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大明劫,关于明末军队和军医

楼主: KoujikiOuji (古事記王子)   2014-08-18 12:51:45
其他恕删。
※ 引述《jimmy5680 (会飞的企鹅)》之铭言:
: 2.军医
: 这部电影的重点之一是军中瘟疫,吴又可(明末名医)被找去行医治病
: 感觉电影中的明军有病症,都是从民间找医生来,自己没有军医、医官之类的
: 想请问古代军队内部真的不会有这种职位吗?
: 毕竟宫中都有太医了,军队没有医生,如果临时找不到足够的民间医生不是完蛋?
军队会有医生的编制,但不是专门的军医。一般来说是每个营两三千人会编制一
名医士,再加一个助手。好比说戚继光《练兵实纪》卷一〈骑旗鼓〉、〈步杂流〉、
〈车旗鼓〉都是这样编,而步营之外有牲畜马骡的还会再编一名兽医(和一名助手)进
去。
两三千人一名医生大概与现在的孟加拉或泰国差不多。现在中国是每千人一名医
师,台湾每千人1.7名。参看下表:
http://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H.MED.PHYS.ZS
随军医士的制度大概明初就有了。《明太宗宝训》卷四〈抚士卒〉永乐二十年四
月辛卯:
“上北征,驻跸宣府,命太医院增医士于各营,谕之曰:‘将士国家爪牙,今从
征在外,朕夙夜念其艰难,食则虑其饥,衣则虑其寒,惟恐有所失者,盖风雨、寒暑
、饥饱、忧劳不调,皆足致疾,况一身远役哉。其令医者朝夕巡视各营。将士有疾者
,与善药,勿苟为文且(勿苟且为文)。”
既然说是“增”医士于各营,那大概更早之前就有派驻医士了。我们看《大明会
典》卷二百二十四〈太医院〉的编制,五军营、神枢营、神机营、紫荆关、居庸关、
龙门千户所、万全右卫等地方都有派驻医官的。
《大明会典》里头还有一些关于随军医士的规定,还满有趣。
“医官各授七品散官。获有首级,照官军例升赏。所得牛马等项尽给充赏。”(
卷一百三十二 镇戍〈各镇通例〉)
“国初公差人员,应合给驿及应付脚力,各有等差。…
其太医院差医士往各边调治患病官军,支口粮。应付驴一头,往回应付。各带药
材、拨所车各一辆。”(卷一百四十八 驿传〈应付通例〉)
“凡军士在镇守之处,丁夫杂匠在工役之所而有疾病,当该官司不为请给医药救
疗者,笞四十。因而致死者,杖八十。若已行移所司而不差拨良医,及不给对证药饵
医治者,罪同。”(卷一百七十〈夫匠军士病给医药〉)
“若医工承差关领官药随军征进,转雇庸医、冒名代替者,各杖八十。雇工钱入
官。”(卷一百七十六〈军人替役〉)
作者: Elendil0826 (Elendil)   2014-08-18 13:27:00
请问这个比率是人口比吗?按军医来看,现在国军比率是不是就没那么高了呢?
作者: jimmy5680 (不太会飞的企鹅)   2014-08-18 13:31:00
谢谢回答
作者: zeumax (烟灰缸里的鱼)   2014-08-18 14:16:00
现在一个营团级五百到七百人配置一个医疗组,一名医官两名士官3-5名医疗兵,旅级医疗排,师级设连队另设置野战医院,或战区另设高等军医院现在比例其实不低,但平时虚编,若必要连级也会编制医护兵
作者: T50 (打不赢二二)   2014-08-18 17:32:00
助手一名?那爆发战争呢?一个冲突伤者五六百,就算初步处理也要两三天吧,还是战争时会集中起来统筹分配
作者: kurt1980 (大K)   2014-08-18 17:47:00
打仗时的处置方式和平时不同平时是先救重伤的;战时是先救轻伤的
作者: lostkimo (累的不想呼吸)   2014-08-19 00:12:00
战时先就轻的...是因为要把资源放在比较有机会的人身上?
作者: requiescatjr (琳Cheng)   2014-08-19 04:11:00
长时间救重伤病患,不如短时间处理一群轻伤再上场
作者: Su22 (装配匠)   2014-08-20 00:14:00
看珍珠港,医护初步看没救的伤者,打个记号就放弃了
作者: su281   2014-08-20 20:53:00
没气的直接撂下,先救喘气的,会哀嚎的更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