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1621-1696)
进攻[11-13] 防守[8-10]
操作[11-13] 牵制[9-10]
暴兵[9-10] 运营[11-12]
意识[12-14] 心态[11-12]
进攻[11-13]
施琅在郑成功阵营里的时间相当短,因父兄被杀而投诚清朝之后,明郑中后期最
张狂的那几十年施琅完全没跟到,就这样度过了人生事业理当精华的四五十岁。待得
六十初头解冻再出山,也就只打了一场澎湖海战,换言之根本没刷到多少战绩。然而
澎湖海战初战不利,最终力克完敌的生涯最大、也是生涯唯一的亮点,完全可以说明
他的正面实力,坚挺不在刘国轩之下。
防守[8-10]
因为没有可参考的生涯战绩,在防御战方面只给了个相当可疑的一般评价。
操作[11-13]
澎湖海战打出三叠浪五梅花阵,五十六艘船三波次推进然后六、七船围杀一敌一
船,局部优势集火点掉对手,正是施琅的拿手绝活[1]。编了八队一次操作,很吃手速
的。
牵制[9-10]
在早期的战略规划中,施琅曾设想过麾师直抵台湾,分兵南征打狗、北讨蚊港,
使敌兵分力薄,首尾不能相顾[2]。不过既然澎湖海战敌人聚集主力,被他一战歼之,
就不需要打的那么复杂了。
暴兵[9-10]
施琅走精兵路线,从开始打算的是用他两万多人马平台,就不怎么考虑暴兵。
运营[11-12]
虽然施琅在明郑旗号下的日子短,但他精于阵伍旗帜,对郑成功练兵启发甚多,
可说身在曹营心血在汉。至于兵马钱粮,施琅认为原本海防坐守之兵足堪用,“不须
分外加增,无烦夫役挽输”[2],关键只在有无简练,一贯贯彻精兵主义。
意识[12-14]
在海权意识不彰的年代施琅能够力主保台而非弃置,坚持留下东南五省海上屏藩
,这样透视未来四百年的战略眼光就算不是空前绝后,四百年前也是当世稀有。这点
给他的评价还是很高的。
心态[11-12]
为了等候适合的风信施琅有好几次中断的远征尝试,若非风顺潮平不轻易发航;
一面他却又在台风季节冒险出征,结果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可见他并不依一般常识
行事,做出判断时虽是小心翼翼,行动时则有完全的自信,能力与信心相称,处于绝
妙的平衡。
[1] 江日升《台湾外记》把五梅花法归功为吴英献策,但吴英自己记载澎湖海战事蹟
的《行间纪遇》记了许多次献策之事,偏偏就没提到阵型。明郑关于五梅花操法
的记载不少,海陆通用,而阵法操练又多是施琅建置的,故此处把专利登记在施
琅名下。
[2] 施琅《靖海纪事》〈尽陈所见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