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黄埔传奇将军胡宗南 政大26日特展

楼主: calebjael (calebjael)   2014-04-02 05:56:42
※ 引述《canner (喜欢七濑美雪和毛利兰)》之铭言:
: : 推 calebjael:就算是开图﹐平平都是开图﹐西北是国军对共军最具兵力优 03/29 04:45
: : → calebjael:势的(十倍以上)﹐结果...如果东北国军也有十倍优势﹐ 03/29 04:47
: : → calebjael:可以追杀共军追到莫斯科去了。XD 03/29 04:47
: : 推 Lucianbear:东北光陈明仁就让中共吃了鳖 03/29 10:59
: : 推 donkilu:西北我只知道延安空城计,到底是什么时候输光的@@? 03/29 15:20
: 西北战场自从打下延安后(其实是共军主动放弃)
一开始﹐其实共军没有想主动放弃延安﹐而是想利用对地形的掌握﹐
在延安周边打一阵﹐牵制胡宗南主力﹐然后再撤。
但一开始在延安南边的阻击作战不力﹐于是不得不主动放弃延安﹐让延安变空城。
为此从山西紧急调了一个军(纵队)西渡黄河到陕北参与作战。
(增加这个军后﹐陕北共军兵力为2.8万﹐另加地方部队约2.6万。)
为了加大对国军的牵制﹐毛泽东决定亲自留陕北﹐为防止被全灭﹐
将中共中央分为三部﹐分别置于陕北、河北、山西﹐规定一旦陕北被灭﹐河北接替。
毛泽东亲率800人﹐与共军主力分开行动﹐以己为饵吸引国军注意力﹐
达到帮助隐蔽共军主力的结果﹐这也正是毛一直的性格特征之二﹕
狠(连对自己的命都狠)、赌(要不全赢﹐要不命都输掉)。
: 国军后面几乎全是败仗
: 列举几个比较重要的战役:
: 1.青化砭之役:胡宗南命董钊第1军 刘戡29军追击彭德怀
: 结果第31旅掉入陷井 全灭
1947年3月底。
刚撤出延安6天﹐共军主力即抓住胡宗南误判共军主力向西撤的机会(实则在东)﹐
打此胜仗。这一仗国军损失其实并不大(伤亡约400﹐被俘2500)﹐但其意义非常大。
共军撤出延安之初﹐虽然有宣传﹐但由于并不是早有计划(3月上旬还在喊保卫延安)﹐
不管是全国范围还是陕北﹐都造成军心民心的极大动摇﹐结果撤出延安才6天﹐
就打此胜仗﹐陕北共军的军心民心于是稳定﹐才有了后继的作战。
: 2.羊马河之役:胡宗南听说彭德怀部在羊马河运粮 派135旅和第1 29军夹击
: 两军受困于山势无法前进 135旅钻进口袋 全灭
1947年4月中。
此时离撤出延安26天﹐此战国军伤亡1900﹐被俘2800﹐由于是遭受伏击﹐共军伤亡极小。
不过有个题外话是﹐这一战前还有共军士兵临阵逃跑、向国军投诚。之后就几乎没有了。
在此战结束后﹐毛决定﹐中共中央再留陕北﹐继续跟国军再你追我赶1个月。
这一个月中﹐就有了下面的蟠龙战役。
: 3.蟠龙之役:第1 29军被共军耍得团团转 到处追击却看不见人影
: 这时陜北最大补给基地蟠龙传来被共军围攻的消息
: 董刘二人认为有诈 可能是围点打援 于是很小心地前进
: 结果到达蟠龙时 守备部队167旅已经全灭
: 被共军搬走40万套被服 12万袋面粉 1000匹螺马
: 弹药油料药品器材不计其数.....
1947年4月底﹐老蒋获得情报(当时国军间谍也不少﹐也时有开共军图的)﹐
说共军主力及中共中央已经在黄河边准备东渡黄河了。
如果没有前一战时毛决定再留一个月﹐那这个情报就会准确﹐可惜...
