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徐蚌会战的国军战斗意志

楼主: calebjael (calebjael)   2014-04-19 01:42:36
※ 引述《tomasvon (lvye)》之铭言:
: 未必。47.7.23 中央军委致刘邓陈粟谭电报﹐要刘邓果断进入大别山﹐并以
: 华野叶飞、陶勇两纵队南渡长江到闽浙赣创建根据地﹔47.8.6﹐中央军委再
: 致刘邓﹐评估中野进大别山后国军可能的对策﹐其中隐约提到了刘邓再出江
: 南的前景()。
不可能的。刘邓南进之后﹐国军海军就立刻巡航九江到汉口一带了。
而且长江南岸当时也不是没有国军。
所以后来虽然刘邓在大别山地区跟国军纠缠甚久﹐但国军也没有从江北抽调兵力
到长江南岸来搞长江防线。
也就是说﹐共军渡长江南下﹐是一种共军的美好理想(当然﹐国军确实会怕)﹐
但却不是能够实现的计划。
所以虽然老毛有提过让叶飞、陶勇南渡长江﹐但不久后就在华野等提出的事实面前﹐
改发电文说半年内不宜去江南。
而且﹐让叶飞陶勇去江南的那份电报说的是分四步走﹕一出鲁西南、
二到皖西建临时根据地立足﹐然后才是三“相机渡江”到皖南建临时根据地立足﹐
最后才是四﹐进到闽浙赣目的地。
毕竟要渡长江不是说部队走到江边就能渡过去的﹐是一定要先建立根据地﹐
建立地方政权﹐然后才能收集船工、船只﹐了解江南江北地理地图﹐才能渡江的。
老毛的叶飞陶勇进江南﹐也是立足于刘邓先立足于大别山之后的第二步﹐
而不是同时进行。
先不说相机渡江是否真能顺利等到渡江的机会﹐就算一切顺利﹐这样四步走下来﹐
至少也要半年。
而当时都已经在内部电报说陕北、山东甚为困难﹐为此不得不强求刘邓无后方
冒险进军的共军﹐等不等得起这半年。
同样﹐后来1948年1月老毛再提推进到江南﹐这次提出的具体线路是绕道到宜昌附近﹐
利用武汉以西段长江比较窄的机会渡江﹐然后再逐步跃进到闽浙赣﹐
毛泽东当时的计划是5月开始渡江﹐然后到1949年6月才进到闽浙赣。
在刘邓提出由于传言要渡过江去了﹐使得干部都不安心在现在的地方工作后﹐
又指示向中下层宣布说8月之前不会渡江﹐最后定案是1949年2-3月间﹐
让陈毅渡江成立东南野战军。(当然后来三大决战一打﹐局势就全变了)
因此并不是说共军有计划到江南﹐就等于一定能到江南、或者国军一定要从前线
抽调兵力来阻止共军到江南。
: 大别山的意义远不止是向西、北方面开拓河南﹐刘邓如果能在大别山迅速站
: 稳脚跟并展开﹐南下威胁长江航运(抗战期间﹐有武汉的日本商社购买江边
: 山区新四军五师廖汉生部发行的抗日公债﹐为的就是保江运平安……)向东
: 北威胁津浦线﹐向西威胁平汉线﹐武汉、南京都会受到震撼﹔
: 如果国军胆大到“不理”刘邓﹐继续在山东以“大”兵团进击山东共军﹐那
: 么下一步共军的应对至少有韦国清提前南下苏北苏中﹐刘邓分兵渡江进入皖
: 南山区建立根据地后再出击苏南、浙北平原地带﹐国府统治核心区就要一片
: 稀巴烂了
作者: jimmy5680 (不太会飞的企鹅)   2014-04-19 02:25:00
推,我记得战争论里面有说计画必须坚持执行,不可更改
作者: dyk (新环境)   2014-04-19 04:08:00
要老蒋不理会刘邓有点不切实际...财阀的利益是KMT的命脉值得讨论的是老蒋当时是不是有更好应对老毛策略的方式
作者: MThuang (不看过去)   2014-04-19 04:22:00
不是说不理 而是不需要分那么多兵来对付他们 因为47年前半国军正在用优势兵力要拿下山东 结果分太多兵 下场就跟原po讲的一样 既无法在短期内解决刘邓 反而错失把山东共军打爆的机会 让中原共军在47年底的山东 48年初的河南取得胜利让华东 中原野战军有合流的机会 这下换国军在江北地带陷入被动 并且让中原共军有机会发动在江苏安徽的决战(徐蚌)
作者: KevinR (Kevin)   2014-04-19 08:19:00
一口东来气太娇
作者: innominate (innominate)   2014-04-19 12:55:00
人类本来就常有侥幸的心理,愿意去设想最坏情况的是少数如果当初KMT在二战结束前就有设想最差状况那当然就会有完全不同的战略思维
作者: pttalsd (云端)   2014-04-19 15:52:00
如果1947年初国军不进攻陕北,即陕西国军采防御态势,且抽调部分胡宗南兵力布防鲁西南,则:1.因陕北共军不受威胁,1947年中刘邓不南进大别山,山东国军持续进攻,最终占领山东。2.1947年中刘邓仍难进大别山,但前期鲁西南战役需增加应付宗南兵力,刘邓损失较大,刘邓进入大别山后,国军将抽调之胡宗南兵力沿长江布防,只求威胁但不歼灭刘邓,山东国军持续进攻。不晓得这样是否对国军有利?
作者: schooldance (D.A.K.)   2014-04-19 16:14:00
观念清楚,推
作者: jason222333 (发呆)   2014-04-19 17:20:00
推推~!! 当初应该派你指挥国军
作者: Uber (Uber)   2014-04-19 18:11:00
作者: donkilu (donkilu)   2014-04-19 21:13:00
作者: waisalder (我是工头)   2014-04-20 11:12:00
精彩好文!
作者: treker (星际旅行者)   2014-04-20 15:08:00
感谢好文
作者: homocat (忙时读书:闲时耕田)   2014-04-20 20:04:00
刘邓挺近大别山牵扯老蒋兵力的战略目标完全实现国军全面进攻失败后﹐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再告失败正是共军抗住了国军最凶猛的一波﹐才有后面壮大的机会
作者: dyk (新环境)   2014-04-20 22:50:00
p大的意思是重点进攻两处改为一处..先灭山东在由东向西把共军慢慢挤出关外..力求关内稳定..如此战略可行性待强人开释
作者: STUKA119 (等待I believe)   2014-04-21 20:08:00
重点:兵力不足(胡呆在陜北只用了6个军而已)
楼主: calebjael (calebjael)   2014-04-22 09:04:00
相比当时东北国军才7个军..XD
作者: homocat (忙时读书:闲时耕田)   2014-04-22 11:28:00
6个军不少了吧﹐陕北才几个人几条抢﹐土八路几千人而已
作者: STUKA119 (等待I believe)   2014-04-22 23:32:00
6个军不代表能全抽调,抽3个也不足以改变东线啥问题KMT缺的一直不是3~4个军,而是40个军再打个折,缺20个是绝对跑不掉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