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的员工作为国家军事科研机构的一员
其实理应感到光荣 但是荣誉不能当饭吃
现实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总是需要面对的
过去的数十年间 因为有很多有能力有抱负的前辈付出
所以中科院有过三弹一机的荣光
也因为我们国家在军武上有自主研发的量能
所以在国防自主上 我们不用完全仰赖他国的鼻息
中科院的荣光 曾经吸引很多怀抱着满腔热血的人们投入
但现况面临的困境是人员的全面流失
老一辈的退休带来技术层面的流失与断层
无法追得上通膨的薪资及有限不稳定的工作奖金 没办法吸引有能力的新血加入
纵然招募到好的人才 但内部僵化官僚的管理模式也留不住人
作为中科院的基层人员 现况已经接近一个死循环了
原本10个人力的工作 因为越来越复杂化的资安采购保防上的要求 变成要12个人才能完成
但因为人员的流失 现况可能变成7个人要完成12个人份的工作
然后更多的人走了 留下来的得负担更多的工作
中科院过往是军备局下的一个军事科研单位
后来因为国家政策的关系转型为行政法人
行政法人化后的中科院 内部管理模式还是是军队里面的那一套
百分之九十五的员工是劳工 但却用类似管理部队的方式在管理
就连员工每个月的教育训练 也是满满的军中莒光园地
中科院的管理层很多是由退役将校担任 现任院长还是现役中将
国家军事科研机构有很浓厚的军事色彩本无可厚非
但不应该拿管理军人的方法用来管理劳工
科研除了要经费 还要时间 更要有自由的思想
僵化与官僚的组织文化无益于创新的科技研发
另外中科院内部员工的劳动权益也是令人担忧
中科院员工受限于工会法 无法组织工会 所以劳方处于长期弱势的状态
纵然员工权益受到侵害也无工会可以介入处理
以这次绩效调薪为例 113年度的工作成果不是由全体员工共享 仅有15%的人可以绩效调薪
对于这样的劳资争议 没有工会 仅能透过劳资会议的代表与资方反映
中科院基层员工的声音 如果无法被领导阶层重视 长期以往只会让更多的人离开
请试着解决问题 不要去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一个血液在流失的国家军事科研单位正在死亡 请务必去挽救他
不要让我国长期累积以来的军事科研能量在我们这一代消耗殆尽
拜托了
中科院要改变 这第一点 我知道 很多中科院内部的人都知道 不改变就是陷入死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