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我们与恶的距离-思觉失调症

楼主: yehmei0102 (ㄇㄇ)   2019-04-22 01:50:58
以下有结局雷
以下有结局雷
以下有结局雷
以下有结局雷
公视幕后纪实超精彩的!
看完会很好奇林君阳导演到底几岁,
怎么看起来这么年轻,结果这么厉害!!
但其实公视幕后纪实,有一段讲错了...
饰演林一骏的施名帅提到思觉失调症的成因。
(以下是大意)
施名帅说思觉失调症是长期压力累积,可能会变成忧郁症,躁郁症,最后变为思觉失调症
,所以思觉失调症是一种综合。
这是错的!
至少目前的精神医学研究的结果,
长期压力的确会引发各种精神科疾病,但不会提高思觉失调症的机率,
回溯思觉失调症的患者们成长过程,有高压环境的机率,也没有比其他人更高。
长期高压引起的疾病,和思觉失调症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长期高压引起的疾病,心理咨商会有良好效果,但药物效果较不明显,有没有吃药的差距
较小。
思觉失调症吃药效果非常好,但心理咨商通常不特别必要。(当然稳定时要做也可以。)
其实真的有很多人误以为忧郁症、躁郁症,最后会变思觉失调症。
但其实忧郁症、躁郁症,都不会变成思觉失调症。
会引起这样的误会,是因为思觉失调症的病程很长。
很多人的病程,看起来像是一开始忧郁,后来躁郁症,后来变思觉失调症,但那只是因为
思觉失调症的病人,一刚开始有妄想、幻听时,还有现实感,会知道这跟别人说,别人不
会相信,所以家人看到的,多半是病人心情低落、退缩、窝在家里、工作能力变差、疑神
疑鬼,所以刚开始常被诊断为忧郁症,但随着病情进展,病人现实感越来越差,就会被发
现明显幻听、妄想,行为异常,而改诊断为思觉失调症。
而有些病人一开始发病时会变得特别暴躁、忙碌、静不下来,因为躁郁症的预后比较好,
在精神科,预后较好的诊断优先级是比较前面的,所以可能一开始先诊断为躁郁症(躁
郁症也可能会有幻听妄想),但随着病程进展,才发现是思觉失调症。
目前思觉失调症的成因还没找到,但可以确定的是思觉失调症会有不可逆的脑病变,但长
期压力虽伤身伤心,对脑部却几乎没有不可逆的伤害。
压力的确会促使思觉失调症发病,但坦白说可能只是决定了“发病时机”而非“是否会发
病”。
有很多人在高压和情绪激动下,曾经历了像幻听或幻觉的症状,但那也不一定是思觉失调
症。相反地,比较可能的是解离症状(但不一定是解离症,解离症是病名,解离症状是症
状,很多病都可以有解离症状)
会想澄清这一点,是因为“长期压力会导致思觉失调症”的这个误解,可能会使思觉失调
症患者的家属平白背负更多压力(觉得自己教养有问题)
或使很多人寻求帮助时搞错方向(例如高压环境下,就以为自己会得思觉失调症,或思觉
失调症家属,以为不给病人压力,他就会好。)
另外解答一下应思聪结局为何还在和幻听对话,因为思觉失调症患者在规则服药下残余幻
听是有可能的,通常若生活功能可维持稳定,不一定要把药调到完全没幻听(也不一定有
办法,看病人本身体质)。至于思聪为何没避讳地自言自语,可能因为是在家中,不需要
隐藏,很多病识感好但有残余幻听的病人,在外面是会控制不自言自语的喔!
林哲熹很厉害,除了完全融入应思聪这个角色,使我们能体会应思聪的心情和喜怒哀乐,
哲熹在幕后纪实说的,也真的是思觉失调症,病人最真实的现况。
思觉失调症是一个影响重大的病,但思觉失调症的人一样也是人,和我们并没有太大的差
别,在接触中摸索彼此适当的距离,就像我们对所有的他人一样,真的是这样!
题外话,看幕后纪实才发现演陈昌的叶子彦是通灵少女里的戏剧社老师...!完全没认出
来...判若两人!太会演了!
(他演得非常逼真)
另个题外话,饰演李晓明的王可元演得真好!而且访谈时讲得好有道理,隐性家庭功能失
调真的很多!
题外话之三,最后演肉羹的演员也演得很逼真,病房中说自己丈夫是马英九的美清姊也演
得很逼真。陈昌的妈妈也超逼真...医院常有机会遇到类似家属。
p.s.我用手机app修文容易吃到推文,所以我会先用推文补充我文章漏掉的地方或回推文
作者: noknow801011   2019-04-22 02:08:00
推专业
作者: crayon3shawn (Cheng)   2019-04-22 02:36:00
作者: hsiung120022 (小镁)   2019-04-22 09:00:00
专业推
作者: joe2006hooww (hooww)   2019-04-22 09:33:00
专业推
作者: monya9750820 (夢雅)   2019-04-22 16:33:00
原来肉羹是公视剧常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