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明的人设就是采用郑捷
我想编剧应该也会跟现实一样
观众再也不知道李晓明为什么会做出这种天怒人怨的事
就跟我们不知道郑捷为什么会做出这样无法原谅的事
不过,看了郑捷的一些故事,我有时候会觉得
我人生的某个路口假如走错了,我也可能会是一个郑捷
我过去曾经也有过长大想要做大事的梦想
我现在运气不错,在写程式方面有些发挥
也在零时政府有一些成果,有上过新闻,有去政府演讲,有担任政府委员
尽管还不到做大事的程度,但至少我知道我做的事是对的,也有很多正面回馈
但是,在我高中时,我爸妈曾经想禁止我往写程式的路走
我爸妈希望我好好念书,不要成天“玩电脑”
我爸还教训过我“未来人人都会用电脑,你会电脑有什么了不起?”
在我高中考试成绩不佳时,我爸也用了非常伤人的方式教训我
我当时作了一个我觉得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
就是“他妈的老子不想念书了!”
开始把自己重心放在写程式上
我常在想,如果我当初做的决定不是“他妈的不想念书”
而是“我要满足我父母的期待”
我自认为我不太算是会念书的学生
我接下来的人生可能长期都在被否定的情况下渡过
当对自己越来越没自信,但是心中却还有着“想要做大事”的梦想
那这时候那个大事可能就会变得很扭曲
套句超能路人100里面老大的话“想要在这世界上留下深深的爪印”
我从郑捷的一些经历看到了类似的一点影子
但是郑捷已死,已经没人知道他是不是类似的过往。
台湾没有给我们足够的时间去了解郑捷
我们也不知道现在社会中有多少人可能是潜在的下一个郑捷了
我前几年心情极度低潮时曾去看过心理咨商
跟咨商师聊了两个多月,让我更了解我自己也好好审视我的过去
也才发现从小我父母绑在我身上的锁,对我影响有多大
真心建议如果有低潮走不出来的话,可以尝试找咨商师聊聊
很希望我们社会会开始有去找心理咨商并不是不可告人的秘密
每个人心里或多或少都有些只靠自己过不了的关
但很多人碍于旁人眼光不敢去心理咨商寻求协助
等到心中的低潮累积到一个程度时可能就难以挽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