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蒸气热过界/难挡井底高温蒸气 井喷致山

楼主: bird09 (鸟九)   2025-06-21 12:37:45
原文标题:
蒸气热过界/难挡井底高温蒸气 井喷致山林枯黑 国家公园首例地热灾损
原文连结:
https://udn.com/news/story/7314/8819491
发布时间:6.20
记者署名: 游昌桦 余承翰 董子诚 侯俐安
原文内容:
2024年底,马槽地热探勘井启动产能测试,虽然测出井底温度高达245度,是全台最高,
对地热发展是正面讯号,但在蒸气喷发过程,也因为井底压力超过预期,无法立即停止测
试,产能测试的高温烟雾连喷三个月,宛如死神镰刀划过周遭山头,大面积植被焦枯。阳
明山国家公园管理处初步植物调查后发现,受影响范围估达三公顷,特别是蕨类与低矮灌
丛,多数已明显死亡。
联合报专题-地热与它的产地,前两则分别探讨在台湾发展地热新技术,以及大屯火山硫
气威胁中山楼,是否能靠地热解决之外,第三则“蒸气热过界”,则是聚焦马槽与金仑,
分别代表两种地热开发路径,一个是官方学术性质探勘,但却在产能测试时候烧干周围树
林,敲响生态警讯。另一则是能源前进原乡,碰上抢水、回避咨商同意权等种种冲突,两
者都面临当前制度无法完整回应开发、回馈与治理的复杂交集。
“那个树枝都焦黑了,没有新叶,看起来是死了。”阳明山国家公园管理处科长高千雯指
出,现场枯损情况集中在靠近马槽一号探勘井口的区域,部分乔木也出现干裂与叶片脱落
。高千雯坦言,现场这种类似“火灾干扰”的植物调查在国家公园的确少见,阳管处处理
山林火灾虽然不是第一次,但的确是因为地热而造成的首例。
大屯火山地热蕴藏量超过500MW是台湾之最,但现有的国家公园法,明定禁止地热电厂开
发,经济部地矿中心从2022年开始,启动具有学术性质的马槽一号探勘井,并由丰宇绿能
执行,学界评估,此井具备干蒸气条件,代表未来的发电效率更高,光这口井就具有1MW
的发电量潜能。
但在测试期间,因地层压力难以掌握,3月底首次尝试灌浆封井即发生井喷,蒸气与水泥
浆,波及邻近民宅与树林,顿时成为水泥灰山头,与森林绿呈现强烈对比。
地矿中心科长陈棋炫表示:“产能测试有分长短期,七天到一个月都是正常,而且测试一
开始就不能停。这次会长达三个月,是因为地底下的条件压力超乎预期,导致烟雾范围跟
时间也超出预期。”陈棋炫强调,截至五月中,确定已完成地底980米最高温高压的套管
,现场确定不会再喷发高达数层楼的蒸气,但由于上层井管间的空隙仍未完全处理,现场
持续逸气,后续仍需仰赖特殊的泥浆工法持续复原。
陈棋炫承诺,将尽速完成井体跟场地复原,填平之后地表不会再有任何设施,也会积极处
理生态复原。但这次对马槽植物群的伤害,阳管处也将跟地矿中心求偿抚育费用。
阳管处后续启动长期监测计画,涵盖植被复原、水资源与动物族群变化。阳管处副处长黄
秀萍表示:“这是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我们也需要回头检视整个制度,万一再有喷发,
开发单位能不能及时因应?”
