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赏析

楼主: youtien (恒萃工坊)   2003-09-20 20:22:30
※ [本文转录自 NTUHistory90 看板]
作者: youtien (如何掌握天道) 看板: NTUHistory90
标题: 〈氓〉赏析
时间: Wed Jul 16 21:19:39 2003
    《诗经‧卫风‧氓》
  这是一出典型的爱情伦理剧,女的被男的骗了,结婚后越过越糟糕,因而回
首当初。全诗六段,每段十句,每句四字,每一两句,都是一个画面,读来宛如
观影,它的文字、情节、技法均极质朴,而极高明,我看了一遍,印象深刻,再
看几遍,就把它背下来了。我读的《诗经》是台湾古籍出版社的版本,唐莫尧译
注,上面说这首〈氓〉给后世《孔雀东南飞》提供了范本,这就让我来详细赏析
一番。
   氓之蚩蚩 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 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 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 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 秋以为期
  从两人相识的开始娓娓道来,这一段是回忆,而且每一个画面,都是回忆里
面最重要、最深刻的部份。
  “氓”是民的意思,是哪一种人,注释上写是自由民,而如果让我自己从“
亡民”来解字,我会解成那种四处游荡的人,接近后世所谓“流氓”的意思。和
后面的“蚩蚩”连起来看,一个鲜活的男人形象,就跃然眼前了。蚩蚩,一说敦
厚貌,一说无知貌,一说嘻笑貌,我认为“以上皆是”,这几种解释要混在一起
才是正解。那个流里流气的人,嘻皮笑脸又有点不知所措地抱着布来买丝,女的
也心知肚明,这哪里是买丝,是打我的主意,但还是上钩了。怎么说?下一句,
画面一跳,已经进展到送他过河水,上山丘了。“愆”的解释是“过”,我觉得
在这里是“拖延”的意思:不是我有意拖延,是你没有请好媒,不要生气,不要
着急啊,秋天再来,好不好?
  这一段的关键是“来即我谋”与“送子涉淇”间的跳跃,后四句已论及婚嫁
,其间尽在不言中。
  
   乘彼垝垣 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 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 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 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 以我贿迁
  登上那堵坏城墙,等他再来。“复关”一说地名,一说“复回关来”,我取
后者。没看到人,泣涕涟涟,会不会他不来了?会不会我那时不该拖延他?如果
心已都给了一个人,这样子瞎操心,也是人之常情吧。终于看到人了,载笑载言
,多高兴啊,看得出她已经痴了,对照前一段的末尾,叙述者的形象,也就愈发
鲜活。上一段她拒绝他,是因为他还没按习俗来走请媒等一道道程序,现在呢,
占卜也卜好了,没有任何问题,那还等什么呢,就把你的车开过来,连我的嫁妆
运走吧!
   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 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 不可说也
  上两段的回忆以欢喜收场,至少就当时来看,是美好的。那么实情如何呢?
这里诗人不直接说,却把眼神一转,看到了桑树上去。
  诗歌有赋比兴,其中的“兴”法,我没有看过比这里用得更恰到好处的。桑
叶未落时,繁荣沃若,大家都看得出,这说的不是桑树,而是青春年华。兴,通
常是借景来论理抒情,但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不好直接说。上等的兴,不为兴
而兴,不为艺术而兴,而是自然的兴,为语言和情绪表达根本的需要而兴,我想
也只有这样真的兴,才能达到艺术。
  叫鸟儿不要吃桑葚,我不知道是什么道理,也许对身体不好吧,不过这一句
有没有道理关系不大,就算它没道理,也有没道理的趣味。景物写完了,正文在
后面:唉,女人啊,不要和男人耽溺啊。男人要是陷进去,要想脱身也还行;女
人要是陷进去,要想脱身不可能。耽,同酖,乐过其节、沉迷的意思;这里的“
说”注释中说是“解”的意思,我就解成“脱身”,但如果解成“有话好说”的
“说”,倒也有另一层意味,只是有点不太通顺而已。
  这一段话,不一定是什么至理,只是妇人的怨叹,它也不完全把道理说清,
因为无奈、感慨的情绪已经表达出来了,其所言男女的差异,是当时的情况,今
天也仍然存在,对中国社会有体验与了解的人,每个都能有自己对这段话的感想
与解释吧。这一段是全诗的转折,承前段的欢喜,启往后的悲哀,“桑之未落”
尤其是另一个深刻的跳跃,浑然地在其间表达出了情绪的复杂与转变,欣赏之余
,亦可视为兴法的典范。
   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 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 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 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 二三其德
  这首诗六段,每两段是一个部份。这一段继续上一段的兴,桑树落叶了,黄
黄地掉下来,人也变黄脸婆了,自我跟了你以后,三年没好日子过。讲到这边,
我们明白这是首哀怨的诗了,前一段的怨叹也有着落了。那么之后是不是就要说
这几年的生活情况呢?不,她又来一个跳跃,一个回溯。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想当初,汤汤的河水,淹进车子里来打溼了帷幕和衣
裳,这是回忆“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车子过河的时候──另一个画面,另一
个深刻的印象。怎么跳到了这边呢?接下来,又跳回来了:如今我没变心场,你
的行为却两样。“罔极”一说心不正,一说不可测,我一样以为两说?在一起为
是。男人说女人善变,这里女人也说男人善变,从古到今都是这样,只有人性不
变。
  如果比作电影,这首诗的剪接手法可谓极高超纯熟,“淇水汤汤”是这一段
最鲜明的画面,且不说河水总有“逝者如斯夫”的意象,“渐车帷裳”这个细节
,令人深刻难忘只更有甚之。想人在大事之中最会记住的,往往也就是一些特别
的小地方。这一段回溯,让全诗的感染力更深、更增;这一个跳跃,丝毫不逊先
前。怨叹收尾,也是熨贴至极的了。
   三岁为妇 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 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 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 躬自悼矣
 
