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重读甲午"(网络文章)

楼主: RollingWave (Lost in the Dark)   2014-08-24 23:19:48
※ 引述《sevenhahaha (喵 喵)》之铭言:
: ※ 引述《jimmy5680 (会飞的企鹅)》之铭言:
: : 这两天又看了一些关于甲午战争的网络文章(有在板上爬文),
: : 主要是对岸凤凰网的专题"重读甲午"。
: : 不过这些文章书籍少有注解引用文献,可信度要打个问号。
: : (附带一提,这些网络上的文章有不少雷同之处,
: : 恐有互相抄袭引用的情况)
: : "重读甲午"目前连载23篇(似乎未完),
: : 主要在谈论日清双方的国力和策略,
: : 包含生产能力、体制、兵力...等等,
: : 我觉得文章很有趣,推荐一看。
: : 下面列几个重点:
: : 1.清朝的自强运动是失败的,
: : 不论是工业、教育、金融...等各个体系,
: : 都未能达成现代化或现代化程度偏低,
: : 这主要是因为满清还停留在古代的君臣体系,
: : 人民是受到打压的对象,
: : 因而难以出现西方和日本的民间财阀,
: : 有能力的人才也没办法发挥所长。
: : 体制没有改革,是清朝低效能的主因。
: 自强运动有其必然失败的原因
: 自强运动 想要改变中国科技力差的做法是
: 一 尽可能的不干扰科举制度
: 二 以此为前题 发展国家重工业
: 这就产生了一个大问题
: 那就是能科举考上进士的人 是文科的文官
: 这些文科出身的文官 大部份都不重视科学
: 而少数被清朝派到欧美的留学生人数并不多
: 难以改变整个官场的结构
老实说,问题在于清朝其实没有选择。
这样说吧,双方做法交换,结果清朝就会赢吗? 不会,会输得更惨。 因为清朝还没
1894就先灭亡了,那么日本军队即使只有一半强可能都可以长期入主中国。
这中间双方的先决条件不同,因此能执行的可能性也就差了很多,很多人都注意到了清
末无法顺利改革的症结点在科举,问题是清朝不愿意废科举的理由不但是正确的假设而且
事后血淋淋的被印证了。
清朝正确的认知道自从宋朝以后中国社会的最大公约数就是科举,最动不得的东西就是
它,整个社会结构都完全是围绕着他再转,恐怕比宗教革命前的天主教教会的整体影响
还大(因为教会的政治跟平民关系不大,可是科举确是全民运动),老实说,能在不
动科举之情况下比较有效根治的改革没有个三十年根本完全没效果 (大概就是要全国开始
办西式公立学校慢慢循序排养出人才后过个半世纪才逐步淘汰科举)。清朝一来也正确判断
没那种美国时间去这样搞,二来太平天国后根本也没国力去这样做。
事实上,最后科举垮了,清朝也就马上垮,印证了当初不愿意动科举的假设是有理的,
而且这一垮,接下来半世纪的动乱其实都是因此而来,民国初年是中国自战国以来最强烈
的百家争鸣时期,而且再重新寻找一个新的社会公约,这个过程其实是很不顺利的,有
稍微看过民初报纸上那些史诗级的笔战应该不会对这说法不认同。
很遗憾的,最后这个争论是跟战国时代一样的结果,被强人用血洗的方式话下了句点,
而且拿到的"答案" 是很糟糕而且很快被推翻的 (这也跟战国末年很像)。 老K 想要以比
较温合兼纳的手法来做结果就是被扯后腿然后输掉。 而且即使是老K也都还是靠枪杆子
来进行。
日本呢? 日本原本就刚好还有天皇这个可以大家后退到的公约数,而且刚好因为德川
幕府当初刻意跟皇家强烈的切割所以有机会在打破旧秩序后很快的还有一个新秩序,但
即使如此这个新秩序真的有效率吗? 首相走在路上被乱刀砍死...好吧..真的是很有"效率"
的下台法...
更重要的是,日本其实倒幕后执政者完全都还是武士阶层的人(甚至说难听点今天都是)
,这才是真正他们能顺利转变的最大原因,因为他们的社会秩序实际上完全没有改变,
只是名称变了而已,被压迫的农民还是被压迫,执政的还是执政,唯一可能比较虽一点
是那些低层的士族,但那也是看个人造化。
也就是说,其实两边根本是在做差不多的事情,只是一边有条件这样做,另一边没有,
日本外患的压力一直相对小很多,而他们农民造反史上从来不成气后,(主因是他们军政
不分因此双方都是既得利益者,但这也是他们后来出大乱子的关键) 这些条件清朝都没有
作者: jimmy5680 (不太会飞的企鹅)   2014-08-24 23:24:00
如果只是修改科举的考试内容呢?
