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苏联空军战机的发展充满了许多挫折,
其中最明显的原因是出在基础技术不足,
与大整肃造成的航空工业技术断层。
战争前I-15、I-153、I-16的波利卡波夫三兄弟是杰作机没有错,
史上最早的可收起落架,
以及在1930年代初期就登场的高性能低单翼战斗机等方面,
考虑到与I-16同时期制造的飞机,
都是些He-51、CR.32、神鬼战士、九五式战斗机这种程度的逊咖,
比较级而言可以给与相当高的评价。
然而,I-16的机身太紧凑小型,
在轻量小型的机身上装备马力太强的星形气冷发动机,
机身前后过短,翅膀也太短没办法保持稳定,
导致它与前身的I-15、I-153都很容易因为滚转失速陷入尾旋坠毁,
公认是并不容易驾驭、容易出事故摔死新手的有缺陷飞机。
再加上于西班牙内战、诺门汗事件的1930年代后半真正实战时,
I-16的性能已经相当落伍老旧明显不敌更现代的战斗机,
因此苏联飞行员们对于I-16给予了伊萨克(Ishak,驴)的蔑称,
总的来说并不是很喜欢这架飞机,希望能有可以接替的次世代战机可用。
而在波利卡波夫系列战斗机的成功后,
1936年苏联的大整肃使得航空工业的发展陷入了停滞期。
波利卡波夫设计局推出的新式低单翼战机I-17、I-180、I-185系列,
由于沿用了I-16的基础设计无甚新意,
设计局内大量技术人员遭到检举调查,
再加上波利卡波夫本人之前也曾经有过设计飞机失败被判关进古拉格的前科,
这更加导致了NKVD的重点"关切"打扰,
所以开发工作陷入前所未有的停滞泥沼状态。
苏联空军对于波利卡波夫设计局的进展缓慢感到无法忍受,
于是在1940年废止了波利卡波夫设计局,
波利卡波夫被调往莫斯科航空研究所远离了飞机设计的第一线而打入冷宫。
在那之后,波利卡波夫设计局由他两位弟子米高扬、格列维奇继承,
接收既有的机具设备、图纸与人员,改组为知名的米格设计局。
然而米格设计局急于想要跳脱I-16这种缠斗战斗机的格局,
按照西班牙内战与波兰、苏芬战争的经验设计出近代的高速战斗机,
因此围绕着"如何发挥高空高速性能"这方面走火入魔,
最后设计出来的MiG-1虽然高速但却严重缺乏安定性极容易失速,
为了用不怎么样的发动机科技冲高性能所以油箱空间有限航程太短...
尽管米格系列后来经过大量改良,
成为苏联空军二战唯一可用来高空作战的国产拦截机,
但是难以驾驭、生产成本高昂、脆弱、笨重、容易故障等条件,
注定了米格系列不适合成为苏联空军的前线战斗机。
拉瓦契金带领的的设计团队希望避免米格的失败,
于是提出了使用木头材料来降低航空铝的消耗量以压低成本,
这个用木头来建造战斗机的方案因为能节约战略资源很得到红军的欢迎,
但结果却是几乎毁了拉瓦契金一世名誉的产业废弃物LaGG-1/3。
木头的密度比航空铝沉重的多,
而苏联的工业技术不佳也造不出高出力的航空发动机,
结果就是LaGG成为追不上敌机逃不过敌机的空中活靶,
更糟糕的坏消息是由于良质木材难寻,
LaGG的机身通常使用的是木屑、废五金、胶水混合制造的廉价合成素材,
这种素材通常在被敌机的机关枪击中后会很快四分五裂解体,
于是飞拉格战机的苏联飞行员戏称LaGG是"涂装好的直达地狱棺材"之缩写。
后来要等到苏联于大战后期有了更好的发动机,
才终于诞生出洗雪拉瓦契金污名的La-5/7系列战斗机。
以史达林的亲信之姿窜起的雅克列夫也提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
雅克设计局提交的Yak设计决定在苏联窘迫且落后的工业基础上,
彻底牺牲防御力、高空性能以争取低空缠斗能压倒德国的优势。
雅克战机使用了比拉格更轻但强度也更脆弱的钢管搭配布制蒙皮材料,
主翼则使用胶合木板建造。
任谁都可以想像得到布制的机身蒙皮被曳光燃烧弹划过会发生什么事情,
况且为了减轻重量,其驾驶舱周边也没有防弹钢板和足够厚度的防弹玻璃。
在各方面偷工减料牺牲换得的宝贵载重,
雅克列夫决定全部拿来搭载大口径的23mm、37mm、甚至是45mm的机首重砲。
当时苏联的战斗机,多数都配备着威力不足的7.62机关枪,
以及射速、门数都远逊于英美的12.7机关枪,
面对后半球拥有充实防弹装甲保护的德军战斗机可说是无能为力。
同时在面对地面上大举涌来的德军装甲部队,
小口径机关枪扫射也发挥不了什么效果,
因此配备大口径砲成为了比较合理的武装方案。
小型机配备着大口径砲虽然足够在低空回转缠斗中重创德机,
但是马力不足的缺陷一随着爬升就立刻暴露出来。
机体过于沉重、马力严重不足、翼负荷也偏低的雅克爬升缓慢,
垂直机动性完全不是德机的对手,
只要德机能保持完善严整的组织性编队迎战,
雅克机那脆弱的防御力通常撑不下梅塞施密特乃至福克伍夫的一梭子弹雨,
连对手的第一击都挡不下,难有机会闪过敌弹切入缠斗混战的擅长领域。
...而在这时,在太平洋被打的满地找牙,
运去想丢给英国人也被拒收,
美国人根本怕的不想开的P-39以美援物资的方式大量运抵了苏联,
对苏联飞行员而言他们看到的是足以感受到技术差距的强烈震撼感。
不同于毫无乘员保护对策,完全无视飞行员人权且极不安全的苏联战机,
P-39有充实的防弹装甲、自封防漏油箱、硬化防弹玻璃、良好的全向视野,
更不可思议的是机上有电暖设备和无线电。
除了这些在英美算是基本配备的项目之外,
P-39强大的37mm机首砲更令苏联飞行员爱不释手,
很多飞行员索性拆掉机翼的7.62或12.7机关枪只留着机首砲机首枪作战,
认为这样更能减重增加机动性,对付德机绰绰有余。
于是很快的美援P-39就都被集中配备到苏联空军最精锐的禁卫飞行团里,
而且诞生了大批的王牌P-39飞行员如波克赖舒金。
有趣的一点是,因为当初美国运抵苏联的第一批P-39只配备了37mm破片燃烧弹,
而苏联并不晓得它的37mm机首砲也可以配备穿甲弹,
所以与一般"想当然尔"的认为美援P-39主要被拿来作对地攻击的迷思相反,
苏联就这样一直使用美援的37mm破片燃烧弹,
让P-39担任对空战斗机的主力直到战争结束。
到最后,甚至是当苏联国产的战斗机水准终于在1943~44提升起来之后,
那些禁卫飞行团里的资深王牌飞行员还是倾向于驾驶P-39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