所以老蒋命令胡宗南立即向黄河边压过去﹐胡宗南就出动主力离开后勤基地压过去﹐
结果被共军反开图﹐后勤基地就被吃掉了。(原文中的缴获数大了十倍﹐
实则为被服4万、1.2万袋面粉﹐但在西北这算很大一笔资源了)。
此战之后﹐毛决定再继续留陕北。共军则乘胜向西收复失地﹐与回马激战﹐
但回马骑兵当时战力极强﹐共军与回马缠斗1月﹐失地收复不多﹐
伤亡却已比之前与国军作战近2个月的总伤亡还多。局势再度恶化。
而胡宗南则先后撤重整﹐重设后勤基地后改采小心谨慎推进﹐(加之共谍熊向晖5月
离开胡部去美国)。又从其他地区调来更多国军(至少2个军以上)﹐到1947年6月底﹐
陕北所有县级以上城市都被国军占据﹐中共中央极为危险。
陕北地瘠人少﹐无力长期支持共军作战(国军则是以整个四川资源支援胡宗南部作战)
按资料分析﹐1946年底﹐陕北共军控制下农民的所有劳役负担﹐折算约为9%﹐
(即假设农民收入100斤粮食﹐其中9斤被征收用于战争支出)
为全国最低﹐而到了1947年6月底﹐陕北农民的所有负担﹐折算已占总量的25%以上﹐
并仍迅速增加﹐经济对陕北战区的影响已经极大。
1947年7月底﹐毛命令刘邓大军向南挺进﹐电报中有说“陕北至为困难”、
两天后再发电报称“(陕甘宁)边区受胡军蹂躏﹐人民损失甚大﹐粮食缺乏﹐
人口减至90万。”(胡宗南部占据一地﹐即迁徙民众到其他区、宰杀耕牛活猪﹐
至此时陕北人口净减少约40%)。
此时刘邓刚打完鲁西南战役﹐1个月中与23个师(整编旅)的国军大战数次﹐
围歼或大破其中9个半师﹐歼俘国军6万﹐自身伤亡也不少﹐本计划休整补充。
毛电报中要求争取8月20日前南下解困﹐刘邓回电不顾伤亡于8月15前必南下﹐
然后实际上将伤员送回黄河以北后﹐8月7日即南下﹐准备仓促﹐南下伤亡甚大﹐
刘邓南下及大别山作战期间﹐都有战死的机会(如刘伯承曾与国军部队相距一个村子
互相宿营﹐刘早起发现及时离去﹐否则极大可能会被俘)。
这种自我牺牲、自我为饵在共军将领中较为常见﹐在国军中则较少见﹐
这是很多战役胜败的关键之一。而因为邓的为了中央不惜损失自己﹐也使得后来
毛对邓常怀信任﹐即使文革中打为走资派﹐依然数落数起﹐从未被开除党籍、
未扣重大帽子(内奸、工贼、叛徒等必死帽子)﹐更直称邓为好同志﹐
使邓少受很多摧残式批斗。
不过此时毛一度被围﹐濒临被灭﹐紧急从山西调1个军(西北3纵)渡黄河来卫。(8月4)
(但此时的国军没有开图﹐不知道此情况﹐不过随着国军进逼﹐早晚会发现。)
然后就是下一个战役﹕
: 4.沙家店之役:胡宗南调整编第36师到陜北 彭德怀假意攻榆林
: 让整36师前往救援 整36师跑来跑去 师老兵疲
: 最后在沙家店被共军重创
事实上﹐1947年8月18-20日的这一战﹐我个人认为才是最重要的。
彭德怀北上攻榆林(8月6-12)﹐是试图以此为饵﹐引国军主力北上﹐以救中共中央。
国军邓宝珊部守榆林激战6昼夜﹐共军未能得手﹐伤亡超过西北总兵力的10%﹐
虽然调动了国军来援﹐但因共军战绩不佳﹐调动不多﹐整29军之整36师北援﹐
