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关于历史课纲的修订委员和当代新儒家

楼主: kuopohung ((风之过客)在场的缺席)   2015-04-30 10:27:33
推 donation12: 问题在他们的默认立场。 04/24 10:05
不能完全算是
这问题应该比较像是两种文化碰撞后的主从问题
文化大致上有分成三个层次;物质,制度,精神
清末民初遇到古希腊系统的文化,中国的知识份子应对的方式:
1.一开始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就是进口西方列强的武器以便抗衡西方列强
后来发现不行
2.采取中体西用
就是取其西方文化物质层次,再用中国文化的精神操作和结合
但问题是一个文明的物质只是表象而已,背后牵涉到的是思考什么样的问题以及方式,
就好比说科学不可能只有实验,背后还蕴含各种科学理论和方法以及数学和逻辑
这些东西密不可切的,只取其物质层次,那会产生什么问题?
各种典章制度是拼贴,没有核心思想,精神没办法回应物质,
而物质没有精神的控制和操作也发展不好
就是台湾现在的状况;
少数技术(不到十项)是世界顶尖,基础科学二三流,甚至数学发展还输韩国
公共政策和法令规范与各种典章制度只看到美国的片面皮毛就胡乱拼贴
思想跟不上社会运作发展
这问题回到当代新儒家也是类似
拿了西方哲学的框架和术语拼贴,但是却连西方哲学的架构以及出发点和工作都不清楚
当然也就没有回应社会文化的能力了
而且当代新儒家是前几个宣扬中体西用的派别,之后这概念被国民党确立并带到台湾
台湾深受其影响,也就现在看到的状况了
这里的根本问题是,若非西方文化不得不用西方文明的成果
以及知识体系和框架做社会运作基础,
就变成非西方文明的元素要如何镶嵌在西方知识体系框架以及位置,
还有如何开展西方文明到自己文明上的问题了。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弱势文化遇上强势文化,而这差距不成比例的时候,
弱势文化非得以强势文化的成果做基础的时候,弱势文化的主体性就不在了。
作者: donation12   2014-04-24 10:05:00
问题在他们的默认立场。有空再跟你谈深一点的,你的论述太跳跃。对学术发展史的理解,还不够全面。
楼主: kuopohung ((风之过客)在场的缺席)   2015-05-01 19:10:00
也是,我对中西文化论战相关文献看的没很多不过这篇到是以现象学谈文化主体性的问题为出发点之后转入台湾的现况和稍微带到当代新儒家的讨论这样也的确太跳耀了,每一个环节没扣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