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全真创教祖师王重阳的少年时代

楼主: lcortcsh (骑自行车)   2017-04-11 12:46:04
王重阳,正史中无传,但他在《道藏》中的传记材料却有多种,比如:《甘水仙源录
》里有他的碑记——《终南山神仙重阳子王真人全真教祖碑》(金代)和《终南山重阳祖
师仙迹记》(金代),《七真年谱》(元代)里有他的年谱,《金莲正宗记》(元代)、
《金莲正宗仙源像传》(元代)、《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元代)里有他的传记等。
下面我们为大家呈现的是金元时期人们心目中的王重阳形象。
王重阳出生在一个豪门大族之家。金代金源璹撰《终南山神仙重阳真人全真教祖碑》
称其:“家业丰厚”;金代刘祖谦撰《终南山重阳祖师仙迹记》称其“以财雄乡里”;元
李道谦《七真年谱》引王粹所撰(王重阳)传云其:“世以赀产着姓”;元秦志安《金莲
正宗记》卷二载其:“家世咸阳,最为右族。”元代赵道一撰《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
则说“时咸阳、醴泉,惟师家富魁两邑”,综合上述记载,可知王重阳家业丰厚,咸阳、
醴泉两县财主老大,在京兆府咸阳县,是当地的豪门大族,响当当的土豪。
王重阳有咸阳人,盩厔人,醴泉人,终南人四说。
金源璹撰《终南山神仙重阳真人全真教祖碑》称其:“应现于咸阳大魏村”,刘祖谦
撰《终南山重阳祖师仙迹记》称:“师咸阳人”,李道谦《七真年谱》引王粹所撰(王重
阳)传云其:“京兆咸阳人也。”秦志安《金莲正宗记》卷二载其:“家世咸阳”,刘天
素、谢西蟾《金莲正宗仙源像传》指明:“咸阳大魏村人”,赵道一撰《历世真仙体道通
鉴续编》也称其“京兆咸阳人”,可见王重阳籍贯咸阳诸传并无异议,其具体地点为大魏
村,大魏村即今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双照街道大魏村,从咸阳老城出发,沿西兰公路向西
北方向,约14公里处。
根据金源璹撰《终南山神仙重阳真人全真教祖碑》:王重阳“应现于咸阳大魏村”,
就是出生在咸阳大魏村,“(废齐摄事)后于终南刘蒋村创别业居之”,后来在终南县刘
蒋村建有别墅。秦志安《金莲正宗记》卷二载:“家世咸阳,最为右族,当刘蒋水竹烟霞
爽恺之地,营起别墅,作终焉计。”刘天素、谢西蟾《金莲正宗仙源像传》则说:“会中
原多事,秦陇纷扰,师每有出尘之志,乃迁终南县刘蒋村,创别业栖隐”;李道谦《七真
年谱》引王粹所撰(王重阳)传云:“京兆咸阳人也。世以赀产着姓,后迁终南县刘蒋村
,其母感异梦而妊”,赵道一撰《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京兆咸阳人,迁终南之刘
蒋村”,可知王重阳在终南县刘蒋村确有别业,只是别业创建的时间不明确,一说为笼统
的后,一说明确在“废齐摄事后”。终南县刘蒋村,在今户县,今属祖庵镇。与咸阳大魏
村相距约30公里。
《教祖碑》、《仙迹记》、《像传》、《金莲正宗记》等均载王重阳出生在大魏村
,《七真年谱》和《仙鉴续编》则比较含糊,李道谦《七真年谱》引王粹所撰(王重阳)
传云:“京兆咸阳人也。世以赀产着姓,后迁终南县刘蒋村,其母感异梦而妊”;赵道一
撰《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京兆咸阳人,迁终南之刘蒋村,母感异梦而妊,”,读
来似有出生在刘蒋村之可能。不过,《教祖碑》等明确记载王重阳出生在大魏村,时代较
早,《仙鉴续编》根据《教祖碑》等撰述,《七真年谱》所引王粹《重阳传》说法含糊,
当以早出的记载为是。咸阳大魏村原有金世宗完颜雍(1161~1186年)时建立的天圣宫,
纪念王重阳。还有元朝至元二十六年(1289)所立《重阳王祖师仙迹记》和明朝嘉庆四年
(1525)所立《重修重阳天圣宫碑记》两块碑石(据三秦出版社1990年12月出版的张鸿杰
主编《咸阳碑石》记载),也可作为金石证据,此两碑已于1963年移存于咸阳市博物馆。
有学者曾考证出,王重阳祖上由咸阳迁居终南,兴建刘蒋、水竹、烟霞等三个小村庄。其
