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板上有朋友讨论,趁著堵车的路上也分享一点浅见
薪资 是反应一个人价值
公司所有的部门跟员工只有一个任务,就是要帮助公司成长、获利
没有一个部门不是为这两件事情存在
员工自己的价值,就是如何直接或间接提高公司的成长跟获利
直接,例如业务单位,很懂客户需要什么,甚至能发掘出客户自己都没有发现的需要
提供了整合方案给客户 帮助客户成功 这就是这个员工的"重要价值"
间接,例如行政单位,如何减少公司不必要的开支、避免被客户、政府单位、稽核
机构找碴,导致产生罚单、砍单、停工...等风险因子,这也是这员工的"重要价值"
找工作,要看清楚市场哪个行业正在起飞,选到衰退中的产业,你的年薪可能只是别
人一季的分红
谈薪资,要看的是自己能提供多少价值,大楼警卫阿伯从事保全十年,除了会帮大家收
发邮件,协助外卖到垃圾以外,他有办法跟FBI一样知道怎么保护你吗?
两件事的结构不同 在讨论上也有顺序的差异
首先应该要先问自己下一个目标是要去哪?
比方说你要更大的管理权责、负责更多的专案去更先进的产业,还是只是想找个
更爽的地方待?
举例来说,本来只负责 台湾地区的业务,但你觉得你实力在这段时间已经提升,可以
负担更大的责任跟区域;本来只负责一个系统,现在想负责三个系统
这时候应该先马上跟自己的直属主管进行谈判,看看内部有没有更好的机会
你可以跟主管沟通,先让你承担3-6个月的"更大责任",如果这3-6个月我做的很好
符合组织的期待,我们再来谈谈薪资,如果不符合期待 随时可以把我打回去
通常这个做法老板大多都会接受 因为没什么成本风险(起码我自己遇到的外商老板都
接受,但台商主管我不确定)
但如果内部没有给出这样的机会,而自己能力又已经适合往上走,就可该打开104、
Linkedin看看外部机会
至于到底先内部还是外部确认机会,这个会因人、部门、产业公司文化政治而有所不同
在看外部机会的时候,要先搞清楚到底是水平跳槽还是垂直跳槽
不建议水平跳槽,很难有太大的成长,有点类似赚个价差 (例如商品在美国卖100镁,
在台湾卖80镁,换了一个地方看起来好像薪资成长了,但实际上自己的价值没有改变)
举个例子,我在2016~2018这段时间看到很多support team的小弟弟小妹妹很开心的
换去Big 5的公司,但深度一聊会发现,Big 5 可能根本没有用更大的成本来雇用他们
工作内容结构上大同小异,负责的数量有增加合作对象也比较全球化,但薪资只有成长
约30-35%,对你来说很开心,成长了30-35%,对公司来说更开心,因为他根本没有花更
高的成本就挖到一个训练好的人
同样的职位在前公司可能是100,在新公司是130,但可130根其实是他们用人的基本起跳
价,你可以喊的其实是150~180。
所以这时候两边都会很开心,但这个开心的时间可能只有你看到offer的当下,会有烈酒
微醺感,等到正式开始工作,你旁敲侧击的发现跟你同部门同工同事薪资都高了
你15-25%的时候,你的微醺感马上就变成了宿醉,再来每天都会开始酒后的郁闷
所以个人建议,跳槽要尽可能以质变的跳槽为主 (当然还得考量环境因素、个人
因素、公司现况...等多种复杂的问题)
有些朋友的跳槽 是为了跳槽而跳槽,有些朋友是为了更好更大的目标而跳槽
本质上,这两个跳槽的模式就会是很不一样的结果
再说道薪资的增幅到底要多少百分比合理呢?
在小弟的工作经验里面,我第一份工作31280,下一份打算开36000。面试官直接问我
最低你接受多少? 当时年少太菜不知道怎么反驳他,就硬生生地砍了自己的价格,
后来确实也是部门最低薪资的菜灰
所以在寻找工作的时候,就应该要先广泛的打听这个职位到底有没有符合你心中的期待
如果没有,根本不要去浪费时间
但我也遇过,某外商开了一个APAC scope的缺,听起来很高大尚,仿佛就是要超过
200一年,没想到一谈下来他们只愿意出最高150,中间还不断的各种嫌弃
这类行我会把它定义作搞不清楚状况的公司
最后跳槽也是有成本的,首先你要重新适应一个环境、新的政治、新的流程,还要放弃过
去已经被自己经营到一定水准的前公司,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从业超过3年,低于
30% 增幅的职位都不需要去浪费时间,给不到我要的薪资为什么我要跟你混?
