
: 游击队没有担架,也没有医生。连长让两个战士用门板将他抬到一个破窑洞内。有人把绑
缺的东西何止这些,没有后勤补给,没有巩固可靠的根据地与地方政治组织,没有
准确的情报与地图,没有良好的教育训练.这是游击队很难与日军对抗的原因,因为
只要被日军抓到一次就全玩完了.
: 抗战爆发后,作战失利的大批国民党正规军转入敌后,进行游击战,活动范围达十几省。
: 据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洪小夏的研究,国民党的敌后游击部队,最多时为1939年,达到160
: 万人。学者刘凤翰在《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之分析》一文中认为,敌后战场国军留下的正
: 规军建立的游击队,是中共游击队的2.6倍。
请问洪刘两人有提出过完整的至少以县为单位的详细人事档案吗?160万的给养
如何解决?
务必要记得国军有着历朝历代中国军队的老毛病:吃空缺.正规军的吃空缺习气
尚且严重,这些帐面存在的160万人真的在编吗?
如果按照两个人用一支枪,国军敌后有这么多武器弹药补给吗?
军队人数不是重点,必须要有持续作战的能力才关键.
: 大打游击战
: 国民党军委会明确提出国军在战争中应以持久抗战为目标,广泛发动游击战
: 在河南荥阳市汜水镇南屯村,穿过一个石榴树掩映着的院子,就是薛文的家。
: 窗外的秋雨淅淅沥沥。家中,70多年前的这场战斗在薛文脑海中如昨日重现。
: 90岁的薛文至今不知道那个死去战友的名字。他只听说,他是汜水县城小顶山人,死时不
: 到20岁。薛文后来返乡时去过他家。他家住草棚,在兵荒马乱中,他爹娘都不见了。
: 夜幕中,众人将他的遗体抬到附近山中,挖坑掩埋了。
: 这是薛文参加游击队后经历的第一场战斗。那是1941年,他16岁。
: 在山西永济县(今永济市)黄家窑村,他们被日军四面包围。游击队让村里百姓只准进村不
: 准出去,怕给日军通风报信。
: 战斗从上午11点打响,一直到天黑才结束。
这一段也有问题,中条山战役就是在1941年中爆发结束的,该部在中条山又是如何
逃脱日军的追击?
别忘记了是役第三军长唐淮源上将、第12师长少将寸性奇、第98军长中将武士敏
、第70师长中将石作衡、205旅长少将徐积璋、215旅长中将赵锡章。新27师长中将
王竣、新27师副师长梁希贤、新27师陈文杞少将参谋长(年29岁)及新编27师
(17岁~20岁娃娃兵、女兵)全体阵亡。
: 薛文是1941年参军的。
: 抗日挺进军21纵队司令杨振邦到荥阳县招兵,到各村庄宣传。当时薛文的长兄过世,父母
: 不同意他参军。
到现在也没有搞清楚一个问题,抗日挺进军21纵队全军到底多少人,有部队人事资料
档案可以佐证吗?
: 招兵部队开往偃师县。薛文瞒着父母,一人跑到偃师县牛庄村参军,被分到抗日挺进军21
: 纵队六三支队。当时就发了军衣、军帽和一支枪。枪上铸有一寸大的“邦”字,表明部队
: 司令是杨振邦。
这支游击队看起来发了军服装备以外,根本就没有给新兵任何基本训练.打起游击
不是等于送死吗?
