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七省号的轨迹与海上马车伕的巅峰[10]

楼主: jimmy5680 (不太会飞的企鹅)   2014-04-02 12:47:22
不顺遂的凶兆
1674年,在英国被迫同意停战之后,联省共和国下令要德˙鲁艾特再次前往加勒比海作战
,只不过这次的对手不再是英国而是法国。
或许荷兰人在陆地上难以抵挡法国的庞大人力和优势资源,但是只要战场转移到海外,位
居欧洲远洋造船业龙头的共和国就不需要低头─他们已经证明过自己能在美洲和远东打败
西班牙和英国,法国?不就是个海军后进国而已吗?
在这一年,荷兰人在北美重创法国殖民地阿卡迪亚(现在的北美东北部),并把攻占的地区
命名为新荷兰。尽管双方对这些地区的控制权都不充足,呈现来回拉扯的情况,他们仍分
别宣称对此地有所有权。
德˙鲁艾特并没有参加北美的战争,而是准备向加勒比海的法属小岛发动攻击,并把目标
订为法兰西堡(马丁尼克首府),这个据点是法军在这片海域上最重要且最坚固的要塞,若
能突袭得手,必能重创法国的士气。
天公不做美,荷兰海军在准备发起进攻的那一天竟然缺乏风力,结果动弹不得,而让已经
有所警觉的法军加强防御。第二天,德˙鲁艾特硬著头皮发起强攻,希望还是能够胜利。
经过一阵激战,包含18艘战舰、9艘俘获船只(当时习惯当成武装运输船)、15艘运输船和
3,400名士兵的荷兰舰队被击退,143人阵亡、318人受伤,成为一次惨败。法国守军只有
15人战死。
经过这次挫败,再加上手下多有染病者,德˙鲁艾特只得回国整备休养,使这次远征以失
败告终。
出师未捷身先死
自从1672年,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墨西拿城就起义反抗西班牙的统治,法国在与西班牙开战
之后也向该处派遣部队支援起义军,对西班牙造成严重困扰。
作为反法同盟,联省共和国政府在1676年派遣德˙鲁艾特前往地中海,和西班牙海军并肩
作战,要尽可能封锁墨西拿周边的海域,阻止法国继续插手意大利南部。
虽说外交的合纵连横变幻莫测,荷兰人和西班牙人毕竟是曾经恶斗八十年的仇敌,竟在停
战仅一个世代后就成为盟友,更让荷兰人的骄傲七省号成为这支联合舰队的旗舰,实在令
人感叹法国外交上的失败。
然而在出发前,德˙鲁艾特向威廉三世进言,认为共和国海军在先前的四次大海战之后状
况不佳,不宜轻动,但是威廉三世重视外交和政治更甚于军事,仍要求对方去支援西班牙
海军。
一支规模不大的西荷联合舰队于是在七省号的领头下把守意大利南部的海岸,但是法国海
军很快就前来寻求决战,后者在法国政府挹注大量资源后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
1676年年初,法国海军在顺风的时候攻击德˙鲁艾特的舰队,双方都是中等规模的舰队(
三十几艘船),法军的吨位和兵力更胜一筹,而且在先前的战争中已经尽可能研究了荷兰
海军的先进战术。
在这场斯特龙伯利岛海战中,德˙鲁艾特自知难以取胜,指挥舰队倚靠海岸抵抗,正是荷
兰水手最喜欢的浅水水域战术。经过一整天的驳火,法军终于撤退,但是联合舰队的损失
略微较重,战术上则被视为无决定性。
事隔三月,法军重临,这次海战被称为奥古斯塔海战。斯特龙伯利岛和奥古斯塔都是义大
利的地名。
虽然奥古斯塔海战并不大(法军规模勉强算是中上、联合舰队规模偏小),却令荷兰人心碎
─共和国的海上军神德˙鲁艾特在此役中指挥七省号强行突破优势敌军,结果在枪林弹雨
中被炮弹击中左腿,受了致命伤,法军撤退后就不治身亡,成为共和国海军牺牲将帅名单
上的一员。
归来的七省号
七省号在1677年载着德˙鲁艾特的遗体返回母国,经过法国的海岸时,对他感到敬重的路
易十四手谕沿岸炮台施放礼炮以表遗憾,当七省号回到荷兰之后,他更得到了国葬的尊荣

匈牙利地区在知道德˙鲁艾特去世之后为他竖立雕像纪念,因为他曾经用自己的钱赎回匈
牙利的新教徒奴隶释放,事实上他一生中赎回的奴隶数量不少,在全欧洲的新教徒中是非
常知名的。
如果战功彪炳是成为名将的首要条件,那么人格就是令人怀念的加分要求─德˙鲁艾特最
知名的外号“祖父”就是说明他对手下的随和、对新教的虔诚与面对敌人的坚毅,他平凡
的家世背景和不愿追求富贵的性格更让他取得大众的关爱。
(与他相比,科涅利斯˙川普就相当虚荣和暴躁)
荷兰人在德˙鲁艾特的出生地弗利辛恩为他竖立一座遥望大海的雕像,同时,荷兰的所有
城镇几乎都有以他为名的街道。
到目前为止(2014),荷兰海军有六艘船被命名为德˙鲁艾特号,并且有七艘沿用七省号的
