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02 00:50联合报 俞宁人/资深媒体人(台北市)
一个国家的伟大,在于它是否有深厚的文化,而不仅是船坚砲利。国家文化的高低,则系
于人民整体的人文素养。人民粗鄙,就不会珍惜数千年来祖先凝聚智慧所留下长篇累牍的
古籍,有人笼统地称之曰:古文或文言文,而指古文是封建的余孽,是统治者禁锢人民思
想的工具,是已经失去功能的死文字,学生无需学习这些既无用又残害活泼心灵的废物。
台湾时下的古今之争,其焦点有二:
一、有人认为,文言文是封建的代表,是某些政权用以禁锢思想的工具。我们承认,文言
文中确有封建思想,也确曾用来作为禁锢思想的工具,但我们也想请教,白话文中,就没
有封建思想的作品乎?靠着国高中学生少读几篇文言文、多读几篇白话文就可解放思想,
臻于通达之境乎?
二、有人认为文言文已是无用的文体,今人已无人使用文言文写文章,为何还要花时间去
阅读这些死文字?
我们也承认,现代人早已不用文言文写作,日常生活中,文言的对联、酬酢的诗文只是少
数人的即兴之作而已,但庄子说:“无用之用,大矣哉!”。以数学为例,对大多数人何
用之有?三角函数、对数、无理数等,在日常生活中,几如天边之浮云,但学生学习数学
的过程中,毕竟学到了逻辑的推理,学到了形体变化的科学演绎,更学到了什么是抽象的
思考,这就是无用之用。足见有用、无用之辩根本是个毫无意义的议题。
文字的功能演变至今,除了应用之外,它毕竟还承担提升人文价值的任务。何谓人文价值
?基本上,就是承接我们祖先固有的文化,再予以发扬光大。其涵盖面岂仅是文学、艺术
而已,举凡宗教、政治、学术、饮食、人际关系、生活习惯等,无一不是文化的一环。而
文化的线,便是藉著浩瀚的古籍向下不断地延伸流传,如思想面的孔、孟、老、庄,宗教
面的大量佛典,文学面的历代诗文,它绝不是断简残篇,而几乎已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中,
甚至血脉中了。
今天,当权者蔑视古文,必去之而后快的心理,追根究柢,目的在“去中国化”而已。然
而,让中学生少读几篇文言的小动作,对早已在人们心中扎根的人文价值,毫无撼动的作
用。大量人潮仍会涌向妈祖或佛祖的庙宇拜拜;大量人潮仍将涌向故宫博物院参观那些“
封建而无用”的文物;无数国人仍习惯唸唸有词“衣食足而后知荣辱”、“诸法皆空”等
封建名句,这些都不会在社会中消失,少读几十篇文言、古文,岂能将这些深入骨髓的人
文价值弃入垃圾桶。
如果执政当局真想玩“去中国化”的游戏,我倒建议,不妨从故宫博物院下手。在某些人
眼中,“故宫”二字无异是封建的符号,而该院所有藏品无一不是中国历代文化的象征。
如果将故宫博物院拱手归还中国大陆,不是更能彻底表达台湾与中国在文化上分途的决心
?此不仅会引起国际的震撼与重视,在两岸关系上,也可以彻底表达“一边一国”的重大
理念。此一颠覆性的行动,才是踏出“去中国化”、尤其是“去中国文化”重要的第一大
步。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734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