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台湾留学生巴黎上流社会走一遭 张维嘉融入法国生活(下)

楼主: CCY0927 (只是个暱称罢了)   2018-02-27 23:18:06
http://www.peoplenews.tw/news/4cd7618c-c653-4b12-b293-94fd60097462
台湾留学生巴黎上流社会走一遭 张维嘉融入法国生活(下)
文/邹丽泳 2018-02-27 10:28
张维嘉,一位靠打工赚取生活费的台湾留学生。周游列国,幽默风趣,人生经验比法国年
轻小伙子丰富,身边总围绕着蓝眼睛、金头发“阿兜仔”,这些法国年轻学生,后来有一
位成为妻子。
https://i.imgur.com/wpr3BkJ.jpg
张维嘉1974年于法国,与友人的可爱儿子。图/张维嘉提供
※法国显赫家族的乘龙快婿
流亡巴黎,张维嘉与家世显赫的法国女子结婚。第一任妻子家族在法国赫赫有名,出过一
位法国总理、多位国会议员,岳父是知名律师。淡然与前妻的前尘往事,但十分感激前妻
家族的一切协助,尤其是黄昭夫事件。
1976年,留法学生黄昭夫刺杀被认为是国民党派来的特务腾永康,震惊海外台湾人。巴黎
巴士底狱的一间咖啡厅,黄昭夫紧紧盯着一个人的动静,趁他不备,拿起预先藏好的杀西
米刀,刺向腾的脖子,差一点丧命。
当时,人在比利时的张维嘉在好友邱启彬告知下,得知这起突如其来的意外,星夜奔驰赶
回到巴黎,为沉默寡言、不擅言词的黄昭夫聘请律师。第一个想到可以帮忙的对象,正是
深具影响力的岳父。“我的岳父是位名律师,他叫他的徒弟担任义务律师”,一个月后,
张维嘉终于顺利到监狱探视黄昭夫。
※黄昭夫事件 张维嘉与法国岳父全力奔走营救
黄昭夫犯的罪刑是刑期7年以上、20年以下重刑,卢修一的老师(BIANCO)也加入辩论行列
,另请托一位语言专家及张维嘉共同担任证人。力陈该杀人案是一件情有可原的刺杀案(
反国民党),期盼将刑期减到最轻。
一位毫无前科、沉默寡言的留学生会气愤到杀人,杀的又是国民党特务,案件本身并不单
纯,经过诉讼的技巧与努力,黄昭夫最后被判刑期最轻的7年。他关在距离巴黎70公里的
犯人医院里,在法国没有亲人,人生地不熟。张维嘉尽了好友的责任,每个周末从巴黎开
车到市郊探监、来回往返140公里,直到假释为止。
黄昭夫出狱后,原本会被驱逐出境,岳父带着张维嘉拜会法国内政部第四科科长(专管外
国人的情报单位)请求帮忙,那位科长建议黄先躲两个月,之后再以“无处可去”为由申
请留在法国。经过重重关卡,黄昭夫得以留在法国。后来,他的岳父又帮黄昭夫找到一份
可以留在法国的工作,张维嘉对前妻与岳父对台湾留学生的大力帮忙,打从心底感谢。
https://i.imgur.com/JNMdFaO.jpg
张维嘉1975年与女儿Valentine(2~3岁时)。图/张维嘉提供
※台湾女婿很厉害 岳父对女儿说“要注意喔”
法国显赫世家千金与台湾留学生结成连理的异国婚姻,只维持6、7年。当时,张维嘉一心
只想打倒国民党,成天在外,又从事危险的反国民党工作,未尽到照顾家庭与妻子的责任
,“前妻单方面付出,对她来说,这段婚姻是不平等条约,我很感激她”。
然而,这段短暂婚姻让张维嘉接触到不同世界,法国上流社会的生活情趣、社交礼仪与社
会关系网络。前妻的父母亲在巴黎近郊NEMOUR有栋别墅,该地就在拿破仑夏宫、芳登百诺
附近,他与前妻经常在周末假日在那边小住。
“岳父很喜欢跟我下围棋,但往往不是我的对手,每次都输”,他常对女儿开玩笑说“妳
老公很厉害,要注意喔”。他们的家世很好,岳父却喜欢捡垃圾(资源回收),与他有共同
的嗜好,很投缘。“岳父确实很喜欢我,但我都‘不务正业’,让他很头大,现在岳父岳
母都过世了”。
※“阿兜仔”爱听张维嘉吹牛 小跟班密契尔大战毛派