  终于讲到生活实况了。当妻子以后,全家的劳务都我做,没有一天不是早起
晚睡,逐渐习惯、顺手以后,你就越来越颐指气使,你的兄弟不知详情,也总是
跟着你轻薄、取笑我。静下来细想,也只有独自躬著身子伤心。
  咥,大笑貌。知或应训为今天的“智”,但这么说似乎是太大胆的指控了。
不过,如此想来,可以想像出丈夫和丈夫的兄弟一起不把老婆当一回事,使唤来
使唤去,又品头论足还可能谈到别的女人这种嘴脸和场面。古代应该就有了吧。
  这段每两句都是“矣”结尾,怨叹的语气更深了,但也没有过度渲染。这种
剧情,可说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了,这首诗也就好在这里,尤其“躬自悼矣”,
完全写出了古来为妾妇的悲情。“躬”就是弯曲著身子,这里是低头抱膝坐在地
上呢?还是侧身卧床呢?不管是怎么样,都很能让人同情,我们也知道,这种事
,到处都上演着。
   及尔偕老 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 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 言笑宴宴
   信誓旦旦 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 亦已焉哉
  最后一段:“本想与你同偕老,谁知越老越是糟。宽宽淇水有个岸,长长
漯水也有畔,我俩小时一道玩,说说笑笑那么欢。”(袁愈嫈译诗)头两句该
是无数怨偶的心声吧。接下来画面又转到河水的岸边,这里我想它说的是少年
时两人在河边的回忆,可能也是第一段“送子涉淇”之前跳过的景况,“总角
”可能只是借代,不一定真是说孩童,译诗可能有些偏差,虽然我这样想也不
一定对。“隰”的注释:余冠英《选译》:“当作‘湿’,水名,就是漯河。
”这个“漯”唸“踏”。“畔”则同“岸”。
  压轴的是最后四句。“信誓旦旦”是成语,“旦旦”解作“诚恳的样子”,
但我觉得直接用“旦”的意象来解更好。以前信誓旦旦,想不到你变成这样;你
变成这样我想不到,但又能怎么样呢?唉,还是算了吧。“不思其反,反是不思
”,郎心反复,妾妇的怨叹也反复,这个反复的句型,用在这里,恰当至极。“
亦已焉哉”,“已”“焉”“哉”都有终止的意思,“焉”和“哉”也都是古文
常见的语尾助词,反复咏叹到这一句,真是千般万般的无奈,也只有不了了之了
。这四句,是看过一遍就会记住的绝句。
  〈氓〉诗结构之完整,剧情之真实,叙述、剪裁技法之高超,情感的拿捏,
乃至整体的配合呈现,都是一流,其启示值得留心,其用词也不艰难,今天也只
要懂得字义,就可以无碍地解读。除了“淇则有岸”一跳我还不能竟解,以及有
几句因为古今语音不同,读来不押韵之外,可以说是一首完美的诗歌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