楼主: RollingWave (Lost in the Dark)   2014-08-24 23:27:00
那问题就在要先有人去教啊..哪来的人XD
作者: genewing (Go~~Go~~)   2014-08-24 23:27:00
可以加 土木工程科, 军事工业科等(对比明经科)
作者: Enrik (Nothing left to do)   2014-08-24 23:27:00
看修改幅度,不过就算只是从A注改B注都会是轩然大波了要加考数学物理真的没有2,30年从头来过根本不可能
作者: genewing (Go~~Go~~)   2014-08-24 23:28:00
不只没人可教(当然没有补习班), 也没人出考题 改试卷
作者: Enrik (Nothing left to do)   2014-08-24 23:28:00
然后土木科=商贾贱业;军事相关科全会被打成武举就....
楼主: RollingWave (Lost in the Dark)   2014-08-24 23:29:00
我所谓三十年就是要想办法生出能教的人..如果是清朝盛世可能有办法,到了英法后怎么可能XD
作者: Enrik (Nothing left to do)   2014-08-24 23:30:00
三十年除了生出能教的人,让社会慢慢了解要改方向也是重点
作者: genewing (Go~~Go~~)   2014-08-24 23:30:00
不过民国初年 新式大学生奇缺...大学毕业几乎是高官保证
楼主: RollingWave (Lost in the Dark)   2014-08-24 23:30:00
yes, 国力够强可能可以,但国力够强大概也就没那必要
作者: genewing (Go~~Go~~)   2014-08-24 23:32:00
不然学印度, 留学归国的博硕士 都保证当官, 然后学ROC要升大官的 一律要留洋 或 新式教育出生的
楼主: RollingWave (Lost in the Dark)   2014-08-24 23:34:00
问题就在印度能这样干是因为当了殖民...三十年还是极度乐观的假设,五十年+比较实际
作者: FMANT (OE)   2014-08-24 23:46:00
一堆人都忘记清朝是满洲人的国家国家很弱很烂 对他们吃喝享乐压榨汉人而言 不见得是坏事量汉人之物力 节各国欢欣 满洲与世界携手制汉才是清朝国策
作者: jimmy5680 (不太会飞的企鹅)   2014-08-24 23:49:00
楼上搞错重点,压榨的前提是不亡国,例如俄国、土耳其
作者: FMANT (OE)   2014-08-24 23:49:00
日本叫做友邦 汉人叫做家奴 范文程 李鸿章 曾国藩 一样
作者: jimmy5680 (不太会飞的企鹅)   2014-08-24 23:50:00
一样有既得利益者,但是最后还是出现改革派不过改革是真的很辛苦,这两国都花了几十年才成功
作者: FMANT (OE)   2014-08-24 23:53:00
你的重点比较怪 列强发动战争从没有把消灭清朝当目标都是要满洲把手上的汉家油水让出来一些共享
作者: kingcallme (无想肥宅转生)   2014-08-25 00:34:00
结果现在老共也是在玩古代科举这一套,只不过应试方式换成入党而已XDDDDD
作者: ab4daa (nooooooooooooooooooo)   2014-08-25 00:44:00
史诗级笔战要去哪找啊
作者: TheoEpstein (Cubs)   2014-08-25 01:01:00
大公报?
作者: c22748872 (噜噜喵)   2014-08-25 09:03:00
犬养毅的问答无用还发生在官邸咧
作者: lingray (美好的时光,为我停留)   2014-08-25 09:34:00
科举的话 除了以奇技淫巧看待科技外 基础科学弱也是一点上面两点其实是一体两面 但最重要的是清代搞文字狱就算搞文科也只能玩金石考察之学 没有新思想出现
作者: LUDWIN (暑假已经过完了)   2014-08-25 09:51:00
作者: andystupid (唐伯鼠)   2014-08-25 13:19:00
作者: Zsanou   2014-08-25 23:59:00
推 科举制度不好改.....
作者: ChoshuArmy (长州军阀)   2014-08-26 00:20:00
蒋弥补的作法是什么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