张维嘉有一股特殊的魅力、人缘好,许多台湾留学生不自觉地追随他,就连“阿兜仔”也
爱听他“歕鸡吹牛)”。初到瑞士时,与瑞士同学处得很好。能够快速融入西方社会,
主要受到瑞士、法国同学与友人的影响。
“可能是我爱讲笑话,法国朋友喜欢听我“歕鸡吹牛)”,也可能是旅行多、见识较多
,知道他们所不知道的事”。1972年左右,有一次要去文生实验大学校区发台独传单,台
湾人忌惮不敢出面,只有一位年仅19岁的法国学生密契尔自告奋勇陪他发传单。
正在发传单时,刚好遇到法国的毛派学生,毛派学生说“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托派的
密契尔听了很生气,他是一位喜爱历史与政治的学生、口才很好,与法国毛派学生展开激
烈辩论,密契尔的义气让人印象深刻,至今未曾忘怀。
张维嘉比较瑞士与法国差异。瑞士人很守规矩、也很爱干净,周末假日一定挪出一天打扫
房子、洗衣服,很准时、言出必行,不会随便乱讲话。跟外国人相处一定要先了解他们文
化与思维。学习外国语言,最好的学习对象就是异性,异性比较愿意真实指出你的不对,
若是同性可能会顾及你的面子或自尊心问题而不愿指正。
法国人很有创造力,骄傲、民族自尊心较强。不少人认为法国人轻视排挤外国人,他在法
国的生活经验并未如此感受。首都巴黎是一个百花齐放,看起来有点脏乱的都市,但她有
一股特别的文化特质,包括生活习惯、艺术建筑物、博物馆、古蹟等等。
https://i.imgur.com/62BRJyv.jpg
张维嘉与嫂嫂张陈淑燕及台湾欧洲联盟研究协会副理事长周朝国合影。 图/邹丽泳
※留学不只是读书、融入当地生活更重要
近14年的欧洲经验,张维嘉认为能在自由空气下,宣扬理念反对国民党;但是,人在海外
无法影响台湾人民,等于被隔绝在母国之外,有家归不得。“被列为黑名单而无法返台,
过著流亡生活,这种情况下,更要努力认识当地国的文化,融入当地国人民的生活”。
“留学只跟书本接触,作用不大”,留学生很少人能做到,张维嘉是少数之一。“早期到
欧洲的留学生,多是农业社会子弟,想法非常保守,脑子被国民党灌输一大堆伦理道德,
用道德去束缚一个人,直到去了一个先进自由开放的社会,这套道德体系被当头棒喝,快
速瓦解”。
然而,有些人被当头棒喝之后,却还认为不存在,这些都是没有融入当地社会,不了解西
方社会为何变成这么开放自由与进步,因此,读历史很重要,如果不了解历史就不会将他
们的文化优点吸纳为己有。
※道德统治最不道德 个人主义尊重他人
张维嘉认为,包括欧洲社会与美国在内,很少人讲“道德”两个字,只有东方社会受到孔
子的影响才讲道德,长久以来,中国人讲道德主要是没有建立法治社会,所以用道德统治
人民。在封建社会行使“道德统治”通常是最不道德的人,那个人就是皇帝。统治阶层不
应该用道德裁判或评判别人,社会亦然。真正的道德是在提升个人修养,而不是以道德衡
量他人。
欧洲人发展出“个人主义”,我尊敬你、你要尊敬我,互不侵犯。在欧洲社会若用道德去
审判别人,这是很大的污辱,但是,东方社会的观念刚好相反,一天到晚用道德审判别人

有一天一位朋友从国外回来,问“张维嘉,你还有没有在革命?”我说,“如果是反国民
党,革命已经结束,现在是革自己的命”。
“道德是一种修养,道德属于自律、自我约束的标准,具双重性与多重性;法律则是约束
他人、有强迫性、有一致性”。这是张维嘉在欧洲的生活体验,他的思维欧洲化,在国外
生活一段时间,心胸气度也较为开放。回到台湾之后,一直努力修养自己,这是对法国文
化、欧洲文化的体验。
张维嘉简历
1940年生,新北市树林人。
台大法律系毕业、瑞士佛莱堡大学硕士肄业、巴黎大学国家博士生。
曾任立法院新国会办公室主任、民进党新潮流大老、现为台湾欧洲研究协会荣誉顾问。
※本文转载自《台湾欧洲联盟研究协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