名称(加上原本那艘是八艘)。
位于弗利辛恩的雕像:http://ppt.cc/Q5kF
死后三百年的纪念奖章:http://ppt.cc/167j
2004年,荷兰举办“最伟大的荷兰人”投票,德˙鲁艾特名列第七,排名在他前面的只有
Pim Fortuyn(政治家,2002年遇刺身亡)、沉默者威廉(荷兰国父)、Willem Drees(20世纪
荷兰政治家)、雷文霍克(微生物学之父)、伊拉斯谟(神学家)、约翰˙克鲁伊夫(足球选手
和教练,在世)六人。
辉煌流散
德˙鲁艾特死后,法荷战争又持续到1678年,虽然法国的军事力量欧陆第一、更有北欧霸
主瑞典相助,反法联盟仍以坚韧的意志顽强抵抗,终于打到双方筋疲力竭而同意停火。
法国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一些土地,勉强算是胜利者,但是荷兰在战争后期夺回失土并重建
昔日的精锐大军,威廉三世更得以在1675年娶了英国的公主玛莉二世,开始酝酿光荣革命
,以后见之明来看,路易十四是在这场战争中造就了一生的宿敌的崛起。
在1688年,威廉三世发动光荣革命,成为英荷同盟的共主,得以和路易十四争夺西欧霸权
,同一时间的法国却因为政策失败而导致天下围攻,国际上的冲突最后引爆了大同盟战争
(九年战争)。
当威廉三世和路易十四在世界各地缠斗的同时,他决定在荷兰发展陆军、在英国发展海军
,这在当时对他来说相当合理,却种下英国海上霸权与荷兰海军衰微的种子。
1690年,路易十四手下扩编到欧洲最庞大的法国海军正面挑战英荷联合舰队,是为滩头岬
海战(比奇角海战),结果享有兵力优势的法国海军大胜,英伦震动,法国海军于是夺取了
制海权,但是未能摧毁英国海军的主力。
两年后,英国和荷兰的海军发动筹画已久的反攻,要给海军后进国法兰西一点颜色瞧瞧,
而在联合舰队之中,就有风华不再的七省号。
这就是七省号最后的奋斗,也是荷兰海军黄金年代的黄昏。
在1692年的巴尔夫勒与拉和岬海战中,英荷联合海军成功扭转不利的局势,才刚称霸全欧
的法国海军遭到沉重打击,再也没有成为欧洲第一海军,英国海军从此称霸。
(我太懒惰了,不想写这场海战了…只稍微简介一下
这场海战其实是一连串的武装冲突的统称,近代战史学家倾向于把这些交战当作一整个战
略行动,其中又能分成三个部分
巴尔夫勒:战术性平局(法国宣称胜利),英荷战略性胜利
瑟堡:英荷胜利
拉和岬:英荷胜利
总结:英荷联合海军取得胜利)
对抗路易十四的长年战争结束后,荷兰海军走向衰落,但仍名列海上强权,直到第四次英
荷战争中被英国痛扁,最后在拿破仑战争中彻底沦为次等海权。
草草结尾真是抱歉,但是我的主轴本来就是前三次英荷战争
话说近代要以小国筹建并维持强大的海军似乎不太可能?
作者: KoujikiOuji (古事記王子)   2014-04-02 13:15:00
大推
作者: time3Q (缘分落地)   2014-04-02 13:32:00
颈推
作者: cluku (汪汪~我是猫)   2014-04-02 14:02:00
近代要筹建跟美国一样的海军,连中苏这等大国都还办不到~
作者: time3Q (缘分落地)   2014-04-02 14:07:00
近古(16-18世纪)的荷兰是小而强的霸权,她的海权会在18世纪输给英、法,主因是宗教热诚的衰落与爱国主义的薄弱,次因才是国家太小、人力与资源不足造成的困境。美国学者格林菲尔德就认为荷兰各省的自主意识太强、缺乏集体的民族与国家主义,因此跟不上英法民族主义的竞争;16、17世纪荷兰的强盛,主要是靠喀尔文主义的宗教热诚支撑,但是在18世纪启蒙理性对宗教热诚的致命打击之后,荷兰就失去奋斗开创的理想
作者: QuentinHu (囧兴)   2014-04-02 17:56:00
推拖稿 XD
作者: blakespring ( ‵▽′)╮☆(__ __||)   2014-04-02 20:22:00
日本不小阿 新加坡在那海域附近倒是挺威的
作者: Wtaa (窝塔)   2014-04-03 04:21:00
英国那样不算海军强权的话那除美国外也没几个了吧
作者: MKAngelheart (夏。初雪)   2014-04-03 17:38:00
看完这系列 觉得荷兰跟迦太基有点像 有人觉得吗?虽然结局大不相同就是了
作者: slcgboy (艾羅米)   2014-04-04 00:21:00
美国毕竟是爆气发展出来的 平日的量也不可能维持那么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