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转录自 cjol 信箱]
作者: sizumaru (藏书界竹野内丰) 看板: Gossiping
标题: Re: [问卦] 日剧时代小学上课有很多老师
时间: Sun Feb 17 22:25:08 2019
※ 引述《li7915566 (小傻瓜)》之铭言:
: https://reurl.cc/ml7RM
: 这张是很经典的宣传照片
: 桃园大溪附近的原住民学校
:
: 这是同一间小学的另外一张照片?
: 可以发现至少三个老师
: 如果是实习,一般来说应该是在师范的附属学校
向大家拜个晚年,藏书界竹野内丰今天稍微聊一下日治时代的台湾初等教育。
这张相片是角板山蕃童教育所,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原住民学校。
由于该地有制茶场(单纯去买茶,不是乡民所谓喝茶吃鱼那个茶)、有风景,
还有原PO分享的角板山蕃童教育所当作“理蕃成果”,
台湾总督府可能也有欢迎大家去看看的意思在,
虽然处于偏远山地,但是旅客不必自己爬山,有台车(轻便车)可以坐上去,
所以蛮多日本人来台湾都指名要去角板山的。
我这人就是豪爽憨厚不囉唆,直接上图。
台湾旅行交通图,可以看到从大溪有轻便车可以到角板山。
日本旅行团行程,来到台湾第六天,台北桃园大溪玩完就上角板山。
另一张旅行团行程,也是桃园玩完上角板山。
那么这个蕃童教育所是个啥呢?
回到今天的主题,要从日本治台后的初等教育开始讲起。
话说日本取得台湾后,治理新领地的现实情况可不像打战略手游。
台湾岛上有大量的住民,不但分成拿~摸~多族群,
而且大家还参加“民变”“械斗”“出草”等传统体育活动习惯了,
所以拿~摸~难管,如果能把这些住民乖乖变成听话的人,
人力也有了,财产土地也有了,这岂非人财两得?(这成语不是这样用的吧)
可是世界上有这样的魔法吗?有,叫做“教育”。
往好处说,社会要文明开化、提高竞争力;
往坏的说,对人民催眠洗脑,任意捏塑成预想的样子——都要靠教育。
最早来台湾搞教育的重要推手,
一定要提起伊泽修二(什么伊藤润二? 就叫你不要看那么多漫画)。
他向当时的台湾总督桦山资纪建议,台湾的教育需要两个目标:
一个是“目下急要教育关系事项”,另一个是“永远的教育事业”。
前面那一项尤其紧急,必须让来台的日本老师学习台湾话,
因为他已经吃到苦头了,他以为台湾人都讲清国的北京话,白白带了几百个翻译官;
而台湾人也得赶紧学习日语,说办就办的成果,
就是位于目前台北市芝山岩的“芝山岩学堂”(今天士林国小前身)。
虽然在台教育刚起步就受挫,因为芝山岩学堂开学没几个月,
六个日本老师就被乡民杀了,帮哭哭。
但在伊泽修二逆轰高灰的坚持下,台湾各地还是成立了“国语传习所”,
免费教小朋友学日文。
不过,当时的台湾人,觉得送小孩去学跳舞(唱游课)还有记帐(数学课)作什么,
套句今天过年期间长辈常问年轻人的那句话:“跳舞/运动/画画能当饭吃吗?”
所以虽然此时国语传习所是免费的,进入就读的台湾学生却不多。
投入这么高的成本,学生数并不见增加,这窘境让伊泽桑真的很囧。
没过多久,由于台湾总督府在“殖民台湾online”游戏中太伤本了,
城市升级(公共建设)补血(医疗卫生)打怪(征讨抗日势力),
每个任务都要花钱买点数,受到日本社会舆论的指责,
台湾总督府只好开始缩减教育经费,要求地方自己出钱盖学校,由总督府出钱请老师。
这就是由地方自行筹钱的“公学校”。
此外,还有给日本小孩读的“小学校”。
刚开始确实是分开上课,台人读公学校、日人读小学校,
不过后来实施“日台共学”,你日文程度够好也可以进小学校。
听起来很公平,事实上台湾小孩日文好到能上小学校的并不多。
公学校的课本则是台湾总督府特地编撰的,
着重在日语基础教学以及生活常规训练等,这样才能符合台湾学龄儿童的需求。
如果考虑到“升学”,更不公平的事实就浮现了:
小学校和公学校毕业后如果要继续升学,比如要考中等学校或高等学校寻常科,
升学考试的出题是从小学校的教材来的,
就读公学校的小朋友很可能考试到一半发现怎么课本都没教,
而且试卷题目还经常考日本的历史故事,
台湾籍小朋友只能把考卷撕了大吼一声“我不做台湾人啦!JoJo!”
给台湾汉人读的教材都“另加照顾”了,
在山上给原住民儿童读的学校更不用说,另叫“蕃人公学校”,
学制因地制宜,教材也与一般公学校不同。
除此之外,更偏远、总督府心目中更难教化的地区,
还有PLUS版的原住民学校,就是原PO贴的相片“蕃童教育所”,
执教者甚至不是真的老师,而是当地派出所的警察杯杯。
所以我想相片中之所以出现那么多“老师”,
我想大概都是轮班或来支援的警察杯杯吧,真是血汗。
限于时间(要去赶稿了QQ)就简单介绍到这里,
其实还有很多没讲到,例如同时期的另一个初等教育“私塾”,
还有台湾的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和留学,以及后期的皇民化教育等等,
那又是另一个,喔不,好多个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