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新加坡可能才是tpp背后真正的

楼主: DataMaster (0.0)   2015-11-12 11:42:27
陈九霖:新加坡可能才是tpp背后真正的推手
北京约瑟投资董事长,中国航油前总裁陈九霖在撰文中认为,当所有人把目光投向美国这
个tpp规则的主导者的时候,有一个国家却悄无声息地遁了形。这可能就是新加坡,这一
独到见解值得思考。
10月5日,跨太平洋(601099,股吧)伙伴关系协议(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tpp)谈判取得实
质性进展,美国、日本等12个泛太平洋国家在亚特兰大召开的部长会议上达成基本协议,
将消除从汽车到大米在内的众多商品的贸易壁垒。
讯息传来,国际社会和国内民众都将目光投到这个“难产”的协定。tpp协定之所以能引
起了全球关注,除了它有助于消除贸易和投资壁垒、推进区域一体化外,“tpp是美国遏
制中国的工具”、“不要让中国书写全球贸易规则“等说法,也引起了无数人的关注。
当所有人把目光投向美国这个tpp规则的主导者的时候,有一个国家却悄无声息地遁了形
。事实上,这个国家才是真正的始作俑者,也是背后的渔翁得利者。这个国家就是华人占
其总人口的75%的新加坡。
对这一背景的了解,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tpp协定的来龙去脉和实质用心。
新加坡自贸区
新加坡自贸区
推动tpp谈判进程,新加坡“功不可没”
为什么这样说呢?回到2002年,以新加坡为首的、包括新西兰、智利和文莱四国,发起了
亚太自由贸易区,而这正是tpp的前身。
可以说,没有新加坡带头,tpp协定就没有诞生的可能。我本人在新加坡工作和生活长达1
1年之久,早于我在新加坡的时候,新加坡就已经提出了这样的倡议,因此说新加坡是始
作俑者无可厚非。而且,新加坡不仅是发起者,在过去10多年还一直在推动tpp协定的谈
判进程。
不少外交活动中都可以看出新加坡大力推动tpp进程的迹象。比如,2013年7月,日本首相
安倍晋三访问新加坡时,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称“欢迎日本加入tpp谈判”。
2014年6月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访问美国时,外交公告中提出“双方认可tpp谈判所取得的进
展,以及tpp对美国联系亚太区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体现出新加坡对美国参与tpp的强烈
期盼。
2015年6月新加坡外长尚穆根更是赤裸裸地说“美国如果想继续和亚太地区维持交往并获
严肃对待,美国能不能通过tpp至关重要”,甚至称“如果不加入,唯一能形成架构或影
响事件的手段,就是(美国)第七舰队,而那不是你们想动用的手段”。
而在10月5号tpp达成一致后,新加坡总理第一时间表态称“tpp协议达成令人欣慰”,颇
有“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成就感。
可以说,从2002年仅有四个小国参与的松散协定到2015年覆蓋12个国家、占全球40%经济
体量的跨太平洋协议,tpp已经从一个非主流的贸易体系变为全球重要的自贸协定。能造
就今天的局面,新加坡“功不可没”。
贸易自由化对新加坡自身有利,且可以借美抑华
那么,“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又为何会带头提出这样一个主张呢?我认为新加坡主
要有以下几个因素的考量。
第一,新加坡是个岛国,是个城市国家。虽然扼守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优越,但是,国
家本身并没有什么自然资源,甚至连淡水和砂石都要进口。
可以说,新加坡经济严重依赖外来资源,因此,主张零关税和高度的开放,促进贸易自由
化和投资便利化对新加坡大有裨益。
而且,对新加坡这个开放型经济体而言,自由化便利化更多的是别人对它的开放,别人对
它的零关税,更大程度的开放对它无疑是受益者。在wto与apec无法实现其自身目的时,
新加坡主动跳出来联络一些国家提出符合自己需求的贸易规则,也是可行途径。
第二,新加坡自始至终秉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在中美两个大国之间走的是平衡路线,
以维护自身的利益。虽然表面是所谓的“平衡”,但是,实际上新加坡对中国一直抱有一
定的敌视心态。
早在李光耀时代新加坡就曾提出过“中国威胁论”,上世纪90年代又提出制衡中国,近年
来又积极鼓吹美国要重返亚太。
加之中国的发展壮大,从开辟克拉地峡到中国多个自贸区的建立,中国的一举一动都让新
加坡担心自身地位难保,这一系列因素构成了新加坡对华的不安乃至敌视。
第三,tpp可以动用美国的力量制衡中国。新加坡是英语为主的国家,其以功利为主的价
值观与美国相同。但它被夹在了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伊斯兰教国家
之间。
因此,新加坡一直把美国作为其靠山。把美国引到亚太地区,也是为了保障新加坡自身的
安全和利益。
明面上,新加坡并不是美国的盟国,但是,双方在军事上往来频繁,美国在新加坡建立了
亚洲地区最大的海空军基地,双方关系远超中国和新加坡的关系。
而且,新加坡的主流观点认为美国在较长时间内还是世界霸主,中国不可能挑战美国的霸
主地位,因此,站在美国这边,拉拢美国对中国进行制衡,新加坡可以渔翁得利。
避免被“踢屁屁”,中国打铁还需自身硬
虽然tpp目前还未正式签署生效,美国内部也存在诸多不同声音,甚至曾经大力支援tpp的