: 1937年冬,时任军委会副总参谋长的白崇禧在武汉军事会议上,提出游击战与正规战配合
: ,“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
: 12月13日,国民党军委会在《第三期作战计划中》明确提出,“国军在战争中应以持久抗
: 战为目标,广泛发动游击战,以牵制袭扰和破坏敌之后方,使游击战争与正面战场相呼应
: 。”游击战确立了其战术地位。
: 薛文所在的杨振邦的部队,开始为地方武装,后被国军第四集团军收编,成为国军战斗序
: 列的一支部队。
: 参军后,薛文随游击队活跃在豫西、晋西南一带,拆铁路、埋地雷、割电线等。
: 破坏道路是敌后战场的重要任务。与杨振邦的部队同在第一战区的游击第十纵队二支队一
: 大队,发布训令,规定挖掘的阻敌沟渠由各县长划段,指定各区长、各乡镇长、各保甲长
: 负责监护。这些监护人的姓名、监护的地段等造册盖章,在县里报备。①
: 国民党军游击队有时也充当地方警察的角色。有一年,河南省鹿邑县齐楼庄的庄民齐爱邦
: 等投诉书记魏庆昌等私吞公款。魏庆昌等听到风声逃走,当地游击队被令协助缉捕。②
: 1940年开始,薛文家乡连年旱灾,赤地千里,饿殍遍野,树皮都被吃光。往往游击队一开
: 饭,就有大群饥民围过来。游击队的接济换来善报。后来他们到山上打游击时,周边百姓
: 把米、黄豆等送上山。
: 血战中条山
: 撤出战斗时,不少战友背两支枪,其中一支是牺牲战友的枪
: 杨振邦的部队撤到中条山后,薛文所在的六三支队抽出36人,分两班日夜在山中巡逻。
: 有天拂晓,山下传来日军的马蹄声。向支队部报告已来不及,紧急之下,薛文等人开枪向
: 日军射击。日军停止前进待命。5分钟后,日军兵分两路,一路偷袭山下的支队部,一路
: 和巡逻队作战。支队部听到枪声后,迅速转移到山上。但转移仓促,通讯工具被日军抢走
: 。
: 在战斗中,为节省子弹,游击队拿大石头往山下滚,日军乱成一团。有些地方树多,石头
: 卡在了树杈中。
: 这是漫长的一天。游击队从凌晨一直打到天黑,日军没有攻到山顶,自动收兵。
: 月亮隐藏在乌云之后。黑暗中,六三支队摸著路,转移到永济县的雪花山、草坪山一带。
: 第二天,日军又去围攻中条山。他们集中火力往山上射击,打了一阵,发现是一座空山,
: 才收兵。
该部遇到日军时恐怕根本没有进行任何抵抗就跑路了,否则殊难想像唐淮源武士敏
都走不脱,他们反而能跑掉.
: 日军得悉他们行踪后,又去围攻雪花山。一场血战后,日军伤亡惨重,无法攻克,就将雪
: 花山的路口围住,不让百姓送粮食上山。游击队弹尽粮绝,只好在榆树和桦树林中穿梭,
: 以榆树叶、野菜果腹。
: 山顶的积雪为他们提供了饮水。游击队被困了十几天。后来队伍解散时,大部分人都得了
: 胃病。
: 后部队一天深夜突围,转移到黄河南岸的河南三门峡观音堂一带驻扎,方才脱险。
: 薛文对冬天的中条山印象深刻。
: 雪花降落时,游击队没有帐篷,就将随身带的床单用树枝支起来,人在下面休息。“由于
: 经常被树木刮蹭,棉袄露出了多处棉絮。”薛文回忆。
: 后来在河南灵宝县(今灵宝市)黄河渡口燕子口附近的山上,游击队再次受到南渡黄河前来
: 的日军攻击。日军在北边,游击队在南边山上顽强抵抗。
: 这一仗,日军动用了3架飞机,排成三角形扫射。地上大炮轰鸣。战斗从上午10点打到天
: 黑。中午,游击队每人分配两把炒黄豆充饥。薛文所在的六三支队经此一役,伤亡惨重。
: 撤出战斗时,不少战友背两支枪,其中一支是牺牲战友的枪。
: 薛文印象很深,那晚异常黑暗,伸手不见五指。日军打着信号枪照明,退回到陕县一带。
: 游击队全部转移到灵宝县五亩乡老虎洼村一带。
这一段作战纪录也非常神奇,在渡黄河追击的作战中日军攻击非常猛烈,36集团军
总司令李家钰在此阵亡.他与张自忠是国军抗战时阵亡的唯二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
可都跑不掉,他们反而能跑掉?
: 从1938年到1944年,蒋介石4次在别墅内召开南岳军事会议,部署抗战。其中,1938年的
: 会议提出设立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
: 如今,别墅内会议室按原貌保留,墙上有蒋介石的挂像。
: 1939年2月,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创设,共举办3期,培养了3000多游击干部,主要分配到
: 这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在军事领域的体现。中共派去30多人担任教学等工作,叶剑英任中共
: 代表团团长。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由蒋介石兼任主任,陈诚任副主任,汤恩伯任教育长,
: 叶剑英任副教育长。后李默庵接替了汤恩伯的教育长职位。
真正在主持游干班教学工作的就是叶剑英,因为蒋介石兼任主任,陈诚任副主任,
两人基本上都不在现场.汤恩伯任教育长,但是他根本不会打游击.
