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Federer巅峰结束的比较快吗

楼主: SCnavi (SCnavi)   2021-06-18 00:23:55
看了很多关于weak era的讨论
想说试着看看有没有办法稍微量化一下各个时期的竞争程度
结果算是有点意外又有点不意外啦
先说说我的假设
我认为在各个时期对Big 3比较有威胁性的应该都是Top 10的选手
这些选手的强度跨期很难比较,纯看胜率的话又可能被三尊神刷爆导致失真
毕竟Top 10要遇到他们的机率应该是比较高的
我目前是以Top 10选手对战Big 3以外以及对战Top 10以外选手的胜率去锚定当时顶尖
选手的强度,有点类似棒球OPS+ ERA+的概念
再看看这个数字对比各期间有没有重大的差异,看看能不能明显看出weak era的存在
逻辑如下
1. 期间切为四段:2004-2007、2008-2012、2013-2017、2018-2020
分别是费爸统治网坛、Big 3各擅胜场、三人分别遭遇低潮以及重新回到世界前三
2. 每年年底ATP排名前十的选手设为当年Top 10
3. 胜率计算方式为ATP官网当年所有Tournaments比赛纪录,也会包含拉沃杯这种
4. 对阵Top10的依据为直接看ATP对战纪录显示的对手Rank,不是年底排名
5. Big 3的部分Fed由2004、Nad由2005、Djo由2007开始加入,避免刷年轻纳囧的情况
以上是一些假设跟我的认定,当然在竞争对手锚定方式上满主观的,这点可以讨论
另外我也有想到这样计算的一些漏洞,像是每个选手平均遇到对手的强度可能不一
例如只挑大比赛打的选手遇到的对手平均来说可能会比较强
或是在大比赛早早淘汰跟打到最后来回也差好几个胜场,对胜率影响多多少少也有
但就给大家一个参考
废话到这,先放上各期的统计情况,每年个别资料放在底下

除了Big 3以外Top 10选手对战Top 10以外选手的胜率以2018-2020最低,2004-2007次之
另外这些选手对战Big 3的胜率则是2018-2020的34%最高,2008-2012的32%次之
这对我来说就满有趣的
以我自己的结论会是2018-2020顶尖选手强度与一般选手强度差距最小
但因为Big 3的老化才使得对战胜率提高
而2004-2007整体Top 10强度与2018-2020相仿,但被巅峰费爸压着打,胜率只有11%
2008-2012顶尖选手竞争力高,遇到巅峰的Big 3仍能有32%的胜率,但大满贯只抢到两座
当然其实各期差距也不到很大,如何解释就留给各位版友讨论
这边附上各年度的整理资料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看完之后只能说莫不愧是第四人,然后2012的打逼有够悲情
不过整理的过程也实实在在感受到Big 3的统治力
现在就是好好把握他们的每一场比赛了
作者: ericchen0725 (林)   2021-06-18 00:30:00
推爆
作者: violetphoeni (ç´«é³³)   2021-06-18 01:15:00
所以结论是weak era不明显/不存在吗
作者: sttarmbcb390 (L.H.)   2021-06-18 06:36:00
简单讲就是BIG4特别强而已 拿掉大安迪成就也不会输卡
作者: strawhatandy (Bowie)   2021-06-18 16:04:00
他们是说以前费有豆冏挡 现在没有人挡豆冏才会有人说怎么不趁豆囧还没崛起的时候多拿一些然后讲的好像豆冏迷没来由要呛以前weak era一样根本不是如此好吗
作者: casper955033 (Casper)   2021-06-18 21:56:00
结果weak era跟本是strong era XD
作者: dean87014200 (dean spurs)   2021-06-19 15:36:00
老实说是最近才是weak era 没人才 在那边倒果为因这篇文章明显告知以前没有weak era这件事差别只差在费离开巅峰出现豆冏 现在豆冏离开巅峰后面接棒的传奇人物完全没看到踪迹当然你要说老豆冏太强 不是后面没有人才 我也是笑笑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