共军已退﹐整29军其他2个军(整编师)仍在原地(围住老毛)未北援。
而共军撤离榆林﹐使得整36师从榆林向南移动﹐运气极好地又把老毛围更死了。
然后此时天助国军﹐由于连降大雨﹐葭芦河暴涨﹐老毛无法渡河﹐身边仅剩100多人员。
为此﹐贺龙又率西北军区总部﹐冒充中共总部﹐大张旗鼓东渡黄河﹐吸引国军前往。
此举也吸引了部分国军前往。(贺龙身边也无部队﹐他在黄河边大张旗鼓到17日﹐
国军已经逼近时才渡河﹐刚渡到河东﹐国军追击部队就到达河西﹐架炮向他轰击﹐没中。
就在17日这天﹐国军整36师进抵沙家店(沙家店镇为榆林县所辖﹐所以整36师
倒也说不上跑来跑去、师老兵疲)﹐离老毛所在东边的曹家庄约20km﹐
前锋123旅更距离老毛约10km。
而东、南边整29军的部队也追压而来﹐在河水未涨堵死老毛前﹐一度前锋与老毛距离
半个山坡﹐听得到国军的声音﹐而老毛依然寻隙走脱﹐但此时﹐老毛东、南为整29军﹐
西为整36师﹐北为河水暴涨﹐回旋空间已经极低。
就在此时﹐渡黄河来援的许光达3纵冒雨堵到整29军前面﹐彭德怀以攻榆林撤退的
2个半军(纵队)向南赶抵沙家店﹐在大雨中与整36师作战﹐至20日全灭西部整36师﹐
期间3纵固守阵地﹐整29军无力前进。
此战之后﹐中共中央转危为安﹐从此在陕北再未如此困局。
而此战之后﹐因刘邓大军南下﹐吸引国军23个师(整编旅)南下追击﹐
黄河防线及豫西地区兵力空虚﹐原属刘邓的晋南共军陈赓兵团(8万人)也奉命南下
(8月22日﹐随后因刘邓在大别山距离遥远﹐刘邓主动提出划出该部自成一军)﹐
渡黄河进豫西﹐侧击潼关。
胡宗南为保潼关西安﹐以及东出抢豫西晋南地盘﹐抽调了11个师(整编旅)南下﹐
陕北局势就对中共大为有利了(剩国军17个师)。
故而此战之后﹐不再是国军进攻而共军运动中寻隙攻击国军﹐而是共军也开始
摆开阵势主动向国军进攻。随后就有两个小战役(黄龙战役、延清战役)都是共军主攻﹐
收复陕北红区不少失地。
到了1947年10月底﹐共军又乘胜北攻榆林﹐邓宝珊再次以不满万人守城半个月﹐
由于胡宗南部主力已经向南收缩﹐老蒋许利给回马驰援﹐回马骑兵再次机动神速﹐
突破共军多重防线﹐至11月中﹐第二次榆林战役共军再次伤亡惨重而撤退。
随后双方暂时休整没有大战。
到了1948年2月﹐才有了以下。
: 5.宜川之役:这应该是西北战场国军失败最关键一战
: 彭德怀两个纵队包围宜川 宜川为国军陜北重镇绝对不能丢
: 此时第1军被调回西安 只剩29军
: 当时春节过年 宜川的24旅屡次告急
: 但大头们在西安过年不当一回事
: 后来被蒋介石知道了 胡才急忙派出29军解围
: 29军兵行瓦子街 两侧山上共军已等待多时
: 4个共军纵队此时压了上来 刘戡此时才明白又是围点打援已经来不及了
: 血战两昼夜后 29军几乎全军覆没 阵亡刘戡以下国军将领一堆
: 29军是西北战场的两支最重要主力之一 宜川一战后
: 胡宗南已经没兵可以守卫陜北 只好撤退
: 以后只能龟缩在西安附近....
