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理解的程度有多深,与恶的距离就有多远

楼主: tp6xu3 (Dennis)   2019-04-22 01:42:49
看完感触很深,想写下心得纪录,于是就来PO文了,
以下有剧情微雷,但主要还是我个人的心得
看完“我们与恶的距离”(下称与恶)后,我真的很高兴,因为在这之前,
我最喜欢的电视剧应该是日本的“宽松世代又怎样”,但现在,可以很确定是台
湾拍出来的“我们与恶的距离”,看到自己国家的影视工作者可以写出如此有深
度的剧本、将社会议题融入影集中同时,剧情流畅合理不会枯燥及太过艰深,我
不是什么专业剧评,但身为一位观众,我觉得真的是很厉害,谢谢你们。“与恶”
剧中所要探讨的议题很多,从婚姻中的摩擦、理想与家庭的取舍私人的领域,到
媒体自律、民粹的形成、废死与否等的公众利益范围。针对这些问题,他没有给
出解答,或许这些问题永远没有完美的解答,但在不断的去面对与讨论、实际去
尝试改变,我们一定能走出一条远离恶的路。
其中,最吸引我的莫过于对贴上标签、社会的共同敌人,也是本剧的主线剧
情。回忆起之前李老师上课讲的傅柯的东西(其实还是不懂),现在更具体的呈
现在眼前,以下的心得主要是针对这个部分。
生于现代,人一定要组成社会、加入成为一份子才能够生存,但如同汉娜鄂
兰所说,人是有多样性、差异性的,要怎么去看待那些与“我们”稍有差异的同
类,是无可避免一定要面对的问题。他们跟我们一样吗?还是他们应该被贴上标
签做好隔离?甚至,他们还同样是“人”吗?
“与恶”一剧很明确地描绘出现实生活中被我们贴上标签的人们,重刑犯、
身心症患者、游荡者(哈哈哥)、以及他们的家属。剧中,他们的日常生活的欢
乐与挫折、对家人朋友的互动与感情,似乎与我们别无二致,唯一不同的是,他
们被当成敌人受到主流社会的追杀。到底,我们是怎么看待他们的?甚至,他们
彼此是怎么看待彼此、怎么看待自己的?应思聪对他姐姐说的“妳把我当人看好
不好?”实在是令人深思。我们应该好好思考,这些比较不同的同类,跟我们究
竟有什么差别?我们应该视而不见避而不谈、或是把他们当成敌人排除于社会、
还是承认并理解:人,终究是有多样性的。
标签的出现,是出于主流社会定义下的正常人对于异己的恐惧,同时塑造出
良好的公民形象方便大家遵守、达到规训(这个词是这样用的吗?)目的,统治
阶层便选出一些比较没生产力、有危害社会安全风险的人作为标靶,然后号召大
众去痛扁他们、把他们推出我们的生活圈,在有了共同敌人后,我们便能团结一
致的去征讨他们,战胜后就能开心的入睡,忘了低薪的生活、超时的加班、高额
的房贷、像屎一样的日子。但是这样爽完后真的能够解决问题吗?这些“恶”真
的就消失了吗?还是只能暂时性的麻痺及自我安慰?答案应该显而易见,只是我们
不愿去面对、承认。
我认为,既然“恶”是基于不理解而产生的,消除的方法,唯有以合适的方
式去理解与自己不同的人、尊重人的差异性,并认识到,我们毕竟都同样是人。
消除恶的方式,不在于事后的追究,而是事前的防堵。“恶”是我们自己去定义
的,只有在我们自己主动撕去标签的那一刻,恶才会开始消失、才能够共生。
当我们停止猎巫后,黑魔法就消失了。或许,所谓的犯罪、恶行永远不会根
除,但透过人的同理心、适当的关心他人而不是选择无视,拉近彼此心与心的距
离,便可以拉开我们与恶的距离。
以上浅见,请大家鞭小力点,并欢迎交换意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