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投资偏向软件、造成过热或不切实际?
http://bit.ly/2NFq3LO
由于近两年来,创投似乎将过多资金投入量子计算领域,因而引发量子计算的寒冬将至之联想。尤其,是在Google最近宣布已实现量子霸权之后,从《自然》杂志的一篇文章分析显示,量子炒作正在转化为对该技术的大规模投资,但它可能是一把双刃剑。这的确是一个特别令人担忧的信号,因大笔创投资金投入了量子软件公司,而量子计算还包括硬件及材料,若在硬件尚不清楚及材料不完善之前,量子软件公司就先为尚不存在的硬件设备进行软件设计算法和程序,这似乎为时过早。
根据《自然》杂志的一项分析,到今年(2019)年初,私募基金自2012年以来已在全球资助了至少52家量子技术公司,其中许多是从大学衍生出来的。《自然》分析认为,在2017年和2018年,这些新创公司从私募基金获得了至少$4.5亿美元,超过过去两年的1.04亿美元。
从量子技术领域来看,区分:套件/工具及服务、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软件、传感/材料等5大部分,2016年投资在电子通信为主,2017年转向量子计算、量子软件,2018年则大笔资金投向量子软件最多,量子通信及量子计算次之,且开始关注量子所需传感/材料(如图一)。
三星电子创投基金投资量子计算公司
三星电子最近也开始跨入量子计算的领域。量子计算是一种利用量子间缠绕、叠加现象来处理资料,且运算速度比超级电脑快上千倍的新科技。
三星旗下的创投基金“三星催化基金”(Samsung Catalyst Fund),最近投资了一家量子计算新创公司IonQ。据维基百科,IonQ位于美国马利兰州大学College Park的量子计算硬软件兼备公司,正开发一种通用的捕获离子量子计算机和软件来生成量子电路,并优化和执行量子运算。
三星为IonQ发起了新一轮总计5500万美金的募资,参与这一轮的投资者包含了Mubadala Capital、Amazon、Hewlett-Packard Pathfinder、Airbus Ventures、ACME Capital和A&E Investment等,共获得了7700万美金的资金,至于三星自己投入多少资金则未揭露。计划将资金投入量子计算的发展,并朝向量子计算机商业化的目标迈进。
量子运算新创公司纷纷成立
目前,量子领域的新创公司,除IonQ外,还有成立20年的D-Wave,他是量子计算领域的先驱者,现已开发出两套量子计算系统售予美国军方和NASA等重量级客户,用以解决特殊、复杂的计算问题。亦有许多新创公司投入量子计算的软件应用层面,例如1Qbit、Rigetti及QxBranch。QxBranch近期被Rigetti收购。还有,Aliro在今年(2019)10月刚完成种子轮募资,三星也参与其中,目标是开发云端量子计算服务的新创公司。
科技大厂更积极跨入研发量子计算技术
除了量子科技新创企业外,科技大厂更没在量子科技的领域中缺席。
依照量子计算演进进程来看,现在的量子科技已经发展到了所谓的“系统期”,也就是理论与实践趋向完备、即将朝商业化推进的阶段(如图二)。研发量子计算的科技龙头如IBM、Intel和Google等早在量子计算的实验期或更早便已开始了量子计算的实验与探索,如今皆已打造出量子计算机的雏型:
Intel的Tangle Lake
IBM推出53 qubits量子计算机于云端供研究人员和公司使用。
Google推出54 qubits量子计算机Sycamore。
微软则是开发出了量子计算机的程式语言Q#和量子计算的开发工具等,预先建立将来量子计算商业化后所需的软件开发接口。
中国的阿里巴巴集团则开发出了阿里云量子技术服务,供研究人员以云端计算的方式使用阿里巴巴的11 qubits量子计算机。
最近,从IBM及谷歌陆续发表的量子技术研发成果来看,量子计算的硬件设备已经达成了“量子霸权”(quantum supremacy)。另一方面如微软和许多新创企业也致力于量子计算的(软件)应用层开发。同时,市场上也出现了如三星电子等大型企业开始投资量子计算。因此,从现阶段来看,量子计算仍处于发展阶段,若要达到商业化目标,根据谷歌的看法还要10年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