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
这一法案由参议院议员斯姆特 (Reed Smoot) 和众议院议员霍利 (Willis Hawley) 在 1929 年提出,对超过 2 万种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最高关税比率接近 60%,是美国百年来最高税率。
当时美国产能已经严重过剩,限制进口看上去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然而事与愿违,美国宣布提高关税之后,交易伙伴们也毫不犹豫地采取了报复性关税措施。从 1929 年到 1933 年,由于各国纷纷提高关税,美国进口降低 66% 的同时,出口也降低了 61%。
这场世界贸易大战打出了一个惨烈的后果:1929-1934 年间,全球贸易规模萎缩了大约 66%。美国本身也遭遇重创,GDP 跌幅一度达 30%,失业率达到 20% 以上。
1962 -贸易扩展法
二战后,鸡肉大量从美国出口至欧洲。1962 年,当时的欧洲共同体瞄准美国农业中的冷冻鸡肉产品,施加关税壁垒,美国向 WTO 前身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GATT) 起诉,但为了缩短战线,美国国会通过了《1962 年贸易扩展法》直接授权总统对贸易保护做法进行还击,时任美国总统甘迺迪 (John F. Kennedy) 则对欧洲进口的一系列商品 (包括法国的品牌、小型卡车和大众汽车等) 增收关税以示报复。美国甚至威胁减少在欧洲的驻军数量。
这场贸易战最终以美国妥协结束。欧洲表面上赢了,但是欧洲的消费者却再也吃不到便宜的鸡肉了。而美国输得更大,在美国对欧洲汽车征收高关税的时候,美国的汽车免遭来自外界车企的竞争,并丧失了快速实现现代化转型的机会,出现了数十年的下坡路。
1971-广场协议-日本失落的十年
这场贸易战争先由纺织品争端开始。1971 年,美国强迫日本接受了他们提出的《日美纺织品协定》。
1974 年、1977 年、1978 年,日美在钢铁领域开始争端不断。最为激烈的贸易摩擦发生在汽车行业。除了限制日本汽车出口规模,美国还要求日本完全开放本国的汽车市场。
1985 年,为了减少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美国要求日本签订《广场协议》同意日元兑美元升值,整个美日贸易战达到高潮。
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美国贸易逆差的 GDP 占比开始下降,日美贸易关系才有所改善。2000 年以后,大部分贸易摩擦都在 WTO 的框架下得到解决。
2002-钢铁贸易战
进入 21 世纪初,全球钢铁产能过剩。当时的美国小布什 (George Walker Bush) 政府决定自 2002 年起对中国、法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 28 个国家和地区提出钢铁产品反倾销起诉,并在 2002 年 3 月 20 日正式启动《201 条款》,对大部分进口钢材征收 8-30% 的进口关税,对 14 种钢铁产品实行进口限额。
美国实施 201 条款后,引起了世界各国的连锁反应。欧盟委员会决定对来自一些国家的钢管实行反倾销措施,征收最高达 53.1% 的附加进口关税。
2003 年 3 月,WTO 在初步裁决中称,美对进口韩钢铁征高额关税违规,7 月又进一步裁定美国的措施违反 WTO 规则,WTO 的介入引导市场预期贸易形势的改善。这一年,小布什政府宣布取消上述保护性关税,此轮贸易战才画上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