前国务卿希拉里倒戈反对,但是,当前这个局势终将对中国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面对这个由新加坡一手促成的局面,中国应该见招拆招,不急不躁地、积极而稳妥
地应对。
首先,中国作为亚太国家,对出现在本区域内的自贸区建设不应该敬而远之,也不应该谈
之色变,而要予以充分重视,这是应有的态度。
中国应该对tpp保持关注和开放态度,充分考虑tpp规则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营造公平开
放竞争环境的促进作用。未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中国可以考虑加入,以免在经济全球
化中陷入孤立。
当前,tpp中含有的一些排他性条款,可能会影响到中国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因此,对待t
pp要始终谨慎,避免落入圈套。
中国曾表示,中方对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有助于促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建设
均持开放态度,希望《协定》与本地区其他自由贸易安排相互促进,共同为亚太地区的贸
易投资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这是泱泱大国负责任的表态,也表明当下中国对tpp持开放
态度。
第二,要把自身的事情做好,只要自身强大了,市场有足够吸引力的时候,中国自然就不
会被排斥在外,自然会有人找上门来做生意。对企业而言,要加强自主研发,避免知识产
权纠纷;要加强环境保护和劳动者权利保护,适应更高的贸易和投资准则。
对政府而言,如何适应tpp对金融自由化的要求呢?政府首先要深化金融货币政策改革,
积极稳妥地推进汇率市场化等改革。一定要遵循市场规律,人民币该贬值贬值,该升值升
值,不要过多地人为干涉,要让市场的活力充分涌流。
货币政策对于当下中国至关重要。大家都知道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是消费、投资和出
口。
虽然现在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略有下降,但它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因为
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仍是促进出口、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所以,利用好货币工具这
个强大自身的政策工具。
另一方面,就是要做好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文章,适应tpp对国企私有化的有关要求。当
下国企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整个改革中最重要的部分其实就是国有企业的重新定位
。一直以来,中央企业一向被看作“共和国的长子”,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我们不可否认国企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但也要让各种所有制经济都蓬勃发展。在中国境内
的所有企业都是共和国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都是增加税收、解决居民就业等的重要载体
,不是国有经济搞好了,整个国家经济就活了。
改革开放以来,正是因为搞活国有企业的同时开放民间资本和外资的准入,国民经济才得
以蓬勃发展。
所以,我们不应过于强调国有企业的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而应尽量提供一个更加宽松和公
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发挥市场在资源设定中的决定性作用,
鼓励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也
大力释放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非公经济的生产力,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第三,做好经济外交方面的工作,主动出击、争夺全球贸易规则话语权。中国的拥有丰富
的外交资源,拥有良好的友邻关系,更加上上海合作组织、apec等成熟的政治、经济区域
一体化安排。
利用好我国的外交资源,充分发挥“一带一路”的联动作用,促进与周边和沿线国家的合
作,展现大国风范,带头制定规则,才能把握局面,避免被“踢屁屁”。
虽然tpp协定谈判取得了进展,但是,想要真正去实施,相关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旁
观者清,中国要利用旁观优势,将这个看似的“危机”变为“转机”,把避免被“踢屁屁
”的压力转化为企业转型升级和政府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让个别国家的不良动机落空。
(商业见地网)
http://goo.gl/H0noHr
心得:
台湾何时才能加入tpp?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