这一战是陕北的局部决战﹐当然也可以说是关键一战(沙家店是转折之战)。
此战时﹐共军集中全力主动发动进攻﹐围点打援﹐至1948年3月3日结束。
战后国军已经无力防守陕北﹐再经由黄龙山麓战役等小战﹐共军又收复陕北一堆地﹐
随后国军放弃延安南撤(4月22)﹐而毛泽东在陕北游山赏水1年后﹐
也终于3月23日东渡黄河﹐甘心去了华北。XD
然后彭德怀信心大涨﹐准备南下攻击国军地盘﹐攻占胡宗南部的后方大基地宝鸡﹐
宝鸡即汉朝时之陈仓﹐为四川、陕南到陕中西安一带的要道。
这次由于共军连胜之余过于骄傲﹐轮到国军开图﹐彭德怀4月讨论进攻宝鸡﹐
国军4月中旬已经得到情报共军要攻宝鸡﹐宝鸡立即连夜组织民工数万加固防御工事﹐
而4月20日老毛才批复同意彭德怀转交中央的战役计划。
因此国军宝鸡守军防御虽然不行﹐但援军已出动﹐
加之老蒋已经先跟回马说好条件﹐回马也准备好来援。
结果就是共军初期进展顺利﹐势如破竹攻入宝鸡(26日)﹐
但国军援军也已赶到(27日)﹐彭德怀无法搬走国军物资﹐
破城后又不得不立即仓皇撤离(28日国军收复宝鸡)﹐
向北撤离途中又遭国军从南追、回马从北攻两边夹击﹐情况最紧时﹐
回马距离彭德怀仅隔一个山头﹐共军护卫死守之下彭本人才得以安然撤回到陕北。
此战后段﹐共军主力陷于国军包围中前后长达半个月﹐由于回马机动能力强﹐
常常是刚突出重围又遭围﹐至5月12日才顺利突出。从此西北共军对回马军阀极恨。XD
此一战不管是宝鸡国军能够多守住1天﹐或是回马装备、兵力更优﹐甚至运气略佳﹐
或者胡宗南部攻击更强一些﹐共军主力都可能溃灭。
最终共军虽然突围而出﹐但伤亡之重为西北第一。
此时共军西北野战军总兵力约7.5万﹐参与西府陇东战役者4个军(纵队)约6万﹐
伤亡以共军战史所承认者为1.5万(25%)。
而实际上可能还不止此数﹐因为当时回马急攻﹐5日共军6纵一部被围﹐
6日清晨共军1、4纵+6纵其他合力突围时遭到回马攻击﹐4纵阵地被突破分割﹐
6纵在回马攻击下损失极大﹐1纵被回马击溃建制散乱﹐
随1纵行动的彭德怀与部下失去一切联系﹐仅2纵在南边后方阻击胡宗南部作战顺利。
到了次日(7日下午)﹐彭德怀才因看到南边胡宗南部未能突破﹐判断南部共军主力仍在
而南行到达2纵﹐随后收拢1纵4纵各部转向东撤退。
战后胡宗南又向北吞下共军几个县﹐但被共军阻止﹐并没有能够取得更多战果。
随后8月的小战澄合战役中又主动回撤(国军损失9千)﹐
把吃下来的吐回去还吐出更多利息。(此时胡的兵力分为两个主要集团﹐
裴昌会第5兵团守陕东豫西且常受中原陈赓兵团牵制、其他守陕中西安附近为主。)
10月荔北战役及随后的冬季战役、春季战役﹐胡宗南部又继续积小败为大败﹐
到1949年3月﹐又损失了6万人马(除76军2个师万余人被一次歼灭外﹐
其他各部多数为一个团、一个营﹐甚至几个连被歼灭﹐这样慢慢失血)
此时共军已经蚕食逼近了西安(离西安不足50km)﹐西北共军总兵力也发展到
5个军约11万人(西北野战军总兵力则名义上还另辖有山西2个军约4万人)。
然后1949年5月﹐在长江防线已失守后﹐胡宗南最后一次开图(XD)﹐
得到情报﹐老毛为了快点搞定西北﹐派了华北2个共军兵团准备渡黄河西进。
西北共军原本11万就已经打到西安附近了﹐现在又来了更强的21万共军...
