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刋的老板谢金河在11月2日写了苹中信,直指面板业灾难不远。
小弟在此想要发表一下自己片面的观察。如有什么似是而非的观点,还请各路英雄指点。
台湾曾经是主机板业的全球覇主,风光十分,大大小小族繁不及备载:华硕、技嘉、
微星、精英、华擎、映泰、承启、友通和磐英等等。
台湾也有许多DRAM厂:华邦电、茂硅、茂德、华邦电、南亚科技、力晶半导体、世界
先进。
台湾更有许多NB代工业:广达、仁宝、纬创、英业达、和硕。
连规模很小的安全监控业,也有超过十家以上的台厂相互竞争。
其他的产业如:芯片组的威盛、硅统、扬智等;手机业的明基、华宝、英业达。
这样的状况,有什么好处?
优点:
人才相互流通、技术水平彼此拉近、整体技术水平拉高,竞争力得以全面提升。
缺点:
人才的不当挖角,商业机密的不当取得。(这两点其实是优点的一体两面)
价格战争、人力资金设备的浪费、鸡蛋放同一个篮子。
我们从缺点之一:价格战争做为思考的起点。当价格战争发生时,其实是代表产品
已经进入成熟期,而业界多数都已经掌握这个产业的关键技术、know-how。
所以企业的出路可能会有: 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提高品牌价值、成本降低等。
如果前三者不能发生,那么就得想第四个方法: 降低成本。
以制造业而言,产品成本结构通常是:原料成本、加工成本加上一点点buffer给RMA等等。
售价减去产品成本得到的毛利率必须要能够支撑公司的营运管理成本。
所以许多企业无法取得前三样成果,很容易地将企业导向第四种方法。
如果能在营运管理上创新,那么毛利率低一些、公司也得以求生。但最容易做的仍然是
利用他国便宜的劳力。
这种做法,企业本身得以存活,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这个产业的价值仍然无法提升、
价格战争仍然存在。连工作都往国外移动,更不必问员工薪资要如何提高。
那么四大惨业DRAM、LED、面板、太阳能等厂房难以移动或因政府法令难以移动的又如何?
从价格战开打、到公司赚不了钱、到人才流失到、到技术无法突破或领先、到更加嗜血
的价格战。这无疑是恶性循环。那么员工薪资请问要如何提高呢?
有没有办法保有产业结构的优点又去除缺点?我认为可能的方法是整并,并将枪口向外。
例如面板业如果国内整并为两家,在成本结构上必定有改善的空间,而此时来自国外
的竞争依然存在,产业不致怠惰沈沦。而企业在存活之后,务必要以不同的方式存活,
不要光想着降低成本。例如谣传苹果将面板转单国内供应商,但却因良率问题又回单给
韩国厂商,令人哑然。话说回来,整并可能发生吗?我无法评伦。
那么怎么选一个好企业做为长久的竞争优势?你不会想要在一个夕阳产业、惨业里
服务许久,但最后因为累积了大量不再有用的经验而降低自己的价值吧?
DRAM是不是很好的产业?必定是,所有IT产品有要DRAM,但是台湾DRAM有没有前途?
只能说目前看不到。
面板业是不是很好的产业?必定是,不单是电视,许多资讯看板、IT产品都要面板,
但是台湾面板业有没有前途?只能说目前看不到。
NB代工业,在台湾没前途。在人力成本低的地方会继续生存下去,但企业的价值
不会增加。所以企业扩张机会不高,人在里面得在各方面都很周到或选对主子,
比较容易往上爬。
所幸,大部份工作的本质,并不会因为从事夕阳产业、惨业而变得无用,只是要
在相关产业Reset就是了。
依小弟看法,如果一个公司的毛利率在30%以上(愈高愈好),那么这个企业暂时没问题。
但仍得细看毛利率的由来是什么,这就复杂多了。简单来说,如果是因为品牌价值或产品
的创新就会让答案再肯定一些。
最好的公司是:寡占事业、有门槛的事业、以创新为本业的企业或者以上企业的联集。
别担心自己没价值、或没建立门槛的才能,只要你有他们要的素质,进去后自能增值、
有所发挥。
那么超好的公司呢?就是自己创业啦,以北欧国家的企业为范本不断努力,能够成功
固然可喜,万一不能有所成就,但至少你曾经努力行动想打破22K的魔咒,很酷吧?
但别想要沈溺于酒色财气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