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torm.mg/article/443836
主笔室2018-06-01 07:30
如何让国内一半的科技业老板去坐牢?业者提供了一个答案:订定《敏感科技保护法》,
然后强力执行即可。这是近日流传在业界的笑话,但确实有一定的真实性。
为免国内技术、人才流失,过去曾有意订定《敏感科技保护法》,但过去几届立法院都未
通过、甚至未进入实质讨论,因为业界都反对,一来认为现有法令(营业祕密法与两岸关
系条例)已能规范;二来认为此法令观念上与执行上问题百出,最后可能变成动辄犯法、
业者易因而被入罪。
不过,近来传出府院高层在5月中曾两度召集相关部会,就草案内容进行实质讨论;工总
为此也在日前邀集国内主要的科技大厂,召开内部会议讨论,业者仍持反对态度。主持会
议的工总副理事长、神通集团董事长苗丰强说,这法恐怕会让一大半的企业老板坐牢,“
以后,我们可能要在牢里开会了。”
这次蔡政府积极想推动这个《敏感科技保护法》,不必怀疑,虽然不明言针对性,但显然
主要是要防范科技产业的技术外流到中国;而以立法初衷与概念上而言,大概也不会有人
反对,毕竟大家都不乐见本国技术外流。
但问题是一旦立法且把审查、决定权全部交到政府手上后,一切都将走调。
首先是何谓不能外流的“敏感科技”?单是争执其内容、技术层次就吵不完,最后一定就
是“由政府相关部门判定”。但接着的问题是:科技产业市场变化快速、技术进步是2-3
年就可能是一个世代的变化,而不会有例外的是:官僚单位一定采最保守的态度判定、而
且对技术的认知一定落后整个市场,最后官僚单位拥有判定的权力,将拖累甚至拖垮整个
科技产业的市场策略与发展。
其实,过去的案例就可证明官僚单位的保守与落后,如何的伤害企业。当中国要发展LCD
产业时,留下特许证等待台湾的友达去投资,但政府东卡西卡、又是要在台湾相应投资、
又是只能拿落后技术去投资,结果是核准时已“时不我予”,中国把特许权给韩厂,同时
大力投资本土厂商,友达已无利基可言,今日中国面板产产量已超越台湾。
半导体产业情况相同;早年台湾卡住晶圆厂赴中国投资,结果反而养出竞争厂商中芯,之
后才放行8吋晶圆厂去中国,当时扁朝的经济部长林信义就说过:“早就该放几只老虎,
去管大陆这片丛林,去咬破坏价格的猴子”而政府至今仍卡住IC设计龙头联发科,结果只
见中国的展迅、海思一路起来。
因此,对这种把审查决定权全然交结政府的作法,其弊甚明;而且从动机来看,科技厂商
其实更有诱因保护自己的技术、智财权,而何时以何种方式,可以把技术拿到海外其它地
方使用,或是独资企业、或是合资、或是授权,企业对市场变化、产业趋势,一定远远比
那些官僚了解。业界说,“敏感科技”既不是法律用语,也不是科学名词,根本无法定义
,最后就是沦为官僚自由心证决定,而官僚又一定是看着民粹风向、揣测著政治动向及长
官们的想法。
这种决策方式,对企业而言当然是潜藏风险与灾难;更大的灾难是《敏感科技保护法》草
案中,订有严厉的罚则,违反规定不仅为刑事责任,且可究责至企业负责人,刑期可长达
7年。此所以业者会说出此法恐怕会让一大半的企业老板坐牢,“以后,我们可能要在牢
里开会了”的话。
此外,政府恐怕错估了台湾在全球科技产业的定位。台湾确实在某些科技技术上仍有优势
,但其实基本上台湾仍是技术输入国,大部份还是要靠与海外合作开发,同时技术在商业
上也需要有出海口。如果台湾真出台如此严厉管制的法令,是否管得住技术外流尚有疑问
,但更可能的是先掐死自己。
例如现阶段可被认为“敏感科技”的技术,大概不外乎5G、AI、互联网等IOT产业领域,
但很悲伤的是这些技术,台湾其实不拥有核心技术,更不是全球最前端的领先者;台湾企
业在研发这些技术,基本上还是靠与国外的合作(如高通)。政府只要订下一个严厉的管
制输出限制,大概合作伙伴就跑光;照业者的说法:所有商机立即丧失,技术研发、创新
也会停住,无法前进。
当然,山不转路转,企业要规避这种不合理的管制,能作的应该就是:海外另外成立公司
,把技术合作与研发直接就放在政府管不到的国家。原本政府想要产业升级、企业多多把
研发中心设在台湾的期待,就完全不必寄望了,反而是把这些研发技术都往外推吧!
难道这就是政府要的结果吗?回首过去,政府应看看有多少台湾企业被不合理的管制管到
商机尽失、竞争力下滑?这部《敏感科技保护法》,还是让它继续尘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