所据文献,一是《金莲正宗记》所言“当刘蒋水竹烟霞爽垲之地,营起别墅”,二是《仙
鉴续编》:“迤逦出关,抵登州,夜归观中,书陕西所作诗于壁云:‘一别终南水竹村,
家无儿女亦无孙。三千里路寻知友,引入长生不死门。’”《重阳全真集》卷2亦录有此
诗,题《赠马钰》,“三千里路”作“三千里外”。在这两件文献中,出现了刘蒋、水竹
两个村名。而参考其他涉及王重阳生平的文献,营起别墅的是王重阳,并非其祖上,且别
墅只有“刘蒋”一名,没有记录王重阳终南别墅有两处以上。此中原因,当是对“刘蒋水
竹烟霞爽垲之地”的断句出现歧异。应当把“水竹、烟霞”两词看作修饰语,是对刘蒋村
别业地貌的描述,即:位于村外的小河边,竹林茂密,水汽蒸腾。王重阳诗中所谓“水竹
村”,同样是文学性表述,而不是通用的地名。与此相关的称谓,还有《全真教祖碑》中
所说“后迁居刘蒋村北,寓水中坻”,与此相类似。
鄠县秦渡镇重修志道观碑》称“师(王重阳)本醴泉人也”,未说明立说的依据,查
《鸣鹤余音》《祖庭记》,有王重阳“故乡长安京兆府,祖居醴泉太子村”的说法。可知
醴泉人的说法似来自于醴泉是王重阳的祖居地。
综上,咸阳大魏村为王重阳籍贯、出生地,醴泉太子村为王重阳的祖居地,终南县
刘蒋村则为其迁居地,属家族别业,说王重阳是咸阳人,是以籍贯、出生地而言,说王
重阳是醴泉人,是以祖居地而言(有点牵强),说王重阳是终南人,是以迁居常住而言,
至于盩厔之说,则是因为终南县曾在元初撤销并入了盩厔县(《元史》卷60《地理》三)
,与终南人说并无矛盾。
王重阳的祖父姓名没有流传下来,他在王重阳9岁时就去世了,活了82岁,王重阳父
辈有兄弟三人,都没有留下名字,王重阳的伯父在他23岁时去世,活了77岁,父亲排行
老二,在他33岁时去世,活了73岁。另一个叔叔生平不详。
王重阳的母亲也没有留下名字,查《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严处常条云:“先生姓严
氏,名处常,号长清子。京兆砾阳县人,即重阳祖师之外戚。”以此推测重阳祖师的母亲
有可能姓严,京兆砾阳县人,不过,砾阳严氏亦可能为王重阳的妻子族人,尚待更多史料
证实。
王重阳的小名叫十八郎(《全真集》),也许是王家同辈后代中第18个孩子,《祖庭
记》说重阳父母生有三子,重阳有二弟,但《全真集》频频出现王三的自称,并有《上兄
》,《兄死作》,《又兄去后赠侄元弼元佐》,《上兄寿》诸诗,可知二弟应该是二
兄之误,王重阳是家里的第三个儿子。《上兄寿》一诗提及其兄为三月十一日生日。在
《渔家傲》中可以得知王重阳五十三、四岁时,两位兄长已经亡于家乡。王重阳有诗《又
兄去后赠侄元弼元佐》,提及侄子王元弼、王元佐,《赠侄》、《以扇赠侄洗尘》诗提及
“七哥”,马钰《渐悟集》卷下,《憨廊郎》,《挂金灯》提及王重阳侄子王周臣,尚不
知七哥、王周臣与王元弼、王元佐的关系,而王周臣亦是一位“弃妻男产业”,好“神仙
妙诀”的学道之人(马钰《渐悟集》卷下,《憨廊郎》,《挂金灯》)。
综合诸多仙传记载,宋徽宗政和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西元1113年1月13(11)日),
王重阳出生于京兆咸阳县大魏村。王重阳出生时有异兆。金源璹撰《终南山神仙重阳真人
全真教祖碑》载:“仙母孕二十四月又十八日,按二十四气余土气而成真人也。”刘祖谦
撰《终南山重阳祖师仙迹记》称其:“母孕二十四月而生”,李道谦《七真年谱》引王粹
所撰(王重阳)传云:“其母感异梦而妊,及二十有四月乃生”,赵道一撰《历世真仙体
道通鉴续编》也说:“母感异梦而妊,二十有四月始生”。《教祖碑》的说法,是要把怀
孕的月数与二十四气及土气之数相配。其他的传记资料,因为略去了说明,使人有臆造之
感。当然,此说法究竟是后来的教徒为了增加其祖师的传奇色彩而杜撰的,还是真有其事
,我们后人已很难明白,按马唯科之常理推断,可信度不高。但也不是没有可能,世界之
最网站就记载了一个怀孕两年的案例,大家可以百度一下。
关于王重阳少年时代的情况,《仙鉴续编》称其“自小不群”,《鸣鹤余音》之《
祖庭记》说他“幼小入学明师训,九经圣典若习攻”,表明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儒家教
育。王重阳有《减字木兰花自咏》,词云:“小名十八,读到孝经章句匝”,意思是对《
