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flanker小辨

楼主: KoujikiOuji (古事記王子)   2014-11-01 00:30:40
前文(http://www.ptt.cc/bbs/Warfare/M.1414145941.A.7AB.html )论及戚继光
将大将军部署于敌台之间,其实与西方将flanker部署于bastion之间为异曲同工。论
者又有不以为然,以为戚继光给无敌大将军配发的弹药系属散弹,必不能击远。其所
根据为《练兵实纪》杂集卷五〈无敌大将军解〉:
“其放法,先将子铳刷净,用药线一条撚入,外以布裹之,恐击下马子摧动也。
次下药三升不等,以纸一层盖之,亦防药被打马子击泛耳。药不过二箍下口。次用木
马,厚三寸,马初试不用力,自与上口平,下至二箍平止。子铳口小腹大者不可用。
其马子上以少土塞之,所以防木马与铳腹有隙处。次下铁子一层,又下土一层,俾子
缝皆以土实之,再用木送筑之。如此五次。如尚不满,再下一层,铁子不拘六七层,
以平口上第五层箍下口而止。此层不用生土,就于子药上加微湿泥粘,高过铳口,筑
实,无使子覆出。乃将母铳著量远近,以木枕之高下所至为准。下子铳入腹,闩定,
举放。…”
从上文可知除了铁子之外一道筑送的只有泥土、木马、纸等等轻物,整体份量本
不重,即便增加火药也不会增加多少杀伤力。这点本无疑义,问题是谁规定无敌大将
军只能打这种散弹?即使在《练兵实纪》中就有提到不同的装药法:
“大小将军,不可行用,只可守城。而每遇试放,多炸破伤人者,放之无法也。
因用药太多,土石筑之,将药筑实,内无转力,遂乃横攻。今需用药仅约至大腹之半
,木马长三寸,下至腹口,虚其内四五寸,使药有转旋之空,上用一窝蜂大小子数百
,外用一合口大石子压之,若无大石子压而激之,口大如盂,小子如栗,出口便落,
不能远中。惟其腹之虚也,故火发向虚处一攻而出,则不横及矣。”(《练兵实纪》卷
二〈原火器〉)
这里就很明白指出守城时的无敌大将军该如何装填。这段与十四卷本的《纪效新
书》卷十二〈神飞砲解〉大同小异,舟师与守城所用都是如此。那有没有进一步的佐
证呢?其实前面提过尹畊也是这样说:
“大铳者,急备也。夫虏矢石,悬廉御之;竿辕,钩斧御之;车牌,悬石御之;
革洞冲木,火筒御之。尚虞其毕志于我,人肩土袋,或挟束草,千万成群,肉搏以逼
,前死不恤,后继转加,始而填壕,继而垣。弓矢鎗砲所及有限,悬石冲木不能远施
,则以大铳击之。铳大如罂,石大如碗,前发大石,后为碎子,一轰震地,其出升余
,当无不毙且陨者也。”(尹畊《乡约》)
尹畊所处的年代其实比戚继光稍早,而在戚继光之后,我们还是可以看到类似但
改良过的大将军击远装填法:
“往塞上大将军铳,蓟镇岁声一次。以势大,人不敢发也。其重也斤以一百五十
计,以千斤铜母装放如佛朗机。少保叶公梦熊益为斤二百五十,长三倍之,得六尺许
。以滚车发之,可及八九百弓,不以铜母。中以铅弹七斤者为公,三斤者为子,一斤
者为孙,三钱、二钱者二百许为群孙,名曰公领孙弹。以铁磁片杂斑猫毒药煮就者佐
之,凡重三十斤。发时势如霹雳,可毙人马数百。”(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六〈大
铳〉)
这种火砲实际上已经不是大将军,仅系二百五十斤重的火砲,虽然如之前这篇所
述(http://www.ptt.cc/bbs/Warfare/M.1414325371.A.00F.html ),晚明有些所谓的
大将军确实只有这个重量;不过重点是,它击发的弹药(弹总重30斤)不见得较少,却
能远击至八九百弓,也就是至少1,200公尺(一弓约五或六步,十步为一丈,明代一丈
约3.01公尺)以上。
前面那位先生把“击宽二十余丈”看成是射程二十余丈,即便光读字面也知道不
该如此解释,对晚明火砲射程的一些记载要有些眉目就更不可能会有这种误读。实际
上,比上述改良自大将军的叶公神铳稍后的万历二十年(1592),李颐在〈条陈御倭事
宜疏〉(《御选明臣奏议》卷三十一)提到的大将军砲是“远可六七里”,射程已经在
3,000公尺以上,这大概是只装填弹丸的数据。
当然我们必须注意的是最大射程并非有效射程。中文史料并没有这样的数据,但
是我们可以拿西方的数据作参考。在1598年威尼斯人Eugenio Gentilini写下了他的著
作,英译为《Instructions for Artillery》,其中就记下了不同火砲在最远射程和
平射程时的数据(见Thomas Arnold《The Reniassance at War》[Cassell, London
