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果一开始徐州总部南迁徐州=>宿县=>蚌埠
: 2.徐州周围兵力内缩,邱清泉、李弥与孙元良梯次掩护在宿县、蒙城与蚌埠之间,最后南撤到淮河南岸整顿。
: 3.黄百韬走运河南撤至淮阴,连云港的军队海运南撤
: 4.最后变成黄百韬+南京援军的东防线(淮阴、盐城),剿总的西防线(洪泽湖、蚌埠、淮南),
: 黄维+援军守阜阳以南山区与信阳,避免被共军渗透。
: 这样至少可以龟几个月吧,不过如果华北傅作义挂点了,淮河防线还有可能被突破。
: 重点是调船守淮河、运河一线,只要共军过江就打爆他,只要国军断补就透过河运救援。
: 推 yukai07:其实只要7兵团顺利撤到徐州,共军很难分割击破了 04/16 00:57
南面攻取宿县﹐徐州的粮弹只有三周储备量﹐共军还是有机会让国军
出徐州野战的。
: 推 rockocean:寸土必守 绝不后退 毫无战术弹性就等著被分割吃掉 04/16 08:07
南京国府在和共军的较量中﹐也是试图不断进行因应和改进﹐到1948年夏﹐
吸取豫东战役的教训﹐已经没有“寸土必守”这件事﹐而是中原取战略守势﹐
战术攻势﹐当共军发动攻击时﹐分散的国军可以向附近的核心战略据点撤守﹐
并出动大机动兵团赴援和共军交战。
从豫东战役的先例来看﹐当时华野外线兵团和中野合力﹐要在拔点的时候﹐
同时应付邱、黄、胡兵团还是略为难﹐需要撤出战场。所以蒋公才坚拒王
耀武和巴大维撤守济南的要求﹐让国防部设计的济南会战计划﹐大致是以
坚城重兵据守济南一个月为期﹐胡琏拖住中野﹐集结邱、黄、李三个机动
兵团前来和共军主力交战﹐自认为还有若干胜算。毕竟济南是仅次于徐州
的全国第四战略要点。
共军方面﹐自己对攻打济南设定的时间表是20天、30天、60天三种情况﹐
也集结了18万打援部队准备和国军来援的机动兵团苦战﹔然而共军策反吴
化文﹐以及之前苦练的攻城战术﹐八九天就攻克济南全城﹐十万国军灰飞
烟灭﹐不仅超过共军预期﹐也跌碎了国军的眼镜。
估计本来国军是想让济南先消耗共军半个月再大举出动的﹐由于共军苏北
兵团的牵制﹐此时黄、李兵团还在集结过程中﹐邱兵团孤掌难鸣不敢独进﹐
根本没能发起有效的救援攻势。(国军这时大概只集结了17万人﹐面对共军
18万打援部队没戏)
估计杜聿明也是不服气徐州方面机动兵团未能集结完毕济南就玩完的情况﹐
所以提出了对山东共军攻击计划﹐大致是集结三十万以上休整补充过的国军﹐
去找他认为已经在济南战役中略感疲劳的共军的晦气。利用共军很可能会不
再如前放弃大城市的想法﹐逼迫要保卫济南的共军进行主力交战。这个时候﹐
估计小杜想的还是﹐在双方各出三十万人的正面对决里﹐国军可能还能占
上风﹖不过﹐即便打赢击走共军﹐对济南也不过是是一次“进出”罢了﹐
王耀武十万人八天就完蛋﹐还有谁敢再来守济南……
随着小杜北调辽沈﹐不看好这个计划的猪大帅叫停了这个攻击计划﹐而等
小杜再回徐州﹐东北国军近乎全军覆灭﹐济南战役、辽沈战役对华东国军
的精神打击巨大﹐以至于之前还有攻击精神的小杜﹐这时候想的也只是放
弃河南﹐机动防御和共军交战一番后再相机撤退﹐区别是纵阵守津浦﹐还是
横阵守淮河﹔以前严拒王耀武放弃济南的蒋公﹐这时已不拒绝时部将必要
时放弃第三战略要点徐州的建议﹐不过还想打两仗再走﹐不然政治、士气
代价太严重了。
济南-辽沈﹐对于国府来说其实还是个心理转折点﹐之前是争夺全国正统
讨平天下而战﹐之后就只能力争南北朝而战(淮海平津之后﹐那是连南北朝
都不可得﹐只能为自己政权的勉强挣扎求生而战了)
但守淮也罢﹐守津浦线也罢﹐老毛根本不会让国军有能从容结成阵势的机会﹐
对老毛来说﹐他的通盘战略目标﹐是到1951年6月在全国根本打倒国民党﹐
九月政治局会议后﹐共军在全国各地发起的秋季攻势﹐是彼此呼应全国一盘
棋的。给华野布置的1948年秋~1949年春任务﹐是一个连贯的攻势﹐夺济南、
拔徐州﹐求歼邱兵团﹐目的就是不让老蒋能有机会依淮而阵。就像他在东北
出手就是打锦州﹐不让老蒋能有机会把廖耀湘等主力撤回关内。
所以﹐徐蚌/淮海一开局﹐国军还在结阵﹐共军就发动攻势﹐在东、南两处
分割国军破阵﹐以后一步一步国军就是被共军拖着走。直到徐州集团﹐也
就是国军南线机动兵团全灭﹐国军连守江亦不可得﹐共军渡江如利刃切黄油。
这是实战中国军采用了守津浦线的情况﹔
那么国军如果采用守淮河的方案呢﹖和实际情况区别不大﹐搞不好会更糟…
因为历史上南军守淮河﹐是利用北军多骑兵﹐不利大别山山地作战﹐用大别山
补足了一段防线﹐而国共内战到这个时候﹐大别山有刘邓﹐淮南苏北有共军
苏北兵团的活动﹐也就是淮河的侧后方已经被共军搅得鸡飞狗跳﹐华野中野
两军正在大兵压境﹐这个时候要部署邱、黄、孙、李四个兵团从徐州-连云港
一线的‧敌前‧撤退几百公里到淮南、江南……抱歉﹐国军的参谋和组织能力
是担负不起这种水准的撤退的……
之前之后国军的成功撤退作战﹐我能想起来的大概是46年东北某旅级部队从共
军意料之外的反方向跑了几百公里去另一个省会﹐以及48年初﹐60军从永吉一
带成功撤到长春﹔60军那是和共军有暗盘的﹕不破坏小丰满﹐共军手下留情。
以及49年夏秋的中南战局里﹐小诸葛带着部队早早跑路。
至于战史中国军其他的兵团级单位以上敌前撤退﹕廖耀湘兵团从辽西向沈阳
撤退﹐杜聿明集团从徐州撤退﹐后来的江防部队撤退﹐水准都相当差劲﹐
先锋固然急着走﹐指定掩护的后卫部队也唯恐落单被共军吃掉﹐个个争先
恐后﹐共军大举压上﹐不是在野地乱战中被干掉(廖﹐江防)﹐就是只好
就地筑垒株守(杜)。
所以﹐四个兵团﹐四十万国军要从徐海撤到江淮﹐被共军沿路截杀﹐能有一
半到达目的地就是上上大吉了…这个样子﹐也很难防得住淮河﹐无非就是比
史实上多拖个半年一年﹐至于打爆共军……还是等到金门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