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前五集心得,好像卡在了一个奇怪的地方哈哈哈。
但因为我是买公视+戏剧来看,第六集我想等这周的播完再一起看,刚好觉得前五集可以
一起写一篇心得(推坑)文,所以就卡在这了。
—
这真的是一部非常、非常精品的戏剧,从前置的剧本、选景、选角,再到后制的剪辑、配
乐、播出,每一个环节都很精致,这部戏绝对有资格被排上近几年最精致的台剧前几名。
演员不用说了,没有一个不会演的演员,包含配角,即使只是出场次数不高的陈昌、李晓
明,他们都不让人出戏,造成这整部戏在观感上的情绪连贯,更让人追剧追得心痒,实在
太想知道后续会怎么继续演下去。
从这部戏,看到太多演员令人惊艳的状态了,吴慷仁不用说,他的演技实在不需要再赘述
。
好久没看到接台剧的贾静雯、温升豪功力依然不减,尤其是贾静雯的情绪堆叠,每次她情
绪一溃堤了,我就开始抽面纸跟着她哭,或许是因为她现实生活中妈妈的身份,她真的,
演出了一个受伤的妈妈。
林予晞、施名帅两个人出场偶尔幽默,偶尔开解人心的段落,让这部戏剧的基调不那么灰
暗。
林哲熹的角色非常困难,他的潜能真的没有极限,天生就该当个演员。
周采诗、曾沛慈、陈妤、洪都拉斯、于卉乔、检场、谢琼煖,每一位演员都在自己的角色
上竭力演出,他们之间的配合、默契、火花,不只观众看得过瘾,我想他们也都演得相当
过瘾吧?
这部戏最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它里头互相矛盾的观点们,不断的冲击著观众,观众的视角
不是单纯的加害者与被害者,也不会只是片面的旁观者,观众是里头的每一个角色,我们
体会了每一个不同角色内心的矛盾挣扎。
看到第五集,几乎是无法判定,被害者家属想要李晓明家属出来承担儿子的错误,抚平他
们的伤口,错了吗?
李晓明家属只想要一个不用戴口罩的人生,错了吗?
他们的角色对立、矛盾,他们同时都在对彼此施压、加害,可是他们同时都是那最最可悲
的被害者。
这些伤口不会有抚平的一刻,无论是谁,无论你是这故事里的谁。
这部戏更让我这么投入的原因是,它所演绎出的媒体生态,真实到让我震撼。我是个新闻
系学生,所以我相信我比很多人更深刻的体认,现在媒体所做出来的新闻,和我们所受过
的教育相距究竟有多远。
当我看着好多好多,以前在学校里佩服的学长姐,毕业后做出了那些假新闻、速食新闻,
我的内心是相当矛盾的,我知道他们被收视率压得喘不过气,我知道他们没有收视率、没
有广告,就更不可能产制出好的新闻,可是我又怕自己成为这样的人。
李大芝是我们好多好多人的投影:我们希望能告诉观众有意义的新闻,可是我们无力;宋
乔安也是我们好多好多人的未来,当我们有了权力,我们不能做的事情突然变得太多了,
我们一不小心就变成我们最害怕的那种大人了。
看完前五集后,我的心情其实一直无法平复,包含到现在,打字的双手也还在发抖。
我一直记得郑捷事件的那天,放学时间学校广播:“捷运站发生随机杀人事件,请同学们
注意自身安全。”而我身旁好多会经过江子翠站的同学站在路边打电话,因为他们不敢搭
捷运。
那是第一次,这种小说般的情节上演在身边。
后来发生了小灯泡事件,开始很多人去检讨,我们的社会生了什么病。
生了病后,我们该如何痊愈?
戏剧脱离不了现实,我相当感谢台湾有这么好的剧组,愿意点出这么重要的社会议题,我
也很感谢有这么多优秀的演员,愿意用自己的影响力,让这个社会多一点对话、多一点思
考。
—
其他心得:http://lanchin0722.pixnet.net/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