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道可,道非,常道”这样解释恰当吗?

楼主: nknuukyo (我无所能因敌成体)   2022-04-07 14:13:08
我通常会直接这样吐槽:
一、用庄解老,失败;
二、道可道非,常道,这是台湾朱壁修较先提出的断句版本,引用断句,
不附加引用出处,失败;
三,早期文本,不做【常】,做【恒】,恒有纯粹之义,拿错文本,失败;
四,可道在荀子中,可为动词,道为名词,可表示肯定、圈束之语义,
所以【道,可道也,非恒道也】三个道字都是名词,第二个道并不当成【说】,
当成说就会产生一个中哲圈常见的搞笑现象:
道可以说就不是道了,你太计较就是著文字相-但惧文字相还是着相,
名称、形象、地位、阶层都可以让人着相,那里只有文字?
五,【道,可道也,非恒道也】-这句话是现象(结果);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这句话是成因,
  这种先交代结论,再叙述成因的语法在先秦时代较为常见,道德经出现的比例更高。
六,道德经关於哲学知识论的篇幅至少有十四章,
  其中道经前两章将道家知识论的定调得非常清楚,
  像一些章节甚至会说明【人类认知的形成过程】,这种讨论连西方哲学都还很欠缺。
七,道德经有很多诠释角度,自圆其说只是基本,对于这种很弱智的解释,
  就丢几个问题看它会不会用种【高来高去】的方式回答大概就知道底蕴如何。
  朱壁修在道德经的断句跟解读虽然我完全不认同,
  但起码他还尽量在整个文本中找出一以贯之的逻辑。
  这种抄一半的我就不晓得该怎么说了...
  
  附注:虽然朱壁修老师的道家部分我觉得过于一厢情愿,
  但他在中医经络学上面的解码,仍有不少独到之处值得参考,至少还救活不少人。
※ 引述《muscidae (异羽)》之铭言:
: 标题: [问题] “道可,道非,常道”这样解释恰当吗?
: 时间: Thu Apr 7 13:04:04 2022
:
: 前一阵子看了一本梁冬所著的“庄子教你看懂人生这场戏”(ISBN: 9789865061555)
:
: 书中提到齐物论的“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
: 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
: 解释的时候,也指出道德经的第一句断句,从齐物论的角度来看可以写成
:
: “道可,道非,常道”
:
: 只单从这一句话来看,似乎很有道理。但由于我从来没有把道德经从头到尾读过一遍。
:
: 不知道如果用这个断句的方式解释,来看道德经全篇的内容合不合适?
: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