: 一个黄埔师生组成的军训团队。当初在黄埔军校,叶剑英任教授部副主任,李默庵为第一
: 期学生。随叶剑英来到游干班的教官吴奚如,是黄埔军校四期学生,黄埔同学会延安分会
: 理事之一。
: 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沿用了黄埔军校的教育、管理模式,训练实行政治和军事并重,特别
: 重视野外的实战演习。
: 伏击得胜仗
: 打了三四个小时。日军被第一大队全歼,一个都没逃脱
: 在河南新乡市区,另一位国民党军游击队老兵安度晚年———96岁的丁振东当年在第八纵
: 队第一大队二中队从军,纵队司令是纪广恩。
: 抽旱菸的丁振东听力良好。因为伤痕,他腿脚不便,但身体不错。
: 丁振东是安徽阜阳城北徐营人。他父亲当年做鞭炮为生,家里很穷。14岁那年,丁振东就
: 在安徽合肥参军。当时,国民党军游击队招少年兵成风,很多部队用少年儿童充当勤务。
: 1941年8月11日,第一战区游击第十纵队二支队一大队,给二中队发布了训令,要求不招
: 年未满18岁的壮丁。原因是低龄壮丁体格不健壮,不能达到抗战任务。供给的限制也是重
: 要原因。当时“米贵如珠,士兵给养,多感困难”。④
: “武器都是土家伙,枪是仿制的汉阳造。每人最多发12排子弹,共60发。手榴弹也是土制
: 的,甩的时候用马尾拴著甩出去。”丁振东描述部队的武器情况。
: 不过,部队待遇不错。“一个月发3块银元。当时一元能买150斤大米,或者35斤大肉。”
: 丁振东说。
: 当时,日军占据合肥城西20里的大头山(今大蜀山),游击队占据大头山西20里的小头山(
: 今小蜀山)。这是两座孤山。
: 一次,日军200多人来扫荡,有车,有大炮,阵势很大。他们不熟悉地形,被先头部队第
: 八纵队第一大队三中队引诱,进入小头山山沟的埋伏圈。
: 战斗从下午开始,打了三四个小时。日军被第一大队全歼,一个都没逃脱。游击队第一大
: 队投入四五百人,伤亡十几人,缴获了许多轻重武器和战马。阵亡者就地掩埋。
这段我就不相信.
基本上打红旗的唬烂如平型关战役一定要榨出每一分水分,但是打蓝旗的通通
在洪小夏等人看来是真的.
日军200多人来扫荡,其总战力至少相当于正规国军上千人,有车,有大炮,
机动力与火力都十分猛烈.结果游击队投入四五百人,伤亡十几人,就消灭掉对
方两百.武器都是土家伙,枪是仿制的汉阳造,显然表示缺少火炮与自动武器.
如果按照被板上许多人谯到没力的平型关战役,日军只有数百人,八路军出动了
115师的两个团,消灭的人数也差不多这样多.八路军蒙受的伤亡也至少数百人.
换言之这个游击大队至少相当于八路军两个团的战力,国军就不用跑到台湾来了.
: 丁振东说,他们平时训练穿着军装,但战斗时脱掉军装,为的是不容易被日本人发现为游
: 击队。丁振东身上有多处炮弹炸伤的伤痕,其中左大腿一处伤痕深陷进去了。
: “游击队和群众关系融洽。日军来扫荡时,群众老远就喊‘日本人来扫荡了’,游击队就
然后这些群众就被愤怒的日军砍头活埋点天灯了,有这么笨这么不想活的群众?
: 提前做好准备。”丁振东回忆。
注意到没有,洪小夏版的战史全都是每一个单位都只有一个老兵的回忆,就全部
信以为真,毫无任何其他史料可以交叉检证.
: 日奖章或抚恤。
: 队员辛酸史
: “在有生之年,政府能承认我是一个抗日的老兵足矣”
: 1942年后,国民党军游击队渐趋衰败,大批逃亡或成为伪军。抗战结束时,多数根据地被
: 摧毁。
这倒是实话,不过恐怕衰败时间要更早.
