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简单回一下好了。恕删一部分
※ 引述《NKN (99%是眼镜与吐槽)》之铭言:
: 这不是精神胜利法 虽然觉得日本胜的一些日本乡民可能是这样
: 但我是用别种看法 跟历史学不太一样
: 军事学上有所谓 战略 作战(野战战略) 战术 战斗的分级区分
: 就战略上来说日军决定撤退是战略失败没错
: 但单论露粱海战那是一场局部的作战层级的会战
: 单论在会战中的双方表现与目标有无达成 损失如何等等
: 来判断军队表现如何
: 所以就出兵朝鲜 来说日本人确实是失败的
: 但就作战来说这起海战日方是可以判胜利的
这我有点看不懂。作战(campaign)的范围比较大,可以牵涉好几场战役;不过单
以露梁来说,除去露梁这场战役(battle)就比较没有其他的了,我想这场战役足以说
明作战的胜败。
那战役本身打得怎样呢?我想胜利至少要满足以下任何条件之一:
一、击退或歼灭敌军。日军有歼灭或击退敌人?没有。
二、最后占领敌方阵地,通常没有歼灭只是击败敌军。日军有吗?最后在露梁扫
荡的是明军与朝鲜军。
三、重创敌军后主动撤退。这点比较有争议,因为敌军既没有被歼灭我军也未守
住阵地,最后容易变得大家各说各话各自宣称自己获胜。那日军有重创敌人吗?
当然没有啊。因为以现有史料来看,被重创的根本是日军。
http://kindai.ndl.go.jp/info:ndljp/pid/936356/271
上面是《日本戦史‧朝鲜役(文书・补伝)》。其他史料我们先不看(其实大同小异)
,我们看日本人蒐集的资料就好了。我们看コマ番号的272-274页。从274的朝鲜史料
来看,日军参战兵力约五百艘,而损伤呢?“脱逃者仅五十余艘”(《乱中杂录》)
(《朝鲜宣祖实录》31年11月戊申条的记载则是说日军三百艘,“倭船二百余只败
没”,“余贼百余只,退遁南海”)
当然,照日本网民间最流行的说法,日军侧根本查不到日军损失相关的史料,所
以这是单方面的说法。是地,日本方面的史料没有相关数字可以核对,但是我们比较
一下日军造成明军、朝鲜军多少伤亡如何?很不巧,按照《日本戦史‧朝鲜役(文书・
补伝)》的记录(コマ番号272),《征韩录》里头关于岛津军斩获方面的数字,只有朝
鲜军艨四艘,大明战舰二艘。
好吧,那接下来我们讨论第四种定义“达成目标”。这个定义最吊诡的地方在于
,我们似乎只看名目上目标如何,有无达成便是,好像目标本身并不需要质疑似的。
但是以岛津家(还有立花宗茂等人)极大的伤亡为代价,把被围困的小西部队救出来,
是否是个合理设定的目的?我们且不说在战略上,尽可能把所有日军撤出才是完整的
目的。小西行长一行在征韩之役中的表现有失有得,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差,但至少和
岛津或立花等人一比,马上就被比了下去。结果露梁之战的战果是把战力比较贫弱的
小西家一行人救出,而以岛津等人较精锐的部队极大的伤亡为代价,这算盘真划算吗
?
