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eTech (咖啡不加糖(man))》之铭言:
: 大学时的"虚拟交易所"有用?
: 以前在修课时,有投资过过,那时每个学生有5千万可以操作,
: 每一就算那些同学自以为厉害,又说赚了多少多少钱的,现在想想真的太可笑
: 那些系老师还会夸奖那些操作好的同学,就说很厉害.等等,根本是把他们跨到天上了
: 那时拿奖同学,都自以为很厉害,但出社会就不怎么样了
: 觉得这个真的要癈掉才对,要用实际存钱下去才有临场感
: 要是我是系主任,一定强迫一个月存2千,1年约存2万,存到大四上学期
: 至少有6万元,可以用这6万去买股或者低价的
: 我想这才有临场赶吧
: PS;一定有人说一个月存二千很难,只要把看电影钱省下来,会难吗
: 加上大学都打工,应该是很小事,如果这点都做不好,那干嘛念财金,去念文学类好了
身为参加无数比赛的过来人和大家分享一下,如果大家觉得虚拟交易竞赛没用那就大错特
错了,想当年大学时期最屌的比赛策略就是找一堆朋友一边欧印台指空单、一边欧印台指
多单,这么一来三两下就能掌握钱圈内的所有排名,但这种方式就像投资学上所说的效率
市场一样,你以为只有你最聪明只有你会吗,后来几乎只要有投资竞赛就一定有一堆人使
用类似策略,所以通常部位建置期输赢就差不多决定了,剩下的就是比谁眼盲看不懂规则
不小心被扣分了...
这样听起来好像很容易,但是如果大家都押期货多空,那你的优势在哪?如果改下BP没有
波动怎么办?其实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换句话说,这种比赛演进到最后已经变成一个找漏洞竞赛,诸如懂得运用闭锁期不扣分的
特性欧印一把、知道系统在委托单执行时和真实市场存在着时间差现象等等,规则上、系
统内可以修正的规则实在不胜枚举
也许有人觉得自己真的很懂真实金融市场,认为这种钻漏洞行为非常可耻,我非常支持你
的想法,但其实...在真实世界里...懂得规则操弄的人才能赚到绝大多数人的钱...好比
高频交易...权证扫货套利等等...
总结一下,如果你有遏止这样行为的想法代表你道德感很重,但在金融交易里,只要能赚
钱就是好策略。
最后,我当过竞赛主办方,所以看得到大家都在玩什么把戏...也当过虚拟交易系统的系
统工程师...当然也知道系统上有什么把戏可以玩...同时也当了很久很久的参赛者,在大
学时期靠比赛奖金存到进入真实市场的第一笔资金20-30万,然后现在专职交易。
懂规则的人,就是赢家。
小弟浅见,提供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