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这个版是作什么的?

楼主: descent (“雄辩是银,沉默是金”)   2013-03-28 10:21:28
我在某版的发言:
英文很重要相信没人反对, 不过我想强调翻译工业也很重要。
原文资料不是只有英文, 还有德文、俄文、日文、荷兰文 ...
不太可能把这些都学过一次。
没有侯捷翻译 c++ primer, 我不可能看懂原文本, 进而学习 c++。
没有左飞翻译 code (编码), 我不可能看懂这本书, 进而了解计算机原理。
没有杨卫东翻译 The Annotated Turing, 我难以得知 Alan Turing 的伟大论文。
没有于渊 Orange's 一个作业系统的实现, 只靠原文书, 我不可能写出一个 os kernel。
当你在努力学习语言的时候, 我在努力看这些翻译书的专业知识,
付出的心力并不雅于学习语言。
人的时间都一样, 你花在哪里时间多, 在另外的地方时间就少。
所以我很尊敬那些良好的翻译人员, 没有他们, 因为语言的隔阂让我
无法理解/学习喜爱的知识, 真的是很大的遗憾。
※ 引述《AmosYang (Zzz...)》之铭言:
: ※ 引述《zxcvforz (塔欧兹)》之铭言:
: : 因为这种主观的东西本来就没有所谓“有意义的讨论”,完全只是各自表述。
: : 认为看不懂就去学的人,永远也不会懂为什么有些人就是学不会或不愿学。
: : 至于够不够格嘛,这问题或许我网络待太久了,看了太多把 How to disagree
: : 当成侮辱人用的起手式,才会这么敏感吧。
: : 这为“没有做不到的道理”就是一种高姿态,毫不考虑他人的处境。
: : 很简单嘛,为什么你做不到?我都可以,他都可以,你不行那不是懒是什么?
: : 这在部队相信大家都听很多了。
: 我过去也是属于“不懂为什么有些人就是学不会或不愿学”这样的人
: ;至今,除了“没天分”外我也仍然无法解释为什么我无法在色彩调
: 配上展现创意。然而,我对于“没天分”这么草率的解释并不满意,
: 为了进一步了解“为什么有些人就是学不会或不愿学”, 我对
: cognitive science 开始业余的研究
: 就数理、语言学习来说,经过多次试误、讨论,我自己归纳出来的结
: 果是,“metacognition 的能力对于学习能力有决定性的影响”
: http://en.wikipedia.org/wiki/Metacognition
: 也就是思考以下这类问题的能力
: 为什么我不知道为什么?
: 我是如何想通这件事的?
: 因为我对于 Cognitive Science 的研究并非专业,取样资料也没有统计上
: 的可靠性,是故在这串文章的开头,我将我的主张称之为迷信
: "我个人的迷信:
: 太平盛世,如果一个人有那个智力去理解并应用递回(recursion)
: 这个观念,那他学不好英文的唯一原因就是懒惰。"
: 这个主张有两个前题
: 1. 太平盛世, 人在吃饱之余有闲暇时间进修
: 2. 有能力理解并应用递回(recursion), 具有基础的 metacognition
: 应用能力
: 易言之,此主张并非无条件地把所有学不会或不愿学的人贴上懒惰的
: 标签
: metacognition 是否真的就是关键所在? 坦白说,我不知道。但循着
: 这条线,我自认为离“为什么有些人就是学不会?”这个问题的答案又
: 更进了一步, 虽然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来反驳
: "认为看不懂就去学的人,
: 永远也不会懂为什么有些人就是学不会或不愿学"
: 不过至少改善了下面这一点
: "这为“没有做不到的道理”就是一种高姿态,
: 毫不考虑他人的处境。"
: 至于“有意义的讨论”,我认为是可能的;这个讨论串本身就是证据
: ; 至少有三种观点的第一手资料,从其中点起我一些别的想法的火花
: ,例如
: * crowdfunding 的可能性: 台湾翻译一般行情多少?
: 在台湾各地一个月生活费多少? 对于最新资料的需求有多大?
: 台湾主要金流系统为何? 台湾资讯消费者习惯于怎么样的消费模式?
: 之前 linuxfab.org 怎么倒的? 有什么别的网站也在作资讯进口?
: 印像中台湾有人在把 MIT 开放课程翻成中文,该组织叫什么来者?
: * 特殊术语翻译与原文并存的可能性/必要性:
: 从文章静态格式上解决? 从程式上动态方式解决?
: 台湾专业资讯消费者对原文的重视程度?
: ...
: 我是觉得蛮有意义的
: : 写到这里不禁想到,一个做翻译的究竟是抱持什么心态去翻译资讯科技文章?
: : “我要尽力把原文所要传达的知识传达给读者”
: : 还是
: : “我要尽力引发读者去学习原文的兴趣”?
: : 我想前者译出来的文章才是读者真正需要的文章,也才是翻译该有的心态。
: : 后者的文章反而会给人“看这种文章我还不如看原文”的感觉吧?
: 就这个题目,双方应该都已经把主要论点说完了,我想我们能同
: 意的是
: * 翻译是必要的,短期内没有任何取代的方案
: * 翻译品质不容妥协
: * 目前翻译供给(速度、题材深广度)赶不上需求
: → 翻译业必然以商机为主要走向
: * 正体中文走向弱势,英文在可见的未来仍会是 CS/IT 业的霸主
: 我们主要意见分岐之处在于
: #1 翻译的主要目的应该是确实地传达知识
: #2 翻译的主要目的应该是搭起通往原文的桥梁
: 我推测: #1 针对于既有完整知识的翻译
: established, coherent knowledge, 例如,书
: 而 #2 针对的是最新、相较之下不完整的知识
: latest, experimental, fragmented data, 例如: blog post, forum discussion
: * #1 类的东西,如圣经本,讲得多是理论,实务较少,
: 好的翻译可以一直读
: * #2 类的东西,如上面几篇贴的 stackoverflow.com 上的讨论,
: 或著是 MSDN magazine 这类东西,讲得多是实务,这类资料
: 多半有时效性, 翻了之后过 3~18 个月可能就没什么用了
: 是故,就 #2 而言,我会主张走向原文的重要,才能跟上最新资讯
: #1 反之,因为会不停复习,所以重视译文本身
: 这是我的解读,若有误请不吝请正 :)
作者: PsMonkey (痞子军团团长)   2013-03-28 10:31:00
基本上你说的这个部份 A 大跟 z 大有相同共识btw... 如果可以的话,请妥善引言
作者: dryman (dryman)   2013-03-28 11:34:00
不过学英文还是很重要,因为除非有商业利益不然不太可能能翻译上千页的API(例如emacs lisp API就有上千页)
作者: zxcvforz (塔欧兹)   2013-03-28 20:18:00
其实我不止一次有想要投入义工翻译API/手册类但是最后工作完都跑去玩游戏就一直没加入 (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