(特别是有从东北带来的武器﹐当时关内共军各部﹐军长都未必有美制吉普坐﹐
而东北共军由于背靠苏联﹐又大量吃掉相对有较多美式装备的东北国军﹐
营长都配有吉普﹐入关后移交一些炮兵给华北共军﹐立即就攻下了之前围攻了半年
攻不下的太原﹐现在这些攻下太原的华北共军来西北了。XD)
所以胡宗南就直接抢先放弃西安避免决战﹐退守秦岭。但放弃西安之后胡宗南又后悔了﹐
于是联系回马军阀一起反攻西安﹐想趁华北共军还没到﹐先打一仗。
不过彭德怀故意在西安制造假象﹐用西北共军冒充华北共军﹐自己人迎接自己人﹐
胡宗南得到情报﹐以为华北共军已经到达﹐犹豫之下没有出力﹐
而回马军阀的几个军攻势又一次很迅猛(6月9日)﹐向东势如破竹﹐16日打到西安附近﹐
逼着共军在西安附近的咸阳组织了一次保卫战﹐装备不如之下﹐步兵打骑兵确实吃亏。
就在流血僵持的时候﹐华北共军赶到﹐回马撤退(6月25日)。
随后共军又趁胡宗南主力离开秦岭在宝鸡地区的机会﹐穿插阻断后路(扶眉战役)﹐
国军溃退到秦岭﹐损失了4万多(7月14日)。
此后为了吸引胡宗南部(不算那些临时拼凑﹐此时尚有15万可战兵力﹐仅次于
白崇禧部的18万﹐为此时国军第二强﹐比此时浙江+福建+台湾+江西的可战国军还多)﹐
共军以贺龙率1个华北兵团约10万人在秦岭与国军对峙﹐其他3个兵团向西攻击回马﹐
经历陇东战役、兰州战役、西宁战役、宁夏战役、河西走廊战役﹐全灭回马8万余人。
(回马部分余部骑兵散落为匪﹐到20年后中国在西北进行核基地建设时﹐仍偶有战斗)
其中有部分战斗为骑兵马刀对决﹐算是战史中最后的骑兵对决。
(共军最多时有十余万骑兵﹐1969年后逐步裁撤﹐现仅存数营及一些边防骑队)
然后到了11月中﹐此时胡宗南部在秦岭已经住了4个月。
共军刘邓部从川东南湘西贵州一带迂回大西南﹐老蒋急令胡宗南部退守川西平原﹐
12月退到川西的国军几十万人被共军大包围﹐纷纷投共﹐胡宗南部此时扩编而成的
5、7、18三个兵团也不例外﹐胡宗南飞往海南岛。约有2万国军残部则退到西昌﹐
因为其中也有一些属胡宗南的残部﹐所以老蒋强命胡宗南到西昌坐镇防御。
1950年3月共军攻西昌﹐胡宗南飞台湾﹐所部至此全灭。
本文1947-1948的转折就说细一些﹐后面共军不断攻势的几个战役﹐
跟回马单独的几个战役﹐就比较粗略简单提过﹐毕竟主题是西北王。XD
对后面战役有兴趣的就烦请自己翻书啦。XD
作者: Hartmann (银之朔风)   2014-04-02 06:57:00
作者: tomasvon (lvye)   2014-04-02 08:35:00
大推
作者: lwjan   2014-04-02 11:20:00
推!
作者: LUDWIN (暑假已经过完了)   2014-04-02 11:32:00
作者: KoujikiOuji (古事記王子)   2014-04-02 12:10:00
大推 回马好强
作者: jimmy5680 (不太会飞的企鹅)   2014-04-02 12:23:00
可以请问这些回马骑兵的武器和战术是什么吗?
作者: MotleyCrue (克鲁小丑)   2014-04-02 13:20:00
大推!!
作者: Lxr (键盘李组长)   2014-04-02 17:49:00
推~ 想问一下国民党和其盟友的残部,到什么时候才在中国消失?这一篇文章说直到1960年代还有国民党残部的活动。
作者: su281   2014-04-02 17:50:00
民国史上最强兵种之回马...
作者: gametv (期待着今天)   2014-04-02 19:22:00
大推! 煞气a回马 XD
作者: Uber (Uber)   2014-04-03 00:04:00
推!
作者: melom (瓜)   2014-04-03 00:19:00
看完真的觉得胡宗南怎么可以这么废..
作者: FMANT (OE)   2014-04-05 03:12:00
废不废谁知道 共军突然神勇的历史都出现在日本走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