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CY0927 (只是个暱称罢了)
2025-03-07 09:05:10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503060108.aspx
学团指中学本土语未考虑程度差异 国教院:可分级
2025/3/6 12:27(3/6 13:53 更新)
https://i.imgur.com/L2qBBNE.png
学生团体EdYouth于6日发布“语言文化教育政策白皮书”,目前就读政治大学的学生许瑞
儿(右)指出,国中以后的课程教材往往假设学生已具备前一学习阶段的基础,没有考量
程度差异。中央社记者陈至中台北摄 114年3月6日
(中央社记者陈至中台北6日电)学生团体EdYouth今天发布的“语言文化教育政策白皮书
”提到,学生在不同教育阶段可能选择不同的本土语言,但中学课程普遍未考虑到程度差
异。国教院表示,学校可分级教学。
EdYouth(台湾一滴优教育协会)发布语言教育政策白皮书,文化部、教育部、原民会、
客委会等机关代表与会交流,民主进步党籍立委郭昱晴、张雅琳到场声援。
目前就读政治大学的许瑞儿在发表会中提到,现行课纲没有强制学生在国小、国中、高中
等阶段,必须选修同一种本土语言,学生可以自由转换。然而国中以后的课程教材,却往
往假设学生已具备前一学习阶段的基础,没有考量程度差异。
许瑞儿举例,教育部编撰的客语分级教材,在高中阶段有许多文学作品和客家大戏内容,
例如第10册第1课以“走水落青”述说制茶的萎凋等程序,已经达到中高级的难度,大部
分学生却连以客语自我介绍、生活对话都有困难。
坊间编撰的本土语文教材也有同样的问题,许瑞儿举例,其中一份高中教材,要求学生以
台语讨论“渔电共生”议题,即便是从小讲台语的人,也不见得能流利地说出相关词汇。
许瑞儿强调,上述议题可以培养运用本土语言思辨、关注公共议题的能力,并不是不能教
,但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程度差异。在培养出基础能力之前,遇到这些内容,反而容易削
减接触本土语的兴趣。
EdYouth理事长蔡其晔指出,教育单位应以学生生活背景及使用需求为基础设计教材;保
障“新二代”学习东南亚语与国家语言的机会,提供学分抵免机制;建议将本土语言列为
大学国文的通识选修范畴,提供授课奖励。
对此,教育部国家教育研究院课程及教学研究中心主任杨秀菁表示,现在学生大都是多元
背景,例如父母是新住民,想学东南亚语言,也想学台语、客语等,不同教育阶段会有不
同的需求。现行课纲有提供“分级”的可能性,教师可依照学生的程度选择适当的教材,
高中阶段也可教国中、国小的教材。
教育部国民及学前教育署专门委员张砚凯表示,今年编列约新台币15亿元推动本土语言教
育,且目前已培育约2.8万名师资。除了学期间的固定课程,也鼓励学校在寒暑假举办活
动有更多机会学习本土语言。(编辑:管中维)1140306
https://i.imgur.com/rcqbLMW.png
学生团体EdYouth于6日发布“语言文化教育政策白皮书”,民进党立委郭昱晴(图)到场
声援。中央社记者陈至中台北摄 114年3月6日
https://i.imgur.com/gkseh52.png
学生团体EdYouth于6日发布“语言文化教育政策白皮书”,民进党立委张雅琳(图)致词
表示,语言的关键是打造学习的环境,期盼能结合日常生活,让学生真正学得会、用得上
语言。中央社记者陈至中台北摄 114年3月6日
中学本土语未顾及程度差异 学生学的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kBLGgaf0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