公司常见的伎俩
1.我们真的非常中意你,但目前有某些难言之隐,是否能接受XXXX金额,未来保证每
年加薪补给你?
实际上:每年增加的幅度都是固定的 除非有非常卓越的战功 (甚至有卓越的战功也没
获得超额增幅)
2.公司有公司的规定,按照规定我们能核给你的就是这个金额,你去其他家也不会比
我们更好。
实际上:业界比你好的手指+脚趾还数不完
3.你的金额没问题,但我们的结构是本薪+续任奖金(年薪的10%) = 你要的金额
实际上:这其实就是个陷阱,在正常情况不考虑景气或某些产业突然爆红的情况
一年调薪正常范围是3-5%,绩效好的才有可能拿到5-8%,很红的人才会有8~13%
你把我全年的年薪+留任奖金 跟我说满足我的条件,然后我今年拚死拼活的干
绩效非常好,你帮我打了8%的增幅,实际上隔年的年薪我还是被扣了2%
尤其在你手上没有其他offer或面试,偏偏又非常想要走的时候,就特别容易中招,
白白浪费了跳槽机会
所以当你决定要进行外部跳槽的时候,就应该认真寻找你真的想去的公司还有职位
用尽一切的管道去探听他的薪资范围在这个基础上,看看你要"增加多少"
毕竟薪资就是谈判,正如那句名言:谈判桌上的结果取决于你的要求夸大了多少
但老板也不是白痴,还是需要先提升自己能够提供给企业更大价值的利基点,
好好的写在CV里然后在面试的过程,各种举例的时候用你过去的好的绩效来证明你
够格拿这份薪水,并且在日后的工作中,努力提供你的价值为下一个机会作准备
至于职缺是多是少,这应该不是需要担心的事情,要担心的当职中意的缺出来的时
有没有能力去竞争这个职位,如果都没有出现职位,那就要检讨是不是自己的专业
和价值已经不被市场给认同,这时候应该要开始改变学习的规划
打了这么多字还是被塞在马路上......
※ 引述《z1976 (z1976)》之铭言:
: 跳槽薪水怎么谈,不是像很多人讲的一定要几%以上才考虑,就算是猎头主动找你的,对
: 方的人资也是只有固定的quota让你喊价,不是说需要人才就会随意让人喊价。通常只有
: 用人主管有权限帮你突破人资的底限,这就看主管有没有喜欢你到主动去跟人资争取的程
: 度。
: 但是你至少至少要把转换的成本算进去,例如通勤时间增加、车资、油费、工时增加,甚
: 至重新适应新环境、新文化可能短期会对你造成的心理负担等等,不要表面上薪水增加几
: %但实际上是亏本的
: (例如我在原公司地下室有配车位,新公司没车位造成我要在外面租之外,还要走一段路
: 才能到办公室;就算我能改骑机车或搭大众,虽然更省钱,然而对我来说不只是损失车位
: 的价值,也损失了一个选择-雨季不用淋雨停好车直接上楼这种爽感,那这部份的损失量
: 化起来我觉得要八千块/月才能弥补)
: 再来会跟你现在的工作状态有关系
: 你能不能为了好一点的机会而在现职多蹲1~2年?甚至不跳你也没差,现职是否除了薪水
: 不太满足之外,其他部分让你身心灵都还算安定甚至满意?有这样状态的话当然你可以说
: 没有50%免谈
: 但假如你是因为公司文化不合、和同事相处不好、公司前景堪忧,多待一刻都坐立难安,
: 或是对于少数金钱需求孔急,那你就没办法设一个太高的条件,这完全取决于你个人的状
: 态
: ※ 引述《arctangine ()》之铭言:
: : 代po
: : 各位大大好,
: : 我知道这个话题讨论很多遍了
: : 但小弟我还是觉得跳槽加薪10-30%甚至50-60%
: : 都还是要看现在基底是多少而定
: : 想请问各位大大,
: : 如果年薪整包是130万,跳槽年薪应该抓几%
: : 又年薪如果是200万,应该抓几%好呢?
: : 是不是年薪越高,跳槽的幅度会越低呢?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