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既留学又流亡 张维嘉抱定回不了台湾的决心(上)

楼主: CCY0927 (只是个暱称罢了)   2018-02-27 23:17:26
http://www.peoplenews.tw/page/95dfc017-56d4-4e05-b0e5-74592066ab17
既留学又流亡 张维嘉抱定回不了台湾的决心(上)
文/邹丽泳 2018-02-26 11:41
https://i.imgur.com/PhGYwtU.jpg
张维嘉老师接受访问。图/邹丽泳
他们说“出去了,就不要回来”,“书有没有念好、有没有拿到学位不重要,重要的是,
身体要顾好,照顾好自己”。出国留学明明是光宗耀祖的事,张家父母却像生离死别告诫
儿子,远赴瑞士前夕,张维嘉父母亲再三叮咛。
※母亲:出去了,就不要回来
一般人家,子女拿奖学金出国留学,乡里同感光荣,树林张家一个一个把孩子送出国读书
,五个男孩到日本、美国、瑞士及奥地利等不同国家念书。父母亲深知么儿天生反骨,反
国民党之志早已显露,在白色恐怖时代,随时惹祸上身。“不要再回来”是父母对孩子的
爱与不舍。
“我父母很伟大,把5个孩子都送到国外念书,他们知道自己的孩子是造反型的。16岁,
在成功高中念书就开始反国民党,上台大法律系也是如此”。母亲看出儿子的反骨特质与
组织能力,曾说“我朋友很多、很会招兵买马”,“母亲的叮咛让我印象深刻”,反对国
民党时就已抱定“回不了台湾的心理准备”。张维嘉的思绪回到51年前、1966年的留学生
日子。
1966年5月,张维嘉踏上欧洲旅程,此去,既是留学,更是流亡生活的开始。
当初选择到瑞士、而非美国留学,是因为四哥阿邦(张维邦)在瑞士,彼此可以照应,再
加上,申请到天主教教会的奖学金,奖学金提供3年的学杂费、零用金、买书费用、吃饭
都不用钱。当时包括张维邦、林山田、王泰铨及陈敬睦等前辈到瑞士留学的台湾学生只有
9位。
张维嘉到瑞士佛莱堡大学研究苏联学,2年多后转往巴黎。在风光明媚、景色如画的瑞士
,他没有好好念书。“我的瑞士留学生活只用1/3时间念书,其他2/3时间多在与志同道合
的朋友连系”。
到瑞士不久,用代名赖坚志及王阳止设了两个邮局信箱,当时,不像现在有line、
facebook或电子信箱,都靠土法炼钢用写信方式与朋友连络,这个举动引起瑞士国安单位
的注意。他们好奇一个外国留学生为什么要设两个信箱,于是透过关系拜托他接受访谈。
张维嘉记得在佛莱堡警官陪同下,前往瑞士首都伯恩的联邦大厦大厅。
※第一次与瑞士国安单位接触
他们问“你怎么可以在瑞士从事政治运动?”,张维嘉回“你们告诉我,什么是政治活动
?”、“我与朋友透过信箱连络,连络内容不牵涉瑞士事务,难道通信也是政治活动吗?
政治活动与言论自由的界限在哪里?”一个20来岁、来自封闭台湾、农村社会长大的学生
让瑞士国安人员无话可说。
访谈结束,他们要求张维嘉签名。他反问“是你们拜托我来面谈,我才会来,这不是口供
”,当场拒绝签名。“这是我第一次与外国的国安单位接触”,自此未再上门。
https://i.imgur.com/3D6sAxu.jpg
张维嘉出席张维邦教授八十冥诞音乐会。图/张顺雄
※欧洲台独联盟成军 张家兄弟都成黑名单
1967、68年间,他与哥哥张维邦及朋友一起成立“欧洲台独联盟”,有8个共同创办人,
张宗鼎前辈担任召集人。大家一心一意要打倒国民党,也走上政治不归路。
那个年代,台湾的政治天空依旧乌云密布,自由空气仍是遥不可及的奢望。国民党势力牢
牢掌控台湾,不仅留在台湾的老百姓害怕,就连出国留学的留学生也忌惮国民党的海外特
务或抓耗子学生。“如果我想害一个人,就说我跟某某人很熟,那个人可能会被列为黑名
单。”政治气氛紧张、风声鹤唳可见一斑。
留学瑞士期间,张维嘉与林山田做了一件至今回想起来都觉得很畅快的事,那就是瘫痪“
中华民国同学会”。有一次,同学会改选会长,他与林山田(台大法律系教授)商量并提
议,一起去参加,推选林山田为新任会长。
※林张联手瘫痪中华民国同学会
就记忆所及,国民党留学生只有2、3个出席,台湾留学生去了3、4人,选举结果,林山田
顺利当选。林问“接下来该怎么办?”,张“就不要运作,把它瘫痪掉就好了,只要不改
选、这样它就倒了”,这件杰作后来也在法国复制。
张维嘉拿教会奖学金本来可以在瑞士度过3年无忧无虑的留学生日子,第2年他就主动放弃
奖学金。他跟提供奖学金的教会主任说“我没有专心在念书,不该用占用奖学金名额,这
笔钱应该给认真读书的学生”,主任问“你有更好的奖学金吗?”“没有,我可以打工”