孝经》剖章析句很多遍,王重阳《自叹歌》言:“嗟余幼年父母惜,长思孝养当竭力。情
知难报罔极恩,区区眷恋惟多积。”可知王重阳的幼年得到父母的宠爱,王重阳对父母非
常孝顺,对于孝经的学习并不只是停留在课堂上,还融汇在日常生活中。
《减字木兰花自咏》中还提及幼年“为庆清朝。爱向樽前舞六么。呼卢总会。六只骰
儿三没赛。傻得唯新。刮鼓丛中第一人。”专业术语较多,解释一下。樽前,即酒樽之前
,六么,即六么令,词牌名,呼卢,古代一种赌博游戏。共有五子,五子全黑的叫“卢”
,得头彩。掷子时,高声喊叫,希望得全黑,所以叫“呼卢”。总会指会聚集中之所,呼
卢总会意指聚众赌博,骰儿就是骰子,赌具,最常见的骰子是六面骰,它是一颗正立方体
,上面分别有一到六个孔(或数字),其相对两面之数字和为七。骰子是许多娱乐必不可
少的工具之一,比如打麻将、牌九等。这里说的骰子是指纯粹以骰子定输赢的赌博。一般
用来赌大小。骰子玩法很多,比较常见的是用3枚骰子和下骰盅。每次下注前,庄家先把
三颗骰子放在有盖的器皿内摇晃。当各闲家下注完毕,庄家便打开器皿并派彩。六只骰儿
,当指使用六只骰子的玩法,中国古代有六博游戏,属于行棋类的骰子博戏。六博本有大
博和小博之分,大博用骰六枚,称为“箸”,小博用骰二枚,称为“茕”。《颜氏家训》
云:“古者大博则六箸,小博则二茕。”在比赛的时候,双方互掷骰子,行棋步数则主要
根据博彩而定。古代也有用六只骰子定输赢的赌博,《西墅记》所载,唐明皇与杨贵妃掷
骰子戏娱,唐明皇的战况不佳,只有让六个骰子中的两个骰子同时出现“四”才能转败为
胜。于是唐明皇一面举骰投掷,一面连呼“重四”。骰子停定,正好重四。唐明皇大悦,
命令高力士将骰子的四点涂为红色,红色通常是不能乱用的。因此直到今天,骰子的么、
四两面为红色,其余四面都是黑色。厦门至今还流传一种用六个骰子的博饼游戏,称中秋
会饼。中秋会饼每会63块饼,取民间流传的赌具骰子6个,以一秀、二举、三红、四进、
对堂、状元为不同等第,依次为序让参加者投掷玩耍。它以一个骰子的四点为尊,一个出
现一个四点称一秀,两个四点称二举,三个为三红,四个为四进,顺子为对堂,五个以上
为状元。
没赛,意思是比不上,没得比,就是玩色子无敌之意,刮鼓,刮鼓令,词牌名,全词
意指王重阳年轻时喜好喝酒、乐舞、赌博,所有这些,都是因为朝政清平,这首词说明王
重阳的青少年时代朝政清平,父慈母爱,学习很努力,爱读孝经,还经常出没娱乐场所,
是赌博喝酒高手。结合《仙迹记》中“任气好侠”的记载,可以说王重阳性格中颇有任气
好侠的特征。这一点在惟有读书高的古代中国很是异类。
王重阳青少年时代的个人生活很幸福,但此时已是北宋统治末年。徽宗赵佶已从刚即
位时的上进青年,蜕化成荒唐的亡国之君,他相继委政于蔡京、王黼、童贯等人,为修建
宫观、园林,蔡京令搜集天下奇花异木,十船为一纲,运往汴京,称“花石纲”。时“六
贼”之一的李彦,置局京兆之邻汝州(今河南临汝),专门负责北方的“发物供奉”,逼
得百姓“殚财靡刍,力竭饿死。或自缢辕轭间”。接着,宋政府又实行支移杂变,加重赋
税,搜刮百姓财钱。赵宋王朝残酷地经济剥削,致使民不聊生,纷纷走上反抗之路。政和
五年(1115),王重阳四岁,正月,宴州少数民族起义,威振汴京。
宣和二年(1120年),王重阳九岁,南方睦州(浙江建德)方腊起义,参加群众百万
,“所至瓦解”。同时,北方黄淮平原上宋江又“啸亡命剽掠山东,一路州县大振”,“
官兵数万,无敢抗者”。宋江起义刚平息,宣和五年(1123),王重阳十二岁,以高山托
为首的河北、山东农民再起,“少者数百,多者数千,白昼横行”,以致“巡尉不敢抗,
县镇不能守”。宋朝阶级矛盾激化之际,北方女真兴起,在首领完颜阿骨打的带领下,政
和五年正月建都会宁府(黑龙江阿城南),国号“金”。天会五年(1125)五月灭辽,十
月,分兵两路伐宋。其西路军以粘罕为帅,从西京(山西大同市)出发,过雁门,破代州
,攻太原。次年十二月与东路军会合,攻下汴京,徽、钦二帝被废为庶人,押往金
都,北宋灭亡。这一年,王重阳15岁。
这场历史巨变的战火,虽未在终南县燃烧,但宋末战乱以及金朝西路军游骑在京兆附
近的破坏,当于15岁的王重阳以强烈触动。(文/望仙居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