: 第一战区游击第十纵队司令部下达了严酷的禁令,比如“无故脱队落伍者枪决”,“潜逃
: 者枪决”。
: 但游击队员逃亡仍很普遍。有年10月中旬,短短几天,第一战区游击第十纵队就有3名学
: 员逃走。鹿邑支队干训班学员高学顺、王风岐,专特大队三中队干训班学员王景平借口请
: 假,再没归来。⑥
: 坚持到底的游击队员能获得较好的待遇。
: 河北清化县的王清堂,当年参加了第一战区豫东游击队,是上等兵。1938年10月22日,王
: 清堂在河南太康作战时负轻伤。1941年7月16日,王清堂伤愈归队,获得了抗日负伤荣誉
: 证,荣誉证上有蒋介石的落款。1948年,王清堂获国民政府的恤伤给予。恤伤给予令上有
: 国防部长白崇禧的印章。⑦
: 但薛文所在部队就远没有如此好运。
: 1945年,21纵队司令杨振邦被国民党以“通共”罪名杀害。薛文等6人也被当地人举报说
^^^^^^
: 是“土八路”。6人被当地政府用绳子捆住,一人在押送的路途中逃跑,另4人被杀。薛文
: 与当地群众关系很好,被当地的保长在杀前救下。
: 杨振邦被杀后,杨部多数官兵以远征军名义空运云南,大都死于滇缅边境,少数隐瞒身份
^^^^^^^^^^^^^^^^^^^^^^^^^^^^^^^^^^^^^^^^^^^^^^^
: 逃亡。
老兵说的话在做口述历史时,只要稍微对照一下正史就知道唬烂成分超大.
<1945年,杨振邦被杀后,杨部多数官兵以远征军名义空运云南.>此话纯属该名
老兵的幻想.
因为真实世界中中国远征军及驻印军在滇缅边界的芒友(木姐-Muse)会师,
的时间是1945年1月22日.此时滇缅边境战事已经大致上在1944年底结束,区域内
日军也几乎都被国军肃清.哪里有可能把他们以远征军名义空运云南,又哪里会
大都死于滇缅边境,笨死的吗?
: 日本投降后,薛文回到了家乡汜水县(今汜水镇)南屯村。
: 薛文的妻子蔡桂荣被逼上吊,自杀未遂,此后得了精神病,于1979年去世。
: 由于历史原因,与中共游击队相比,国民党军游击队的作用曾长期被忽略。直到上世纪80
: 年代,国民党军游击队问题方被学界提出,但系统研究至今寥寥。
这么架空小说等级垃圾的历史研究也敢拿出来现世,反而大家比较佩服吧?
: 没记错的话 台湾抢劫犯的祖师爷李师科先生也是抗战国军游击队吧
作者: AlbertSpeer (德国军备部长)   2016-08-31 15:58:00
将领跑不掉 不代表士兵不能跑啊! 基辅会战这样的大包围战还是有少部分苏军逃脱啊!(该会战西南方面军司令基尔波诺斯都殉职)口述历史本来就会有误差 骂说是垃圾也太超过了民众配合共军你会深信不疑 民众配合国军你就说不可信从基辅包围圈逃出的苏军都是法西斯走狗 该流放!依照您的逻辑 是这样吧?人家或许会记错 你不能期望每个人都跟电影雨人的达斯汀霍夫曼一样天赋异禀 一眼就看清楚数量这不代表老百姓不会配合 谢谢逃出基辅包围圈的苏军:冤啊!刀帅骂我们是法西斯走狗比较麻烦的是 同单位的人应该都不在人间了 我当然希望有更完整的报告 村民配合方面你说不可能也太武断没错 姜教授给我的帮助与启发很大 我在规划写东西希望姜教授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得上忙好的 我会注意 不过敌后战场(无论国共)都是辅助而已但具决定性与取得大多数战果的是正面战场 这是我最近查阅几个日军内部档案的心得 详细就不多谈
作者: jsoccer (Fairy Dang-Sing犯规啊)   2016-09-01 07:30:00
推刀帅,该打脸的就是要打
作者: AlbertSpeer (德国军备部长)   2016-09-01 09:09:00
感谢刀帅 今后我会多加注意
作者: peterlee97 (瑋美絕倫迷)   2016-09-01 11:30:00
那签名档xd 击毁坦克XDD
作者: lukeloo (中游员工)   2016-09-02 03:59:00
己吹“集结号“了!
作者: AYS (岚)   2016-09-02 09:33:00
就是逃了好几次才活下来啊 没逃掉的都死了 傻啊
作者: pttx (中部流浪汉)   2016-09-02 23:13:00
这里也有大陆人来啊,真是罕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