这也就是下面举萨马岛海战实在不恰当的原因。萨马岛海战美军是以驱逐舰作牺
牲打,掩护更有价值的作战主力、护航航母撤离。但在露梁之役,日军是以更精锐的
士兵的牺牲去换取战力比较差的部队逃脱…如果当时美军是护航航母死战掩护驱逐舰
逃脱,我想对那场会战的评价肯定与现在大不同。
只看“成功掩护小西撤退”而忽略“前来救援的部队大部重创”诸如此类的说词
,很像朝三暮四这个成语故事里的猴子一样,早上多了一个橡实就高兴,整个忽略了
下午也少了一个,实际情形根本没改变。今天明军、朝鲜军肯定要重创日军一支部队
,那么是小西被重创还是岛津被重创,这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小西逃脱,岛津重创算
是“成功”,而另一种岛津无损归国、小西运气不好被打死的可能性反而算“失败”
?实际上,套用同样的逻辑,后面这种情形如果发生,那是小西拖住了明军、朝鲜军
,所以日军余部得以成功脱离,一样是“作战成功”…
那我还是耸耸肩,洗洗睡啦。
: 而在会战中的战术运用与表现
: 日军打接近战逼迫中朝水军陷入难以管制的混战
: 最后还赚到一个李舜臣战死 我觉得是合理的战术胜利
: 就好像在雷伊泰湾海战当中的萨马岛海战
: 当包含战舰在内的日军的栗田舰队袭击
: 支援登陆作战的第77任务部队的塔非3集团时
: 数艘美军护卫驱逐舰冲到日军舰队前面发射鱼雷跟施放烟幕
: 阻挡日军舰队进行迟滞作战
: 受到包含战舰主砲在内的集中砲火攻击 遭到击沉
: 但我认为这是二次大战中最英勇的驱逐舰战术行动之一
: 因为任何驱逐舰舰长都知道这是几乎必死无疑的举动
: 海军史学者Samuel B. Roberts
: 称带头冲锋攻击最后在战斗中沉没的USS Samuel B. Roberts, DE-413
: 为"如同战舰一般作战的驱逐舰"
: 虽然最后塔非3损失不小 但这几艘驱逐舰的战术行动我认为是很成功的
: 还有说到岛津跟撤退战
: 就提一下他们在关原之战的敌中突破撤退战
: 当西军战败已成定局之后 岛津家反而向前打穿东军的本阵之后撤出战场
: 还一路留自杀兵伏击追兵迟滞作战 让岛津义弘顺利退回萨摩藩
: 关原战役单就战略跟作战来说西军当然是输的
: 但就局部战术来说岛津军的撤退战判胜
: 考虑到岛津家的萨摩复仇三百年不晚 那这起撤退战的历史意义还相当重大
: 其他如秀吉的金崎口撤退战也是很有名的
+ 日军如果真的损失上百艘船那实际"死亡"人数恐怕破万当然如果真的那么惨却好像也没有听过的武士挂掉也很奇所以日军损伤有多少灌水的成分很难说以那场海战的性质来说船沉机呼铁定全体阵亡才对
作者:
calebjael (calebjael)
2014-08-09 00:50:00推
推应该是日军能带回去的俘获船只,日军是败退方,带不走俘获物资正常
以文献来看李舜臣歼敌心切让旗舰跑到敌方前面想要自已把敌船拖住然后舰队从后面上来绞肉当然这也就是把自己放在最危险的点,也是为何联军人死得很少但主将确死了
作者:
haoboo (萨伊克斯)
2014-08-09 01:20:00论死伤人数不知道明方有没有记载,但宣祖实录只记载斩首500对比沉没的舰只是个很诡异的数字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08-09 01:32:00岛津的作为是一种义举 团结的表现 虽然损失了些精锐部队但就外人来看 会认为"日本人很团结 不容侵犯" 对岛津家是不利但放大格局来看 对"日本国"未尝没有好处
但是当时日本人应该还没有所谓‘国’的概念,基于各大名之间的友谊与盟约似乎比较恰当。日本要有‘国’与‘国族’的概念,应该是明治时代逐渐建立起来的吧?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08-09 02:06:00用"日本地域"可能好些 总之这作为我看起来确实有种"团结"之感
作者:
hazel0093 (heart-work.info)
2014-08-09 19:08:00有道哩,推这篇
作者:
calebjael (calebjael)
2014-08-09 19:27:00"团结"﹖团结一起去打关东貍猫么﹖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08-09 19:28:00等中国军登岸后才有机会看到如果连登岸都不行 那他们就只能团结打狸猫 怪我囉!
啥?日军当时竟然不知道李舜臣,这情报能力会不会太烂...
作者:
calebjael (calebjael)
2014-08-09 19:54:00当时的中国对日本是否团结不感兴趣。荷兰人感兴趣。所以某人的团结给外人看是要给谁看啊﹖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08-09 19:58:00给所有外人看 只要这一事件传出去 所有的外人都会有戒心当然更是要给中国看 毕竟唯一入侵过日本的还是中国(元朝)忘了 还有刀伊入寇 虽然比元寇差多了
作者:
hazel0093 (heart-work.info)
2014-08-09 22:24:00hgt,那时候中国不在中共统治之下喔XD你是把古时候统治中国的政权全部都当成国府中共才注意阿本仔y还有,日本人真正有民族意识也是十九世纪的事情丰臣氏打仗是为了搞贸易,岛津氏打仗是为了人情
作者:
hit0123 (@@")
2014-08-10 07:31:00hgt:我只是随便说说 你要那么当真 我也没办法→ hgt:我都说我对朝鲜战争 没多大兴趣没有兴趣 来随便嘴砲的可以出去好吗?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08-10 11:18:00现在越来越有兴趣了不行?
作者:
BoA60282 (Dalshabet大發!)
2014-08-11 07:30:00打脸打真重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