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这样推论太过.
打个比喻来说,原po是个销售员,来到此版询问一个业务问题.
他说,我这样又那样积极游说,但是客户都那样或这样子辩称而且不买单,
对于我的辩法请问大家有没有建议?
于是有人会跟他讨论说,你应该怎样怎样辩呀,客户会比较心服.
但是,你的讲法却是:这怎么行? 如果我们的客户圈都是带着这种回绝的心态,
我们的GDP无法成长.
x x x x
所以呢? 你觉得我们要怎么让GDP保持前进了? 或者说回来吧,你觉得原po的公司
这种老是拒绝采纳建言的情况,是生产力不进步的元凶了?
※ 引述《HYL (@EVERYWHERE)》之铭言:
: 大家从规避风险、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问题。所以我换一个角度来出发
: 软件工程走到今天,对许多流程来说,能够做的就是很小幅度的进步,
: 一个小细节的变更,了不起让整体生产力增加 3% 5%,不会是很大幅度
: 的跳动。
: 如果就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一昧的规避 3% 5%的进步空间,到最后就
: 是严重的落后竞争对手的生产力,最终就是要来个大变革才跟的上了,
: 然后又回到风险管理的角度,这么大的变革谁要负责,我们可不可以一
: 步步的做小变化。到小变化的时后又说,才差3%的生产力,那我们不改
: 变行不行...
: 或许台湾的软件业就在全民的风险规避中,丧失了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