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紫砂壶的好坏与对茶汤的改变

楼主: anita820608 (Mandarina)   2018-12-13 01:47:44
※ 引述《sigwa (菜瓜)》之铭言:
: 实在是有点看不下去,所以跳出来救救初心者
: 原po小妹怎么讲还是promote 自家有在经营的
: 新制小名家壶
: 所以虽然没空出来多写点东西,
: 但是还是简单砲一下顺便手动备份。
: 1. 不懂泥料硬要批厂壶泥料,
: 妳知道有人早就在用精密仪器在做分析,
: 也在某个年代后看到练泥的大转折,
: 当然我并不想告诉妳答案,
: 因为妳就继续错我才好跟入门茶友说
: 妳因为挺自家经营的商品有所偏颇
我只是单纯分享以前入坑后交了不少学费,也咨询过许多宜兴当地老师得到的答案。
今天有人询问是对我的说法认同或是有兴趣,我也只是善意的将所学到听到的与大家交流

大哥吝于指教就印证了众多老师笑说:台湾真正懂紫砂壶的人不到1%。
我当初听到也是心里不舒服,但现在总算能够理解为什么明白人都说水很深结案。
: 2. 不论什么级别的产品,都有其存在的意义,
: 但是那个意义,不是为了扳倒谁!
: 早期的厂壶、90期订制壶与小名家、
: 跟现在的新锐小名家,
: 每个类别都有针对的客群跟诉求,
: 只要不是商人吹嘘唬烂的太过头,
: 青菜萝卜各有所好,没有什么非怎样不可
: 但是如果套上妳的逻辑,
: 要像断水流大师兄那样,
: 说在座的各位都是XX
: 我认为新制的小名家壶最不入流,
: 推荐入门茶友买视觉系的壶,
: 中看不见得中用是要干嘛?!
承大哥所说青菜萝卜各有所好,我尊重大家的喜好,从未强迫任何人非得认同不可,但是
我的喜好你却说偏颇,我只好玻璃心的认为被霸凌了。
无法互相切磋交流及建立友善沟通的桥梁,只好让大哥想救的无辜初学者们继续待在井底
无法明白真相。
有个制壶老师父曾经跟我讲过,是你的言行举止使明白人闭嘴,因为你开心就好,明白人
也不想让你不开心。
: 其实这几天我一直很期待
: Aditya版友可以出来劈头一句神回复,
: 然后妳大概就可以收工不用教育妳的消费者了
缘分这种东西一点都不强求,不劳大哥操心了。
今天发这篇文的同时也觉得很难过,以为能为茶友与壶友分享相关的知识,找些答案与真
相。
我与大哥从未在台面下有过交集,居然能知道如此的详细,无论是派间谍还是开分身,可
见大哥都别有用心。
茶版这个地方不就是让大家分享共享心得,了解真正的知识,讨论新的观点,大哥存在的
意义如果只是嘲弄、戏弄善意分享文章知识的人,把茶版当成你自己的游乐场,一昧的指
责却不明确的告知错误的地方,大哥的心机真的很重啊!
大哥你达到你的目的了,小妹也真的不开心了
,希望几年后大家接触过许多茶与壶,在回顾看看今天看到的是否为真。
尽管心里不舒服,但还是原先打好的心得还是分享给大家看看
———以下正文———
在同样的投茶量、水温、冲茶手法、浸泡时间、相同cc数的情况下,使用玻璃、瓷器、紫
砂等不同材质的茶具的使用心得
先说结论:
紫砂壶比玻璃、瓷器更能有效的发挥茶性,使茶的滋味更加好的被体现出来,同时也是发
茶性最佳,宜茶性最广的。
原因是紫砂壶双结构气孔特性保温性强、散热慢,茶叶释放溶出物相对于瓷器强,醇厚饱
实感较佳,双气孔效果导致一些香味会吸入壶盖壶体,所以壶盖闻香较差,“特殊泥料及
高温烧成除外”。但茶叶物质释放较多,喝完闻杯底却是比瓷器香。
更简单的讲紫砂是矿物,类似滤水器效果,矿化水质呈微碱性,增强适口感,双结构气孔
一个气阀一个气屏,形成内真空微压缩,能使茶叶释放物质溶解于水,所以容易达到水含
香境界,除非嘴巴坏掉或者买到假货,差异之大如同换了一支茶。
瓷器泡出的茶汤物质融出较少,因瓷化单气孔较为闭锁,香气容易附着于盖上,对于喜欢
闻香的人很合适,茶汤喝完杯底较无香味。
瓷器中碗盖为王,盖碗泡茶,方便快速好清理较容易控制茶汤变化。
挑选盖碗口不应密合,要有些许弧度,免得吸住盖子,大小挑合适自己得指距,盖纽要高
较好拿捏,杯沿应薄而扩散热才快不易烫手。然后…烫著烫着你就习惯了XD。
玻璃壶烧成结构玻化重透气性差,容易闷坏茶叶,咖啡因儿茶素释放较多,却也是新手老
手都爱用,除了容易取得,同时有能及时观察茶叶舒展茶汤变化来决定何时出汤的优点。
喝茶只为喝茶,充分了解茶叶跟器具就能泡出多种变化。
各种茶器具各有各好,不管是中性紫砂、碱性瓷器、酸性玻璃,找出适合自己的器具搭配
正确优质的茶叶,健康开心喝茶才是最好。
作者: sigwa (菜瓜)   2018-12-13 06:40:00
看到妳回第一段就知道没料又要硬讲,连已经科学验证的事,都还想用精神胜利法这种烂话术混过去,是生意不太好一定要来这里拐新手吗另外不是我心机重,是早就有一堆前例,茶商壶商被指正后,话术也跟着不断提升,妳既然要从事壶的买卖,妳的功课自己练好吗
作者: bluemkevin (WHO WHO)   2018-12-13 09:16:00
泥+窑 各时期差距不小讲“现代壶泡茶比较好”其实也颇有争议的,就我喝茶的经验,很难有一把壶可以泡全部的茶都合适,更何况直接用一个很大的集合来套用
作者: adrian84216 (龟先生)   2018-12-13 10:21:00
杯底香对比的部分,似乎不一定是这样?瓷盖碗薄为好也不一定,端看要泡的茶还有想要泡出怎样的茶汤。建议错字改一改比较好阅读
作者: d12345d (DD)   2018-12-13 11:40:00
为什么瓷器溶出量比较少 有用TDS 计去实测吗我如果没记错 瓷的应该溶比较多
作者: bluemkevin (WHO WHO)   2018-12-13 11:56:00
有时候溶出量也不是重点
作者: d12345d (DD)   2018-12-13 12:16:00
溶出量不是重点 你知道 我知道 但是有人说瓷溶出比较少是不是有些问题了
作者: bluemkevin (WHO WHO)   2018-12-13 12:38:00
以TDS 来说可能待商榷就是
作者: lynch9527   2018-12-13 19:15:00
不到1%....当大家都塑胶的吗
作者: bluemkevin (WHO WHO)   2018-12-13 19:27:00
不到1%很正常
作者: d12345d (DD)   2018-12-13 20:42:00
1% 20万人 也不错啊 反正打死我也不买陶 继续用瓷
作者: osc63360 (我是??)   2018-12-13 23:34:00
我泡茶用紫砂壶泡茶茶可以放2天不会坏
作者: bluejames (阿九)   2018-12-14 00:48:00
小妹的意思是请菜瓜大指点一下吧他自己不是也认为懂紫砂的不到1%吗
作者: lynch9527   2018-12-14 03:21:00
应该是指有泡茶的人的1% 这我觉得太夸张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