,主任说“生平第一次,有人主动放弃奖学金”,后来推荐李姓同学得到这笔奖学金。很
多朋友认为,放弃奖学金很可惜,张维嘉不以为意、也不觉得可惜,因为没有认真读书,
放弃之后,反而觉得自由。
https://i.imgur.com/divNUej.jpg
张维嘉老师1974年于法国,与友人可爱女儿。图/张维嘉提供
※放弃奖学金转推荐友人 在日内瓦印刷厂打夜工
失去经济来源,学杂费、读书以及生活费用都得自己打理。他去日内瓦论坛报印刷工厂打
工,而且,专做夜班。夜班薪水是白天班的一倍半、周末假日夜班更是平常薪水的二倍半
,暑假打工3个月就可以赚到一年所需,因为年轻,当时不觉得身体吃不消。
瑞士佛莱堡待了近3年,在正常课业称不上是认真的学生,却是张维嘉理论与思想体系形
成的重要阶段。
1950、60年美苏冷战进入白热化,苏联集团支持民族解放运动对抗西方世界,例如,北非
、阿拉伯世界政变频仍,先有埃及纳塞、后有利比亚格达费政变、依索比亚王室被推翻、
古巴革命、希腊政变,被殖民国家纷纷独立,国际情势纷扰,这是一个动荡的革命时代。
当时,左派势力强大,反帝国主义、反封建氛围浓厚。“体察到这是一个革命时代,一头
栽进左派思想,研读马恩列主义(马克斯、恩格斯及列宁主义)、毛泽东选集以及各国革
命书籍与相关报导,我对拉丁美洲的革命运动特别关注”。
1969年转往巴黎,也通过巴黎大学国家博士生,主修法律哲学。
将活动主力转往法国之前,张维嘉于1968年6月初赴巴黎观摩“学生运动”,这个由高中
生发动,后来蔓延到大学生、工会并牵动主要政党积极介入。刚开始,高中生要求学生治
校,大学生评鉴教授,后来演变成武力冲突。法国诺贝尔奖文学家沙特、女权运动者西蒙
波娃等人都支持学生运动。
当年不论是意大利或法国学生运动,都高举毛泽东及胡志明的旗帜,第四国际与法国共产
党势力与思想蔓延欧洲。学生运动代表年轻一代对旧体制、旧观念的反体制文化革命。
※转移阵地巴黎、结交各路人马
巴黎博士生与瑞士硕士生活类似,课业并非重心,发展组织才是张维嘉心之所系,巴黎台
湾学生约有200多人,积极结合理念相同的同志。
在巴黎念博士班时期,“我偶尔会去上课、给教授看一下”。几个博士生坐在可以容纳3
、400位学生的大教室里,学生与教授都是边抽烟边上课,上课以探讨议题为主,大家都
可以发表看法,巴黎学风非常自由。
不常上课的他,有一次只身前往加拿大。学生上课期间出国必须教授出具証明才能申请到
回法国的签证,于是,情商70多岁老教授帮忙,教授很客气地问“你是我的学生吗?”这
句话让张维嘉很不好意思,教授还是帮了他的忙。
定居法国,张维嘉与更多志同道合之士畅谈理念,当时加入台独活动,包括邱启彬、侯锦
郎、侯美智夫妇,还有画家陈锦芳等。原本就读鲁汶大学的卢修一也到巴黎推动台独运动

https://i.imgur.com/OEyUpJy.jpg
张维嘉老师 1976年摄于日本。图/张维嘉提供
※组协志会与国民党公开斗争
1974、75年,与多位好友一起成立秘密组织“协志会”,这是一个左派社团,成员经常碰
面讨论事情并自我批判。他汲取以色列复国观念,海外留学生应该回到台湾与国民党展开
长期的公开斗争,唯有鼓励人才回台湾才能起作用,最早回台湾的就是前立委卢修一与无
虾米的创办人刘重次。
所谓“公开斗争”不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国民党政权,而是以宣扬民主、群众运动等方式斗
争,斗争的核心是观念与思想。与台独联盟及独派大老史明主张不同,史明是透过地下工
作的革命手段推翻国民党。
对国民党而言,张维嘉是一个危险份子。他活跃于欧洲台独运动,早被国民党特务盯上,
名列黑名单。有趣的是,他积极鼓吹台独,却不喜欢嘴巴一天到晚只讲“台独”,而是沟
通观念、讨论台湾处境等。
被国民党禁足、有家归不得,他羡慕并佩服同样是留学生的王世榕、吴荣义等可以返乡,
回台工作散播民主种子、影响大学生思想。
1966年踏进瑞士国土,对西方国家民主自由、体会社会开放进步,在欧洲生活近14年,生
活习惯与思维已欧洲化。1979年赴美,将近10年的美国经验,23年过著流亡生活。直到台
湾解除戒严,1989年,张维嘉也成为第一位被吊销护照的黑名单,那一年他重新踏上台湾
的土地。
张维嘉简历
1940年生,新北市树林人。
台大法律系毕业、瑞士佛莱堡大学硕士肄业、巴黎大学国家博士生。
曾任立法院新国会办公室主任、民进党新潮流大老、现为台湾欧洲研究协会荣誉顾问。
※本文转载自《台湾欧洲联盟研究协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