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网络开始“闪烁(Blink)”

楼主: PsMonkey (痞子军团团长)   2013-04-09 11:30:01
原文网址:http://blog.oio.de/2013/04/05/
the-web-starts-to-blink-chrome-drops-webkit-
as-its-rendering-engine-announces-blink/
译文网址:http://blog.dontcareabout.us/2013/04/blink.html
副标题:Chrome 舍弃 WebKit,改用 Blink 作为 rendering engine。
BBS 版使用 markdown 语法撰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近 [WebKit 可能变成新一代 IE6]
(在[伟大的 browser 战争]前,
大多数网页开发人员只为了相容 IE6 所作的最佳化与测试)
的说法逐渐成型。
[WebKit 可能变成新一代 IE6]: http://arstechnica.com/information-technology/
2012/11/microsoft-begs-web-devs-not-to-make-webkit-the-new-ie6/
[伟大的 browser 战争]: http://en.wikipedia.org/wiki/Browser_wars
事实是,这些问题不会成真,
直到世界上最常使用的 browser([StatCounter 2013 年 3 月数据])
[Google Chrome] 不采用 [WebKit] 作为 rendering engine。
实际上 Google 是 fork WebKit、舍弃主要是 Apple 主导的共用 codebase。
新的 rendering engine 会取名为 [Blink]。
[StatCounter 2013 年 3 月数据]: http://gs.statcounter.com/
#browser-ww-monthly-201203-201303
[Google Chrome]: http://www.google.com/chrome/
[WebKit]: http://www.webkit.org/
[Blink]: http://www.chromium.org/blink
据 Google 所述,跟其他 browser 共用 codebase 减慢了开发速度、
也阻碍了创新。
> 现在这个时间点,如果不需要为不同架构共用相同的 codebase,
> 我们觉得每个人都可以发展的更快。
> —— Linus Upson(Google VP Engineering)
Opera [最近才宣布转换成 WebKit],
将会转换到 [Blink][hello blink] 上。
Opera 的开发人员会对 Blink 做出实质贡献。
看起来他们跟 Google 组成策略联盟了。
[最近才宣布转换成 WebKit]: http://blog.oio.de/2013/02/15/
opera-is-switching-to-webkit/
[hello blink]: http://www.brucelawson.co.uk/2013/hello-blink/
任务内容与可能的改进方向
========================
Google 想要把 Blink 的 rendering engine 架构彻底改变。
计画中的改变包括:
* [不再有供应商 prefix],实验性的功能改用 browser 的设定。
[Firefox] 已经这样子运作相当长一段时间。
* 加快 rendering 效能,就像 Google 在 [V8] 上改善 JavaScript 执行速度一样。
* iFrame 不用 process 处理:将页面分割到 sandbox process。
* 简化并加快网络方面的程式码(某些 Mac 规格阻碍了这方面的改进)。
* 将 DOM 移进 JavaScript 中,可以加快 DOM 操作。
这对现代、会使用大量 DOM 操作的 web application
(例如用 [GWT] 建立的 application)
会是一大进步。
* 在平行处理上善加利用多核心的 CPU。
* [提高 browser 的安全性]:加强 compositor thread 以及
iFrame 的 sandbox 安全性。
* 重构 codebase,舍弃约 450 万行程式码。
* 将开发与 roadmap 透明化:参见 [Chromium Feature Dashboard]。
[不再有供应商 prefix]: http://www.chromium.org/blink#vendor-prefixes
[Firefox]: http://lists.w3.org/Archives/Public/public-webapps/
2012OctDec/0731.html
[V8]: https://code.google.com/p/v8/
[GWT]: https://developers.google.com/web-toolkit/
[提高 browser 的安全性]: https://plus.google.com/u/0/116560594978217291380/
posts/AeCnq76cAXb
[Chromium Feature Dashboard]: http://www.chromestatus.com/features
为什么叫做 Blink?
================
根据 Linus Upson 所说:
> 要嘲讽最糟糕的 HTML tag 设计,所以我们选了 Blink,
> 因为它符合我们爱用命名讽刺的调调。
> 我们把 browser 取名 Chrome 的主要想法是尽量减少边框。
> (译注:参见 chrome 的语源 [wiktionary] 与 [wikipedia])
> 我们叫我们的电脑 Pixel 因为我们尝试让所有 pixel 消失。
> 现在我们把 rendering engine 取名叫 Blink,
> 因为它不再支援 blink tag。
>
> 许多 web 界的老前辈看到这个名字可能会开始科科。
[wiktionary]: http://en.wiktionary.org/wiki/chrome
[wikipedia]: http://zh.wikipedia.org/wiki/Google_Chrome
这对 web 的未来的意义是?
=====================
恕我直言,Google 如果不确定如何做到的话,
他们不会承诺可以大幅度改善效能。
所以我们可以期待 Chrome browser 会比竞争对手快。
其他 browser 供应商也会面临这个挑战、补强他们的 rendering engine。
所以 browser 的 rendering 速度会普遍提升。
对于桌机与行动装置上 Safari 的影响目前还不清楚;
Safari 已经使用 WebKit 2 而 Chrome 还在用 WebKit 1。
不过有一部分程式码是跟 Chrome 共用的,
这表示 HTML5 与 CSS3 的支援度将会减缓。
也许 Apple 会开始投入更多资源在 WebKit 上,让它保持竞争力。
rendering engine 垄断危机已经没了。
对开发人员来说,这表示需要测试另一个 rendering engine 的相容性。
不过如果 browser 依照公开的标准与规格开发,
这个问题将不会像过去一样严重。
欢迎 Blink 加入战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