, 2001],页40):
近距离平射程 最远射程 (单位:步[pace],约相当于一码,即0.91米)
火绳枪 60 1,200 musket
2磅隼砲 80 1,800 2-pounder falconet
4磅隼砲 100 2,000 4-pounder falcon
8磅鹰砲 150 2,500 8-pounder saker
14磅寇飞宁 200 3,500 14-pounder culverin
16磅加农 150 2,500 16-pounder canoncin
20磅加农 180 2,800 20-pounder cannon
上表仅系节录。大将军的重量(千余斤,600公斤)约与隼砲相当(1,500磅,675公
斤),但最大射程则大于鹰砲,我们大致可以推论大将军如果进行近距离射击,有效射
程大约也就是在100-150步之间,或者相当于90-135公尺之间。这个数据有没有道理呢
?实际上,这就是西方棱堡(bastion)与棱堡之间典型的距离:1598年葡萄牙人Cristó
bal de Rojas在他的著作《Teorica y practica de fortificacion》(《城堡工事的
理论与实践》)中所建议的是,在棱堡设置flanker与flanker相对之处应该要有360至
396 pies,即100至111公尺(Martin Elbl,《Portuguese Tangier (1471-1662)》[
Baywolf Press, 2013],页734)的距离。
我们剩下最后的问题是:那么戚继光所设计的敌台之间的距离,是不是也与上述
西方棱堡间的距离相符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前面我已提过戚继光是每五十垛设一
雉(即敌台,见《纪效新书》十四卷本 卷十三〈雉解〉)。五十垛有多长?依同书同
卷〈城制解〉的记载,“八丈十垛,八十丈百垛”,我们可以据此推算出五十垛为四
十丈,即约120公尺。
凡此种种若合符节,在在可以说明依据同样原理中西双方可以有相同的发展;这
里头的科学性和把“击宽二十丈”读成射程二十丈的科学性,不可同日而语啊。
附论:
某位仁兄把我在上篇引文中的“近斗不若远斗”解为射程,其实又属解读不慎之
一例;该篇我也大段引述,从后文来看“近斗不若远斗”实为把接敌的纵深往外推出
去甚至形成交叉火网之义,不单指延伸射击,实指整个战斗区域的向外延伸,否则就
不应说“斗”而说“射”才对。原文如下,自有公断。
“…夫下射不若平射,近斗不若远斗,此理之至明者。藉(壕)墙以为隐,隔壕以
为射,缓急巧力自当不同。纵有肉搏,凭墙与之战,而陴上之人复为我覆庇,投彼不
虞,勇怯亦悬绝也。夫敌台高垣一丈,可以四击,枪矢砲石所及三二百步。壕墙与彼
对射,所击逾壕五六十步。陴上人又以执石临垣脚,所及及壕,是三险也。”
作者: jimmy5680 (不太会飞的企鹅)   2014-11-01 00:33:00
推,建议连结后面空一格再加括号,要不然不能直接点XD又,point blank翻译成零距离或许不妥,直击之类较佳
作者: roseritter (满城皆带闪光弹)   2014-11-01 00:50:00
这串真是精彩 好玉
作者: YPPF (Parafield)   2014-11-01 00:56:00
先推好文。另外point-blank翻成零距离应无不妥。国防部印的“国军简明美华军语辞典”就是这样翻。零点射击也是常见翻译。
作者: GilGalad (狂想は亡国の调べ)   2014-11-01 01:21:00
虽然说喜闻乐见抛砖引玉 不过这砖实在是臭到让人难忍-_-
作者: shihpoyen (伯劳)   2014-11-01 01:24:00
作者: jimmy5680 (不太会飞的企鹅)   2014-11-01 01:24:00
谢谢YPPF大说明,但是单看字面零距离总感觉不太对劲XD
作者: aaa8841 (匡国军节度使)   2014-11-01 01:41:00
甚善
作者: tucker (苦恼的尼采)   2014-11-01 02:46:00
感谢延伸说明,大推
作者: Hartmann (银之朔风)   2014-11-01 07:06:00
大推
作者: MilchFlasche (实践才能发光)   2014-11-01 19:05:00
有时就算公部门或权威机构的翻译也不见得理想
作者: a7v333 (蠢与穷)   2014-11-02 10:39: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