在核电除役、火力发电满载同时,地热能否规模化,大屯火山是重中之重,但当生态保育
、净零、绿能等多重目标同时叠合在此,加上能源署积极推动修法,地热专法会是大屯山
解令的金钥吗?阳管处副处长黄秀萍回应,未来可思考像日本、菲律宾、肯尼亚等国家,针
对开发地区做分级,如果是比较敏感地区,就限制开发,如果是缓冲区,可能允许开发,
但仍须设好边界,黄秀萍坦言,未来的地热相关审查应该会更严谨。
远在台湾东南端,台东县金仑村则面临另一种地热开发考验。金仑拥有48MW的地热潜能,
高居全台第三,而且根据原民会2024年统计,全国88处地热潜能区,有59处集中于原乡部
落,占比达到67%,地热正走入原乡,也是台湾能转是否公正转型的新关键。
全阳地热电厂于2022年11月启用商转,装置容量约0.5MW,今年初开始兴建第二期机组,
预计2025年并网时,全厂容量可达1MW。截至2025年夏季,成功商转,之外目前包含久立
、环台等多家业者皆已进行探勘或开发,后面更有十多家,大多属于“1公顷、1MW免环评
模式”,正排队进入排湾、鲁凯与阿美族共居的金仑溪流域。
国立台东大学公共与文化事务学系助理教授林嘉男批评,地热在原乡甚至是全国依然缺乏
上位规划,等于让富有地热资源的原乡,一个接一个的被业者敲门闯关,他认为,公共事
业如果全数交由给民间业者,并不是件好事,也会漏掉地热对产业的附加效益,也忽略在
地的区域电网安全。
目前位于金仑溪流域的地热开发,大多皆采租用私有地,因为原民会在2017年2月公布“
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范围土地划设办法”,明订“原住民族传统领域”和“部落范围土地
”,只限于公有土地。如此一来,只要地热电厂选址在部落私有土地,开发就不需经过咨
商同意。金仑村长陈志伟不满指出“这块土地养育的是大家,地底下的资源是公共的,你
不能变成你自己私有的东西啊。”陈志伟强调,许多业者都踩在0.99公顷、0.99MW边界,
避免环评又无需咨商,但钻井探勘时,受影响的不只地面的土地,噪音、污染、温泉水变
少等种种可能的风险,却是全村共同承担。因此他主张,无论公有、私有土地,都应严格
落实部落咨商同意权。
加上现行《原住民族基本法》,探勘期间回馈机制并无明文规定。各家业者目前自订模式
提供社区回馈金,大多投入在丰年祭等节日,每年十万元至数十万元不等,分配方式则视
地方协商而定。久立负责人陈志鸿表示,几家厂商加总回馈约四、五十万元,并强调厂商
来此开发除了目标共存共荣之外,也希望可长可久,陈志鸿说,说明会没少开过,也有派
人员驻守在当地解决居民需求。
但这样的回馈机制也不是没有疑虑,环台地热总经理李韦德表示,地方的意见领袖、头人
可能都会随着选举制度而改变,缺乏稳定性,他希望回馈金制度能够更透明、可复制以及
受到合理管控的。原民会经济发展处长王瑞盈回应,因为每个开发商的规模跟地热能量体
不同,要订定同样标准不容易,原民会五月已定了咨商指引,希望双方能针对交通、长照
、或者是奖助学金多沟通,王瑞盈表示,如果原民朋友对厂商不熟,也可找原民会当第三
方平台,他鼓励双方多谈几次,界定清楚回馈金的方式。
为回应多家厂商陆续进驻,村内与周边部落于2025年中组成“金仑溪流域联盟”,集体讨
论监督机制、回馈金制度,甚至股权参与可能。“我们不想只是坐车的人,而是要成为开
车的人。”金仑村长陈志伟说。面对先前金仑溪曾水位下降9.5公尺的疑虑,他要求增设
监测井与水位观测。他也透露,全台有关地热的部落,正站在能源转型的风口上,金仑该
怎么做的确是花东前哨站。
马槽与金仑两案反映出台湾地热开发的两种模式:一为国家主导的技术探勘,在国家公园
内启动测试,但事前缺乏完善监测与补偿机制。另一则是原乡土地的市场式推进,居民与
业者都在制度空窗下摸索共识,但也面临标准不一、角色模糊的困境。
两者的共同问题是,现行制度未能回应地热开发的跨部会特性,尤其地热涉及土地使用、
生态保护、原住民权益与能源布局。无论是国家公园法、原基法,或是未来推动中的《地
热发展专法》,皆需更明确的法规协调机制与治理平台。经济部对地热的长期目标是2050
年达到6GW,大屯山跟原乡势必都有极高占比,该如何在能源与土地之间找到平衡,将是
绿能政策新核心。
心得/评论:
原来地热还可以造成出这种灾害
不过目标订在6gw是不是有点少?
风电设置的目标是2030年达到13gw,看来再生能源只有太阳能比较能打
作者: kusotoripeko (好油喔)   2025-06-21 15:48:00
其他比如洋流发电确实有出问题会不知怎样处理的疑虑规模大到一个程度是能减慢表层水域的洋流万一某地的洋流停了,要怎么短期就恢复没人知道历史上出现深海涌升流减弱的时候,气候、生态都有事说到行星运行,像长江大坝那个重量,好像真的有改变地球自转的样子
作者: cityhunter04 (无聊的乖小孩 )   2025-06-21 22:35:00
看一堆不懂绿能的人在抱怨,真的很好笑!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