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与恶》台湾人的集体心理咨商

楼主: bbbchu (Annie)   2019-04-22 04:19:09
(半夜也要追完的概念)
“我们与恶的距离”真的是好剧本、好演员、好导演、好配乐、好议题、好行销,各方面都好的零负评台剧。之前曾有听过一个未收看的理由是:“它要讲的事情我都懂,给那些需要看的人就好。”但是这其实并非一种道德劝说、针对特定族群、情绪渲染的剧。像是宣传讲的:“这是对台湾社会的一个集体心理咨商。”这是我较能认同的本剧定义。
剧中从随机杀人犯、犯案者家属、被害者家属、法扶律师、新闻从业者、思觉失调患者、精神科医师与社工师这几个角色去讨论台湾的社会现况,更不只的是还深度刻画了这些家庭背后,我们所看不见的困境。在言论自由的台湾,言论可以成为工具,却也能成为一把利刃。在批评之前,我们是否可以加上一点同理心,了解背后的脉络呢?也许或多或少我们也不自觉的用了偏见去定义某一种人。
但编剧要做的并不是要“劝善,劝好话”而已。她的集体咨商是,当你遇到了_你可以怎么做,当他遇到了_你可以怎么帮助他,还有避免成为任何一种伤害形式的加害者。而社会系四年找脉络、思考社会结构的训练下,我们习惯将问题从点线面延伸,但也因为知道问题不简单,所以我总是很难去选择立场,去提出解方。可是这部剧,却可以让我们去学习同理、去思考“如果那是你,你会怎么选择?我们可以怎么面对?”然而,编剧还是给了我们一个充满力量去努力的结局。我非常感动的是剧末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风波之后,进行了一个“受害者家属与加害者家属的对话空
间”,也许随机杀人是全社会都没办法抚平的伤痛,但是发泄了、理解了,也许能少一点恨,放掉一点执著、继续努力生活。
所以,编剧给了所有人不只一样回家功课。不管是媒体自律、夫妻沟通、儿女教养、病患同理、法令程序等等…(还提供了渣男Sample),好希望台湾每个人都看过这部剧,能够多听听别人的声音、省思自己。
Btw,真的很想说不要再讲台剧很难看了,是因为你只看八点档跟偶像剧,台湾的剧本跟对社会的细腻观察,一直(我爸)都很厉害好吗?拍新类型片也很努力好吗?不要再说陆剧怎样、韩剧怎样、美剧怎样,你要不要自己拿台剧的预算拍拍看?本剧在美国IMDb达9.5分,中国大陆豆瓣平台则获得9.4高分,同胞可是羡慕死我们能拍这种社会写实剧呢(https://udn.com/news/story/7332/3757412)
作者: Markdt110179 (马克头)   2019-04-22 07:51:00
好文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